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轮胎组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698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轮胎组件及车辆,包括:第一轮毂,所述第一轮毂具有第一轮辋面、第一轴向配合面和第一径向配合面;第二轮毂,所述第二轮毂具有第二轮辋面、第二轴向配合面、第三轴向配合面、第二径向配合面和第三径向配合面;所述第二轴向配合面与所述第一轴向配合面轴向抵接;所述第二径向配合面与所述第一径向配合面径向抵接;第三轮毂,所述第三轮毂位于所述第二轮毂远离所述第一轮毂的一侧,所述第三轮毂、所述第二轮毂、所述第一轮毂可拆卸连接。完整轮毂与胎体的安装,安装方便,难度低。减少安装过程中对胎体的损伤,在需要更换胎体时,可以先拆除第二轮毂、第一轮毂,在取下胎体,拆卸方便。拆卸方便。拆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轮胎组件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轮毂、轮胎组件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滑板车很多使用的是充气胎,由于充气胎本身有易爆胎的性质,而轮毂的轮辋多为一体式的,在爆胎情况下,更换轮胎需要将外胎撬出轮辋。但出于配合原因,外胎一般嵌入轮辋较深,这就给扒胎和更换的操作带来了极大困难。一般客户无法自行更换,甚至维修点更换也很吃力。
[0003]现有技术中的,用户不方便将胎体从轮毂上拆卸下来。鉴于此,故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方面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轮毂、轮胎组件及车辆,方便拆卸胎体。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轮毂,包括:
[0006]第一轮毂,所述第一轮毂具有第一轮辋面、第一轴向配合面和第一径向配合面;
[0007]第二轮毂,所述第二轮毂具有第二轮辋面、第二轴向配合面、第三轴向配合面、第二径向配合面和第三径向配合面;所述第二轴向配合面与所述第一轴向配合面轴向抵接;所述第二径向配合面与所述第一径向配合面径向抵接;
[0008]第三轮毂,所述第三轮毂位于所述第二轮毂远离所述第一轮毂的一侧,所述第三轮毂、所述第二轮毂、所述第一轮毂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轮毂具有第三轮辋面、第四轴向配合面和第四径向配合面,所述第三轮辋面、所述第二轮辋面、所述第一轮辋面配合形成整轮辋面;所述第四轴向配合面与所述第三轴向配合面轴向抵接;所述第四径向配合面与所述第三径向配合面径向抵接。
[0009]第一轮毂,第二轮毂,第三轮毂呈分体式结构,安装轮胎时,可以先将第一轮毂、第二轮毂安装好后,将胎体置于第一轮毂、第二轮毂上,再安装第三轮毂;拆卸时,反顺序操作,整体拆装方便简单,难度低,对胎体没有损伤。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轮毂上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一轮毂和/或所述第三轮毂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相配合的收容部;
[0011]或者;
[0012]所述第二轮毂上设有收容部,所述第一轮毂和/或所述第三轮毂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相配合的凸起部。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轮毂沿其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
[0014]所述第二轮毂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0015]所述轮毂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相适配。
[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轮毂沿其周向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
[0017]所述第三轮毂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三安装孔一一对应的第四安装孔;
[0018]所述轮毂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相适配。
[0019]优选地,所述第二轮毂具有轴向一侧敞开的电机安装槽;
[0020]所述轮毂还包括电机盖,所述电机盖位于所述电机安装槽的敞开侧,所述电机盖与所述第二轮毂或第一轮毂或第三轮毂可拆卸连接。
[0021]优选地,所述第一轮毂、所述第三轮毂彼此靠近的一侧均设有用于与外部胎体相配合的卡扣。
[0022]优选地,所述第二轮毂包括第一内周部和设有所述第一内周部外周壁的第一外周部,其中,所述第一外周部自所述第一内周部的边缘向所述第一内周部的中部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外周部远离所述第一内周部的边缘的区域向外延伸形成支撑壁;所述支撑壁的两侧壁分别为所述第二轴向配合面和所述第三轴向配合面;
[0023]所述第一外周部的外周壁为所述第二径向配合面;所述第一内周部的外周壁为所述第三径向配合面。
[0024]优选地,所述第二轮毂包括第二内周部和设有所述第二内周部外周壁的第二外周部,其中,所述第二内周部的外周壁位于所述第二外周部两侧的区域分别形成所述第二径向配合面和第三径向配合面;所述第二外周部的顶壁形成所述第二轮辋面,所述第二外周部的两个侧壁分别形成所述第二轴向配合面、所述第三轴向配合面。
[0025]优选地,所述第二轮毂沿其周向设置多个减重槽。
[0026]优选地,所述第一轮辋面、所述第三轮辋面向所述第二轮辋面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
[0027]优选地,所述轮毂为从动轮毂,所述第二轮毂包括内圈及位于所述内圈的周壁上的外圈,所述内圈的中部设有用于与外部连接的安装槽;所述内圈的外周壁位于所述外圈两侧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二径向配合面和第三径向配合面;所述外圈的顶壁形成所述第二轮辋面,所述外圈的两个侧壁分别形成所述第二轴向配合面、所述第三轴向配合面。
