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心磨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无心磨床的自动下料机构,包括工件托板,所述工件托板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工件托板的上侧设置有线型导轨,所述线型导轨的移动端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传伸缩端连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左右侧壁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螺纹,所述双向螺纹杆左右两侧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夹板,本新型方案能够通过设置电机、夹板、双向螺纹杆、U型板与第二气缸可以对工件进行夹取与固定,带动工件进行下料工作,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对工件的上下以及前后侧进行限位,提高对工件的限位效果,避免工作脱离夹板。脱离夹板。脱离夹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心磨床的自动下料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无心磨床
,具体为一种用于无心磨床的自动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369662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无心磨床的自动上下料机构,包括横梁及固定安装横梁下方的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横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机械手和后机械手,在横梁内设置有伺服电机及分别与前机械手和后机械手相连的滚珠丝杆,伺服电机通过滚珠丝杆带动前机械手和后机械手在横梁上运动,所述前机械手包括前导杆气缸及与前导杆气缸下端相连的前送收料夹爪,所述后机械手包括后导杆气缸及与后导杆气缸下端相连的后送收料夹爪,该装置所述机械手通过设置于横梁里的伺服电机带动滚珠丝杆副实现沿横梁运动,从而可调节两机械手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要求,本技术可配合摆料送料机与平带收料机可实现长时无人值守自动磨削,但该装置机械手对工件进行夹取时只能通过前送收料夹爪与后送料夹爪进行工件进行限位,夹取过程中工件容易出现从前送收料夹爪与后送料夹爪的前侧或者后侧脱离,导致工件出现脱落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无心磨床的自动下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无心磨床的自动下料机构,有效的解决了该装置机械手对工件进行夹取时只能通过前送收料夹爪与后送料夹爪进行工件进行限位,夹取过程中工件容易出现从前送收料夹爪与后送料夹爪的前侧或者后侧脱离,导致工件出现脱落现象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无心磨床的自动下料机构,包括工件托板,所述工件托板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工件托板的上侧设置有线型导轨,所述线型导轨的移动端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传伸缩端连接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左右侧壁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螺纹,所述双向螺纹杆左右两侧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夹板,所述U型板的右侧通过固定壳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传动端与双向螺纹杆的右侧相连接,两组所述夹板的相视侧均连接有第一限位块,两组所述夹板的相视侧均连接有第二限位块。
[0005]优选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限位块的相背端均连接有第一组装板,左右两侧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相背端均连接有第二组装板,所述第一组装板与第二组装板的本体以及夹板的下侧均开设有安装螺孔。
[0006]优选的,所述工件托板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一托盘,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一托盘均位于工件托板凹槽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的相视侧均连接有弹性材质层,所述弹性材质层的材质为橡胶,所述弹性材质层的厚度为0.3
‑
0.5mm。
[0008]优选的,所述U型板的左右侧壁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上侧贯穿夹板。
[0009]优选的,所述线型导轨的上侧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四角均开设有安装孔。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通过设置电机、夹板、双向螺纹杆、U型板与第二气缸可以对工件进行夹取与固定,带动工件进行下料工作,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对工件的上下以及前后侧进行限位,提高对工件的限位效果,避免工作脱离夹板;
[0012]2、通过设置第一组装板与第二组装板便于对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进行更换,根据工件的不同更换不同的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使本装置适用于不同径宽的工件;
[0013]3、通过设置第一气缸与第一托盘将工件推出,使其辅助夹板、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进行下料工作,提高效率速度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第一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弹性材质层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00、工件托板;110、第一气缸;120、第一托盘;200、线型导轨;201、安装板;210、第二气缸;220、U型板;230、双向螺纹杆;240、夹板;241、限位杆;250、电机;260、第一限位块;261、第一组装板;270、第二限位块;271、第二组装板;280、弹性材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
3,一种用于无心磨床的自动下料机构,包括工件托板100,工件托板100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凹槽,工件托板100的上侧设置有线型导轨200,线型导轨200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210,第二气缸210的传伸缩端固定连接有U型板220,U型板220的左右侧壁连接有双向螺纹杆230,双向螺纹杆230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双向螺纹杆230左右两侧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双向螺纹杆230的左右两侧均螺接有夹板240,U型板220的右侧通过固定壳固定安装有电机250,电机250的传动端与双向螺纹杆230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机250、夹板240、双向螺纹杆230、U型板220与第二气缸210可以对工件进行夹取与固定,带动工件进行下料工作,两组夹板240的相视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260,两组夹板240的相视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70,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260与第二限位块270对工件的上下以及前后侧进行限位,提高对工件的限位效果,避免工作脱离夹板240,夹板240的下侧以及第一限位块260与第二限位块270的宽度均小于工件的宽度,使无心磨床可以做到不停机上下料工作,左右两侧第一限位块260的相背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组装板
261,左右两侧第二限位块270的相背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组装板271,第一组装板261与第二组装板271的本体以及夹板240的下侧均开设有安装螺孔,通过设置第一组装板261与第二组装板271便于对第一限位块260与第二限位块270进行更换,根据工件的不同更换不同的第一限位块260与第二限位块270,使本装置适用于不同径宽的工件,工件托板100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气缸110,第一气缸110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托盘120,第一气缸110与第一托盘120均位于工件托板100凹槽内部,通过设置第一气缸110与第一托盘120将工件推出,使其辅助夹板240、第一限位块260与第二限位块270进行下料工作,提高效率速度与稳定性,第一限位块260与第二限位块270的相视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心磨床的自动下料机构,包括工件托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托板(100)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工件托板(100)的上侧设置有线型导轨(200),所述线型导轨(200)的移动端连接有第二气缸(210),所述第二气缸(210)的传伸缩端连接有U型板(220),所述U型板(220)的左右侧壁连接有双向螺纹杆(230),所述双向螺纹杆(230)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螺纹,所述双向螺纹杆(230)左右两侧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双向螺纹杆(230)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夹板(240),所述U型板(220)的右侧通过固定壳安装有电机(250),所述电机(250)的传动端与双向螺纹杆(230)的右侧相连接,两组所述夹板(240)的相视侧均连接有第一限位块(260),两组所述夹板(240)的相视侧均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心磨床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限位块(260)的相背端均连接有第一组装板(261),左右两侧所述第二限位块(270)的相背端均连接有第二组装板(271),所述第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持创模具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