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地下沉淀物质分离提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684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润滑油地下沉淀物质分离提纯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表面安装有过滤器,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方框,方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杆,圆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杆,两个支杆的圆弧面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远离滑板的一端与支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润滑油地下沉淀物质分离提纯装置,通过设置圆杆、第一弹簧、滑板、挂钩、插杆,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出油管内壁残留的润滑油收集时,可以先通过挂钩卡扣在插杆上使滑板处于一定的高度,接着再通过滑板配合第一弹簧的弹力对出油管进行稳固,出油管内壁残留的润滑油就会因重力的影响向下滑落。的润滑油就会因重力的影响向下滑落。的润滑油就会因重力的影响向下滑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润滑油地下沉淀物质分离提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提纯装置,特别涉及润滑油地下沉淀物质分离提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0003]润滑油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存放后,润滑油内部容易累积大量的沉淀物,此时工作人员就需要使用滤油机对润滑油进行过滤提纯,将沉淀物分离出来,但是工作人员在提纯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0004]1、工作人员在对润滑油过滤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出油管将润滑油引出,在过滤结束后,出油管内壁容易有润滑油残留,工作人员在收集出油管内壁的润滑油时,就需要一直举着出油管使润滑油滴下来,费时费力,不够方便。
[0005]2、在过滤结束后,工作人员就需要对出油管进行收纳,工作人员只是简单的将出油管缠绕在一起套在挂钩上,过滤器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晃动,进而容易使出油管发生散落,出油管的稳固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润滑油地下沉淀物质分离提纯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工作人员在收集出油管内壁的润滑油时,需要一直举着出油管使润滑油滴下来,费时费力以及出油管在收纳时稳固性较低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润滑油地下沉淀物质分离提纯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安装有过滤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方框,所述方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杆,两个所述支杆的圆弧面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滑板的一端与支杆固定连接,所述圆杆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方框远离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插杆。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的尺寸大于第一弹簧的尺寸,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滑槽的内部。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杆的圆弧面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所述滚轮位于方框的内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板为橡胶板,所述滑板的形状为矩形。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矩形板彼此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矩形板和固定板的表面均开设有矩形孔,两个所述矩形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与矩形板固定连
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凹形块,所述凹形块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扣环,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矩形孔的尺寸大于压板的尺寸,所述固定杆的形状为L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圆杆、第一弹簧、滑板、挂钩、插杆,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出油管内壁残留的润滑油收集时,可以先通过挂钩卡扣在插杆上使滑板处于一定的高度,接着再通过滑板配合第一弹簧的弹力对出油管进行稳固,出油管内壁残留的润滑油就会因重力的影响向下滑落,尽量避免了工作人员需要一直举着出油管的情况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出油管内壁残留的润滑油进行收集。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弹簧、压板,工作人员在对出油管收纳时,可直接通过压板配合第二弹簧的弹力对出油管进行稳固,尽量避免了出油管缠绕在一起不够稳固容易散落的情况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油管在收纳时的稳定性,也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出油管的收纳。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方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板;2、过滤器;301、方框;302、圆杆;303、支杆;304、滑槽;305、滑板;306、第一弹簧;307、挂钩;308、滑套;309、插杆;310、方孔;311、滚轮;401、矩形板;402、连接板;403、矩形孔;404、压板;405、第二弹簧;406、隔板;407、固定杆;408、凹形块;409、扣环;410、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了润滑油地下沉淀物质分离提纯装置的技术方案:
[0024]实施例一:
[0025]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润滑油地下沉淀物质分离提纯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表面安装有过滤器2,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方框301,方框3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杆302,圆杆30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杆303,两个支杆303的圆弧面均开设有滑槽304,两个滑槽30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305,滑板30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306,第一弹簧306远离滑板305的一端与支杆303固定连接,圆杆302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挂钩307,方框301远离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套308,滑套30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插杆309,滑槽
304的尺寸大于第一弹簧306的尺寸,第一弹簧306位于滑槽304的内部,圆杆302的圆弧面开设有方孔310,方孔310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311,滚轮311位于方框301的内部,滚轮311起到方便圆杆302滑动的作用,滑板305为橡胶板,滑板305的形状为矩形,滑板305为橡胶板起到防滑的作用。
[0026]具体使用时,本技术润滑油地下沉淀物质分离提纯装置,当工作人员在对润滑油过滤结束后,需要对出油管内壁残留的润滑油收集时,先向上推动支杆303,支杆303会带动圆杆302沿着方框301的内壁滑动,此时滚轮311会沿着方框301的内壁滚动,其中滚轮311起到方便圆杆302滑动的作用,当圆杆302处于方框301的顶端时,接着推动插杆309,当插杆309沿着滑套308内壁滑动到尽头时,此时松开支杆303,挂钩307就会卡扣在插杆309的圆弧面上,达到稳固圆杆302位置的效果,接着向远离方框301的方向拉动滑板305,滑板305沿着滑槽304内壁滑动的同时,会将第一弹簧306挤压至压缩状态,接着将出油管的一端放在滑板305与方框301之间,并松开滑板305压缩的第一弹簧306带动滑板305回弹,滑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润滑油地下沉淀物质分离提纯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表面安装有过滤器(2),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方框(301),所述方框(3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杆(302),所述圆杆(30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杆(303),两个所述支杆(303)的圆弧面均开设有滑槽(304),两个所述滑槽(30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305),所述滑板(30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306),所述第一弹簧(306)远离滑板(305)的一端与支杆(303)固定连接,所述圆杆(302)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有挂钩(307),所述方框(301)远离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套(308),所述滑套(30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插杆(3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地下沉淀物质分离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04)的尺寸大于第一弹簧(306)的尺寸,所述第一弹簧(306)位于滑槽(304)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地下沉淀物质分离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302)的圆弧面开设有方孔(310),所述方孔(310)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滚轮(311),所述滚轮(311)位于方框(30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呈军
申请(专利权)人:雷特斯蒂山东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