[0028]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轮胎组件,包括:
[0029]所述的轮毂;
[0030]胎体,所述胎体设置在所述整轮辋面内。
[0031]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轮胎组件、车体,所述轮胎组件安装在所述车体上。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示意图一;
[003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示意图二;
[003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图一;
[003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图二;
[003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一轮毂示意图;
[003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一轮毂剖视后的局部示意图;
[003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二轮毂示意图;
[003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二轮毂剖视图;
[0040]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二轮毂剖视后的局部示意图一;
[0041]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二轮毂剖视后的局部示意图二;
[0042]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三轮毂示意图;
[0043]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三轮毂的局部示意图;
[0044]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第三轮毂剖视后的局部示意图;
[0045]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图;
[0046]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剖视图;
[0047]图16为本技术图15中的局部示意图;
[0048]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第三轮毂的局部示意图;
[0049]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第二轮毂剖视图;
[0050]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第二轮毂剖视后的局部示意图;
[0051]图20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第二轮毂示意图一;
[0052]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第二轮毂示意图二;
[0053]图22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第二轮毂剖视后的局部示意图一;
[0054]图2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第二轮毂剖视后的局部示意图二
[0055]图24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轮胎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轮毂,所述第一轮毂具有第一轮辋面、第一轴向配合面和第一径向配合面;第二轮毂,所述第二轮毂具有第二轮辋面、第二轴向配合面、第三轴向配合面、第二径向配合面和第三径向配合面;所述第二轴向配合面与所述第一轴向配合面轴向抵接;所述第二径向配合面与所述第一径向配合面径向抵接;第三轮毂,所述第三轮毂位于所述第二轮毂远离所述第一轮毂的一侧,所述第三轮毂、所述第二轮毂、所述第一轮毂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轮毂具有第三轮辋面、第四轴向配合面和第四径向配合面,所述第三轮辋面、所述第二轮辋面、所述第一轮辋面配合形成整轮辋面;所述第四轴向配合面与所述第三轴向配合面轴向抵接;所述第四径向配合面与所述第三径向配合面径向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毂上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一轮毂和/或所述第三轮毂上设有与所述凸起部相配合的收容部;或者;所述第二轮毂上设有收容部,所述第一轮毂和/或所述第三轮毂上设有与所述收容部相配合的凸起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毂沿其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轮毂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轮毂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毂沿其周向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轮毂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三安装孔一一对应的第四安装孔;所述轮毂还包括多个第二连接件,多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安装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为电机轮毂,所述第二轮毂具有轴向一侧敞开的电机安装槽;所述轮毂还包括电机盖,所述电机盖位于所述电机安装槽的敞开侧,所述电机盖与所述第二轮毂或第一轮毂或第三轮毂可拆卸连接。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松显卢江涛唐伟华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欧凯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