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721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水回收设备,包括PP模块组合水池,场地雨水经过多口井体流入PP模块组合水池;两组雨水处理机构,第一组雨水处理机构将PP模块组合水池内部的雨水进行过滤、消毒后为绿化灌溉供水和冲厕管道供水,第二组雨水处理机构将PP模块组合水池内部的雨水进行过滤、精滤、消毒后为喷泉补水管供水;反冲洗设备,对PP模块组合水池的内部进行冲洗;本雨水回收设备,雨水处理更加多元化,提高了雨水处理后的使用用途,通过多口井体及PP模块组合水池沉淀,再使用过滤装置过滤,大大提高了雨水的洁净度,再通过消毒,大大减少细菌,可通过反冲洗设备方便对PP模块组合水池的内部进行冲洗。进行冲洗。进行冲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回收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回收
,具体是涉及一种雨水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雨水是自然界一种优质的淡水资源,经简单处理即可实现冲厕、路面喷洒、绿化浇灌的功能,回用雨水具有显著的节水效能。与此同时,健康住宅、生态居住区正迅猛发展,建筑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以其良好的节水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适应了城市的现状与需求,是未来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向。
[0003]如现有专利于20191224公开,公开号为CN209837153U的一种用于园林的节能雨水回收利用装置,该方案在
技术介绍
提出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目前多数由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和净化系统组成。
[0004]目前园林中雨水一般收集效果不好,不能全方位的收集雨水,且有的雨水收集装置的过滤网不方便清理,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堵塞。
[0005]该方案通过设置雨水回收箱、导水槽、导水管、箱盖、搭扣、框体、过滤网、滑杆、滑筒、弹簧、滑块、滑槽、滑板、压杆、水泵和输水管,下雨时,多个导水槽将雨水经由导水管输送至雨水回收箱内,从而对雨水进行高效回收,导水管流出的雨水落在过滤网上进行过滤处理,园林需要用水时,启动水泵将雨水回收箱内收集的雨水经由输水管排出,从而达到雨水回收利用的目的,节能环保,过滤网需要进行清理时,打开搭扣,从而方便打开合页连接的箱盖,滑板失去压杆对其施加的压力后,弹簧发生复位,带动滑杆沿着滑筒滑动,使安装有过滤网上的框体上升,带动滑块沿着滑槽上升,滑槽限制了滑块的滑动距离,从而避免滑杆上升时与滑筒脱离,保证稳定性,框体上升至雨水回收箱开口位置处时,即可方便对过滤网进行清理,有效防止过滤网发生堵塞。
[0006]但该方案水泵和输水管安装在雨水回收箱的底部,会将沉淀在雨水回收箱底部的污泥连同雨水一起通过输水管排出,导致回收雨水质量差,而且缺少消毒机构,导致回收的雨水含有大量细菌,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雨水回收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目的,提供了一种雨水回收设备。
[0008]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雨水回收设备,包括:PP模块组合水池,场地雨水经过多口井体流入所述PP模块组合水池;
[0010]排泥装置,对所述PP模块组合水池内部的雨水进行排泥;
[0011]两组雨水处理机构,第一组所述雨水处理机构将PP模块组合水池内部的雨水进行过滤、消毒后为绿化灌溉供水和冲厕管道供水,第二组所述雨水处理机构将所述PP模块组合水池内部的雨水进行过滤、精滤、消毒后为喷泉补水管供水;
[0012]反冲洗设备,对所述PP模块组合水池的内部进行冲洗。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多口所述井体按雨水流向依次包括沉砂井、弃流井、过滤井和布水井,所述沉砂井的进水管与雨水收集管连通,所述弃流井的进水管与所述沉砂井的出水管连通,所述弃流井的出水管和所述过滤井的进水管连通,所述过滤井的出水管与所述布水井的进水管连通,所述布水井的出水管与所述PP模块组合水池内部的内部连通。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P模块组合水池的内部按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排泥井和雨水提升井,所述排泥井的底部安装有排泥泵,所述排泥泵将所述排泥井底部的污泥通过管道排放至室外雨水井,所述雨水提升井的底部安装有提升泵一和提升泵二。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组所述雨水处理机构按雨水流经方向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有管道混合器、过滤砂缸一、清水箱、变频回用水供水泵和稳压罐;
[0016]所述提升泵一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管道混合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稳压罐的出水管通过闸阀与绿化灌溉供水和冲厕管道的连通。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组所述雨水处理机构还包括混凝加药装置和消毒剂加药装置,所述混凝加药装置向所述管道混合器和所述过滤砂缸一之间的管道加药;
[0018]所述消毒剂加药装置向所述过滤砂缸一和所述清水箱之间的管道内加药。
[00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二组所述雨水处理机构按雨水流经方向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有过滤砂缸二、精滤机和紫外线消毒器;
