一种防止物料沉积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742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35
一种防止物料沉积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气体分布器、气体平衡腔以及进气管,反应釜本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反应釜本体包括上部直管段、中间连接段和下部直管段;气体平衡腔设置于下部直管段的下方,气体平衡腔的上端开口且与下部直管段的底部连接,气体平衡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气体平衡腔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进气管连接,进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气体分布器设置于下部直管段与气体平衡腔的连接处。下部直管段下方通入搅拌气,可以将沉积的物料从底部搅拌起来,实现物料与浸出液的均匀混合。的均匀混合。的均匀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物料沉积的反应釜


[0001]本技术属于反应釜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物料沉积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物料通过带搅拌装置的反应釜或反应槽进行浸出反应,就能够实现物料的充分混合,实现浸出的目的。但是对于金属颗粒等密度比较大的物料,采用反应釜浸出时,物料会因为比重大而在釜底产生大量的沉积,沉积在釜底的物料无法被常规的搅拌装置搅拌到,与浸出液的接触面积小,不能实现混合浸出,严重影响浸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物料沉积的反应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0004]一种防止物料沉积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气体分布器、气体平衡腔以及进气管,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反应釜本体包括上部直管段、中间连接段和下部直管段;中间连接段为从上到下逐渐收窄的漏斗状,中间连接段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部直管段连接和下部直管段连接;下部直管段的直径小于上部直管段,下部直管段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料口,下部直管段的底部敞开;所述气体平衡腔设置于下部直管段的下方,气体平衡腔的上端开口且与下部直管段的底部连接,气体平衡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气体平衡腔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进气管连接,进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气体分布器设置于下部直管段与气体平衡腔的连接处。
[0005]具体的,所述气体平衡腔上端与反应釜本体的下部直管段的底部通过上下法兰连接,所述气体分布器为多孔的片状结构,气体分布器设置于上下法兰之间。
[0006]具体的,所述反应釜本体下部直管段的直径与气体平衡腔上端开口处的直径尺寸相等。
[0007]具体的,所述排料口外连接排料管,排料管上设置有排料阀。
[0008]具体的,所述气体平衡腔的底部为从上向下逐渐收窄的漏斗状,所述排渣口设置于漏斗口处,排渣口外接设置有排渣阀。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0](1)反应釜本体设计成口径较大的上部直管段、漏斗状的中间连接段和口径较小的下部直管段三段,有利于将沉积的物料集中到下部直管段内,下部直管段下方通入搅拌气,可以将沉积的物料从底部搅拌起来,实现物料与浸出液的均匀混合;
[0011](2)气体平衡腔上端与反应釜本体的下部直管段的底部通过上下法兰连接,气体分布器设置于上下法兰之间,一方面气体平衡腔可以使进气得到缓冲,气体分布器可以实现搅拌气的均匀释放,另一方面,法兰连接的结构液使得各部件之间拆卸方便,便于气体分布器等零部件的更换和清洗;
[0012](3)进气口设置于气体平衡腔侧壁上,可以防止物料堵塞进气口;
[0013](4)气体平衡腔底部设计成漏斗形,排渣口设置于漏斗口处,有利于残渣的全部排出;
[0014](5)进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当反应结束后,可以避免物料倒流入进气管。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0017]参考附图1,一种防止物料沉积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气体分布器6、气体平衡腔7以及进气管10,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3;反应釜本体包括上部直管段2、中间连接段12和下部直管段4;中间连接段12为从上到下逐渐收窄的漏斗状,中间连接段1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部直管段2连接和下部直管段4连接;下部直管段4的直径小于上部直管段2,下部直管段4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料口,下部直管段4的底部敞开;所述气体平衡腔7设置于下部直管段4的下方,气体平衡腔7的上端开口且与下部直管段4的底部连接,气体平衡腔7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8,气体平衡腔7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进气管10连接,进气管10上设置有单向阀11;气体分布器6设置于下部直管段4与气体平衡腔7的连接处。反应釜本体设计成口径较大的上部直管段2、漏斗状的中间连接段12和口径较小的下部直管段4三段,有利于将沉积的物料集中到下部直管段4内,下部直管段4下方通入搅拌气,可以将沉积的物料从底部搅拌起来,实现物料与浸出液的均匀混合。进气管10上设置有单向阀11,当反应结束后,可以避免物料倒流入进气管10。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平衡腔7上端与反应釜本体的下部直管段4的底部通过上下法兰连接,所述气体分布器6为多孔的片状结构,气体分布器6上的孔均匀分布,气体分布器6设置于上下法兰之间。气体平衡腔7上端与反应釜本体的下部直管段4的底部通过上下法兰连接,气体分布器6设置于上下法兰之间,一方面气体平衡腔7可以使进气得到缓冲,气体分布器6可以实现搅拌气的均匀释放,另一方面,法兰连接的结构液使得各部件之间拆卸方便,便于气体分布器6等零部件的更换和清洗。进气口设置于气体平衡腔7侧壁上,可以防止物料堵塞进气口。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本体下部直管段4的直径与气体平衡腔7上端开口处的直径尺寸相等。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料口外连接排料管5,排料管5上设置有排料阀。
[002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平衡腔7的底部为从上向下逐渐收窄的漏斗状,所述排渣口8设置于漏斗口处,排渣口8外接设置有排渣阀。气体平衡腔7底部设计成漏斗形,排渣口8设置于漏斗口处,有利于残渣的全部排出。
[0022]本技术公开的装置的具体操作过程:将反应物料加入反应釜本体内,开启搅拌装置3,开启气源进行浸出反应。反应结束后,先打开排料口将物料排放干净,并关闭气
源。之后打开排渣口8将残液排放干净。每间隔一定的周期,需将气体分布器6拆下来清洗。由于在反应过程中增加了上升的气流,可将沉积的物料吹起,解决了高比重物料沉积的问题,增强了浸出效果。
[0023]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2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物料沉积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气体分布器、气体平衡腔以及进气管,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反应釜本体包括上部直管段、中间连接段和下部直管段;中间连接段为从上到下逐渐收窄的漏斗状,中间连接段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部直管段连接和下部直管段连接;下部直管段的直径小于上部直管段,下部直管段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料口,下部直管段的底部敞开;所述气体平衡腔设置于下部直管段的下方,气体平衡腔的上端开口且与下部直管段的底部连接,气体平衡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气体平衡腔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进气管连接,进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气体分布器设置于下部直管段与气体平衡腔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来荣郭金权苏俊敏赵秀丽宗红星张媛庆陈彩霞张彦儒姜海燕苏玉娟欧晓健马军虎陈小林席海龙李全徐文芳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