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门铰链用双头倒角装置,属于铰链倒角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倒角装置在加工过程中一般只能实现一端倒角且固定方式较为复杂的问题。汽车门铰链用双头倒角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转动机构和夹持机构,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打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顶部一侧的往复组件,往复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组件,通过启动双头电机,使得两组的第二伞齿轮转动,带动砂轮转动,对铰链主体的两端进行打磨倒角,同时第三伞齿轮带动第四伞齿轮转动,使得第一扇形齿轮转动,使得两组的齿环进行往复运动,带动第二扇形齿轮左右转动,带动安装组件进行左右转动,使得可以同时对铰链的两端进行倒角,工作效率较高。效率较高。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门铰链用双头倒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铰链倒角
,具体为汽车门铰链用双头倒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铰链,是用来连接两个固体并允许两者之间做相对转动的机械装置,铰链可由可移动的组件构成,或者由可折叠的材料构成,按材质分类主要分为,不锈钢铰链和铁铰链;为让人们得到更好的享受又出现了液压铰链(又称阻尼铰链),铰链的使用范围较广,其中包括汽车门铰链。
[0003]在汽车门铰链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铰链的端部进行倒角打磨,现有的倒角装置在加工过程中一般只能实现一端倒角,当需要对铰链的两端进行倒角时,需要人工调整重新安装铰链,工作效率较低,且在进行倒角时,需要对铰链进行夹持固定,现有的固定方式较为复杂,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门铰链用双头倒角装置,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现有的倒角装置在加工过程中一般只能实现一端倒角,当需要对铰链的两端进行倒角时,需要人工调整重新安装铰链,工作效率较低,且在进行倒角时,需要对铰链进行夹持固定,现有的固定方式较为复杂,操作不便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汽车门铰链用双头倒角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转动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置有打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台顶部一侧的往复组件,往复组件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组件,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转动组件上的安装组件,安装组件上设置有夹持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往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顶部的固定板,且固定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滑杆,且滑杆设置有两组。
[0007]优选的,两组所述的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齿环,且齿环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齿环内均啮合连接有第一扇形齿轮。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扇形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贯穿并转动连接在工作台上,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伞齿轮。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顶部的固定架,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形齿轮,且第二扇形齿轮与齿环外壁啮合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底部的双头电机,双头电机的两侧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一组所述的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伞齿轮,且第三伞齿轮与第四伞齿轮啮合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设置有两组,固定杆的一端均贯穿工作台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砂轮,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且第二伞
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上的安装环,安装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
[0013]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一侧的减速电机,安装架内转动连接有正反丝杆,且正反丝杆的一端贯穿安装架一侧并与减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正反丝杆上螺纹连接有夹板,且夹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夹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两组所述的夹板之间活动设置有铰链主体。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技术公开了汽车门铰链用双头倒角装置,通过将铰链主体放置在两组的夹板之间,启动减速电机,使得减速电机带动正反丝杆转动,使得两组的夹板逐渐靠近,对铰链主体进行夹持固定,同时由于安装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上,使得铰链主体被夹持固定连接在转动组件上,固定方式较为简便,便于对铰链进行夹持固定。
[0017]2、本技术公开了汽车门铰链用双头倒角装置,通过启动双头电机,使得两组的第二伞齿轮转动,使得两组的砂轮转动,同时第三伞齿轮带动第四伞齿轮转动,使得第一扇形齿轮转动,使得两组的齿环在固定板内进行左右往复运动,使得第二扇形齿轮进行左右转动,带动第二连接杆上的安装组件进行左右转动,对铰链主体的两端进行打磨倒角,使得可以同时对铰链的两端进行倒角,工作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转动机构结构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往复组件和转动组件结构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夹持机构结构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打磨机构结构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安装组件和夹持组件结构图。
[0024]图中:1、工作台;11、打磨机构;111、双头电机;112、转动杆;113、第一伞齿轮;114、第二伞齿轮;115、固定杆;116、砂轮;117、第三伞齿轮;2、转动机构;21、往复组件;211、固定板;212、第一扇形齿轮;213、第一连接杆;214、第四伞齿轮;215、齿环;216、滑杆;22、转动组件;221、第二扇形齿轮;222、固定架;223、第二连接杆;3、夹持机构;31、安装组件;311、安装环;312、安装架;313、滑槽;314、铰链主体;32、夹持组件;321、减速电机;322、正反丝杆;323、夹板;324、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7]结合图1、图2和图4,汽车门铰链用双头倒角装置,包括工作台1以及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转动机构2和夹持机构3,工作台1的底部设置有打磨机构11,转动机构2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顶部一侧的往复组件21,往复组件2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组件22,夹持机构3包括设置在转动组件22上的安装组件31,安装组件3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32。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9]实施例1
[0030]请参阅图2、图3和图5,往复组件21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顶部的固定板211,且固定板211设置有两组,两组的固定板211上滑动连接有滑杆216,且滑杆216设置有两组,两组的滑杆216之间固定连接有齿环215,齿环215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齿,齿环215的一侧外壁设置有齿,且齿环215设置有两组,两组的齿环215内均啮合连接有第一扇形齿轮212,第一扇形齿轮2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13,且第一连接杆213贯穿并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第一连接杆2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伞齿轮214,转动组件22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顶部的固定架222,固定架222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23,第二连接杆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门铰链用双头倒角装置,包括工作台(1)以及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转动机构(2)和夹持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设置有打磨机构(11),转动机构(2)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顶部一侧的往复组件(21),往复组件(2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组件(22),夹持机构(3)包括设置在转动组件(22)上的安装组件(31),安装组件(31)上设置有夹持组件(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铰链用双头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组件(21)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顶部的固定板(211),且固定板(211)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固定板(211)上滑动连接有滑杆(216),且滑杆(216)设置有两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门铰链用双头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的滑杆(216)之间固定连接有齿环(215),且齿环(215)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齿环(215)内均啮合连接有第一扇形齿轮(2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门铰链用双头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形齿轮(2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13),且第一连接杆(213)贯穿并转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第一连接杆(2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伞齿轮(2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门铰链用双头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22)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顶部的固定架(222),固定架(222)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23),第二连接杆(22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形齿轮(221),且第二扇形齿轮(221)与齿环(215)外壁啮合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门铰链用双头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丰业迪睦斯芜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