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铅酸改锂电池的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712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铅酸改锂电池的电池管理系统,车载D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铅酸改锂电池的电池管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专用BMS
,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铅酸改锂电池的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池管理系统(BMS)是保证蓄电池包和电池单体安全、可靠工作的电路系统的总称。该系统采集蓄电池包总电压、单体电压、电量、充放电电流、电池环境温度等参数,并对蓄电池包充电、放电过程和状态进行监控,并具有有效的保护和告警功能,由采集和监控保护电路、电气和通信接口及热管理等装置组成。
[0003]铅酸改锂电池应用场合的专用BMS,采用普通BMS的锂电池代替铅酸系统后,需要更换原有铅酸充电机为锂电池专用充电机,不但增加改装费用而且增加改装难度,费工费时。但不更换铅酸充电机则由于电压不匹配、充电模式不同可能造成锂电池过充。有些车型还带有增程器,使用过程中也会对锂电池进行充电,也可能会造成锂电池的过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铅酸改锂电池的电池管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铅酸改锂电池应用场合的专用BMS需要更换原有铅酸充电机为锂电池专用充电机增加费用和改装难度的问题,以及不更换铅酸充电机则由于电压不匹配、充电模式不同可能造成锂电池过充的问题。
[0005]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一种适用于铅酸改锂电池的管理系统,车载DC

DC转换器输出正端连接第一干接点一端,第一干接点另一端和车载DC

DC转换器输出负端分别连接常闭继电器RL1的线圈两端;常闭继电器RL1的第一触点连接铅酸充电机直流输出正端CHG+,常闭继电器RL1的第二个触点连接锂电池正极BAT+;车载DC

DC转换器输出正端还连接第二干接点一端,第二干接点另一端和车载DC

DC转换器输出负端分别连接常开继电器RL2的线圈两端,常开继电器RL2的第一个触点连接增程器输出正端EXT+,常开继电器RL2的第二个触点连接锂电池正极BAT+;铅酸充电机直流输出负端CHG

、增程器输出负端EXT

和锂电池负极BAT

共连接。
[0007]本技术通过第一干接点控制常闭继电器RL1的得电断开或失电闭合,使铅酸充电机断开或继续对锂电池单体充电;本技术通过第二干接点控制常开继电器RL2的失电断开或得电闭合,使增程器断开或继续对锂电池单体充电,解决锂电池不同充电模式下的过充问题。解决现有技术中铅酸改锂电池应用场合的专用BMS需要更换原有铅酸充电机为锂电池专用充电机,增加费用和改装难度的问题,以及不更换铅酸充电机则由于电压不匹配、充电模式不同可能造成锂电池过充的问题。
[000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09](1)本技术解决了铅酸改锂电池应用场合的专用BMS需要更换原有铅酸充电机为锂电池专用充电机增加费用和改装难度,以及不更换铅酸充电机则由于电压不匹配、
充电模式不同可能造成锂电池过充的问题;本技术增加一级锂电池的过充保护,在不更换原有铅酸电池充电机的情况下,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0010](2)本技术在普通锂电池BMS的基础上增加设计两路干接点,控制外接的两个继电器分别控制铅酸电池充电机直流输出端以及增程器与锂电池正极的通断,来实现对锂电池多一级的过充保护。
[0011](3)本技术是针对铅酸电池改装锂电池的应用场合,降低改装难度、减少改装费用以及充分利用原有铅酸充电机减少资源浪费。通过增加一级过充保护,极大地降低了锂电池过充引发安全事故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图;
[0013]其中,SW1

第一干接点;SW2

第二干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5]实施例:
[0016]结合附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铅酸改锂电池的管理系统,车载DC

DC转换器输出正端(图中DC12V+)连接第一干接点一端,第一干接点另一端和车载DC

DC转换器输出负端(图中DC12V

)分别连接常闭继电器RL1的线圈两端;常闭继电器RL1的第一触点连接铅酸充电机直流输出正端CHG+,常闭继电器RL1的第二个触点连接锂电池正极BAT+;车载DC

DC转换器输出正端还连接第二干接点一端,第二干接点另一端和车载DC

DC转换器输出负端分别连接常开继电器RL2的线圈两端,常开继电器RL2的第一个触点连接增程器输出正端EXT+,常开继电器RL2的第二个触点连接锂电池正极BAT+;铅酸充电机直流输出负端CHG

、增程器输出负端EXT

和锂电池负极BAT

共连接。
[0017]本技术的常闭继电器RL1/常开继电器RL2的供电通过车载DCDC转换器输出12V经过第一干接点干接点/第二干接点控制后提供,当充电到锂电池任一单体电压≥3.7V时,第一干接点SW1闭合,常闭继电器RL1线圈得电,常闭继电器RL1触点断开,就断开了铅酸充电机直流输出正端CHG+到锂电池正极BAT+的通路,防止锂电池过充的出现。当锂电池任一单体电压<3.7V时,第一干接点SW1断开,常闭继电器RL1线圈失电,常闭继电器RL1触点闭合,恢复连接铅酸充电机直流输出正端CHG+到锂电池正极BAT+的通路,进行正常充电状态即过充保护交由普通BMS功能进行控制。
[0018]同理,当用户打开增程器使用同时对锂电池充电的情况下,当锂电池任一单体电压≥3.7V时,第二干接点SW2断开,常开继电器RL2线圈失电,常开继电器RL2触点断开,就断开了增程器输出正端EXT+到锂电池正极BAT+的通路,防止锂电池过充的出现。当锂电池任一单体电压<3.7V时,第二干接点SW2闭合,常开继电器RL2线圈得电,常开继电器RL2触点闭合,就恢复连接增程器直流输出正端EXT+到锂电池正极BAT+的通路,进行正常使用状态即过充保护交由普通BMS功能进行控制。铅酸充电机直流输出负端CHG

、增程器输出负端EXT

和锂电池负极直接BAT

相连,整个系统为控制正端模式,实现了在原有普通BMS过充保
护即单体≥3.65V锂电池内部断开保护的基础上增加一级内部无法有效断开情况下的过充保护,极大地降低了系统出现过充进而发生失控、引发安全事故的风险。
[0019]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铅酸改锂电池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载DC

DC转换器输出正端连接第一干接点一端,第一干接点另一端和车载DC

DC转换器输出负端分别连接常闭继电器RL1的线圈两端;常闭继电器RL1的第一触点连接铅酸充电机直流输出正端CHG+,常闭继电器RL1的第二个触点连接锂电池正极BAT+;车载DC

DC转换器输出正端还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许之屈仁刚彭俊林王钦谢希茜张振张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润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