[0020]所述提升泵二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过滤砂缸二的进口连通,所述紫外线消毒器的出水管通过闸阀与喷泉补水管连通。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冲洗设备包括反冲洗管,所述反冲洗管的进口通过电磁阀与所述提升泵一的出口连通,所述反冲洗管的底部安装有反冲洗支管,所述反冲洗支管位于所述PP模块组合水池的底部。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P模块组合水池的底部为夯土层,所述夯土层上铺设有混凝土底板,所述PP模块组合水池的侧壁为挤塑板,所述PP模块组合水池的内壁铺设有两层土工布,两层所述土工布之间设有防渗膜。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井体的顶部均设有井盖,所述井体的顶部包括井筒,所述井筒的顶部设有竖矩形框,所述竖矩形框的底部外壁一体成型有横矩形框,所述竖矩形框的内壁中部一体成型有环形搭载板,所述井盖搭在所述环形搭载板的上方,所述竖矩形框和所述横矩形框通过混凝土浇筑在所述井筒的顶部。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沉砂井的溢流管和所述弃流井的弃流管均与下游水井连通;
[0025]所述弃流井的内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半部开设有透水孔;
[0026]所述过滤井的内部按照雨水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安装板和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与所述过滤井的出水管的进口连通,所述安装板的内部通过螺栓安装有不锈钢过滤网,所述过滤井的内壁安装有爬梯。
[002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本雨水回收设备,雨水处理更加多元化,提高了雨水处理后的使用用途,通过多口
井体及PP模块组合水池沉淀,再使用过滤装置过滤,大大提高了雨水的洁净度,再通过消毒,大大减少细菌,可通过反冲洗设备方便对PP模块组合水池的内部进行冲洗;
[0029]通过沉砂井、弃流井、过滤井和布水井的共同作用,有利于提高对雨水处理的效果;
[0030]第一组雨水处理机构按雨水流经方向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有管道混合器、过滤砂缸一、清水箱、变频回用水供水泵和稳压罐;提升泵一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管道混合器的进口连通,稳压罐的出水管通过闸阀与绿化灌溉供水和冲厕管道的连通,通过管道混合器、过滤砂缸一的共同作用,有利于提高雨水的过滤质量,通过混凝加药装置进一步提高了提高雨水的过滤质量,通过消毒剂加药装置提高对雨水的消毒效果;
[0031]第二组雨水处理机构按雨水流经方向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有过滤砂缸二、精滤机和紫外线消毒器,通过滤砂缸二、精滤机提高了对雨水的过滤效果;通过紫外线消毒器提高了对雨水的消毒效果;
[0032]通过反冲洗设备方便对PP模块组合水池进行清洗,然后通过排泥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PP模块组合水池(14),场地雨水经过多口井体流入所述PP模块组合水池(14);排泥装置,对所述PP模块组合水池(14)内部的雨水进行排泥;两组雨水处理机构,第一组所述雨水处理机构将PP模块组合水池(14)内部的雨水进行过滤、消毒后为绿化灌溉供水和冲厕管道(28)供水,第二组所述雨水处理机构将所述PP模块组合水池(14)内部的雨水进行过滤、精滤、消毒后为喷泉补水管(34)供水;反冲洗设备,对所述PP模块组合水池(14)的内部进行冲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多口所述井体按雨水流向依次包括沉砂井(10)、弃流井(11)、过滤井(12)和布水井(13),所述沉砂井(10)的进水管与雨水收集管连通,所述弃流井(11)的进水管与所述沉砂井(10)的出水管连通,所述弃流井(11)的出水管和所述过滤井(12)的进水管连通,所述过滤井(12)的出水管与所述布水井(13)的进水管连通,所述布水井(13)的出水管与所述PP模块组合水池(14)的内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P模块组合水池(14)的内部按水流方向依次设有排泥井(15)和雨水提升井(152),所述排泥井(15)的底部安装有排泥泵(151),所述排泥泵(151)将所述排泥井(15)底部的污泥通过管道排放至室外雨水井,所述雨水提升井(152)的底部安装有提升泵一(20)和提升泵二(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组所述雨水处理机构按雨水流经方向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有管道混合器(21)、过滤砂缸一(23)、清水箱(25)、变频回用水供水泵(26)和稳压罐(27);所述提升泵一(20)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管道混合器(21)的进口连通,所述稳压罐(27)的出水管通过闸阀与绿化灌溉供水和冲厕管道(28)的进口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组所述雨水处理机构还包括混凝加药装置(22)和消毒剂加药装置(24),所述混凝加药装置(22)向所述管道混合器(21)和所述过滤砂缸一(23)之间的管道加药;所述消毒剂加药装置(24)向所述过滤砂缸一(2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茂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业广州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