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装电池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658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包装电池电芯,包括壳体、导热胶、正极片、隔膜以及负极片,导热胶、正极片以及负极片均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其中,正极片以及负极片交替层叠设置,隔膜设置于壳体的内部且设置于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导热胶设置于正极片以及负极片的两端,导热胶与正极片的端部侧表面以及负极片的端部侧表面均接触,导热胶还与壳体的内壁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电芯内部热量传递的效率,从而提高电芯的散热效率。的散热效率。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装电池电芯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软包装电池电芯。

技术介绍

[0002]在软包装电池电芯的内部,正极片以及负极片的集流体通常为金属材料,负极集流体由铜材制成,正极集流体为铝材制成,因此,正极片以及负极片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电芯内部的热量主要沿平行于极片表面的方向朝电芯的外部传导。又由于电芯内部的极片与电芯的壳体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当电芯内部的热量通过极片传导到前述的空隙时,热量传递效率变低,从而影响电芯的整体传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装电池电芯,以提高电芯内部热量传递的效率,从而提高电芯的散热效率。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软包装电池电芯,包括壳体、导热胶、正极片、隔膜以及负极片,所述导热胶、所述正极片以及所述负极片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其中,所述正极片以及所述负极片交替层叠设置,所述隔膜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设置于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之间,所述导热胶设置于所述正极片以及所述负极片的两端,所述导热胶与所述正极片的端部侧表面以及所述负极片的端部侧表面均接触,所述导热胶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接触。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胶还与所述隔膜的端部侧表面接触。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膜的宽度小于所述壳体的内壁的宽度,所述负极片的宽度小于所述隔膜的宽度,所述正极片的宽度小于所述负极片的宽度。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胶覆盖于所述隔膜的端部上表面以及所述隔膜的端部下表面。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胶设置于所述正极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所述负极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以及所述隔膜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的空隙内。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胶具有绝缘性。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软包装电池电芯还包括正极耳以及负极耳,所述正极耳连接所述正极片,所述负极耳连接所述负极片。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软包装电池电芯还包括正极柱以及负极柱,所述正极柱以及所述负极柱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正极柱连接所述正极耳,所述负极柱连接所述负极耳。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胶的导热系数大于或等于1W/(m
·
K)。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14]1、本技术通过导热胶与正极片的端部侧表面以及负极片的端部侧表面直接接触、导热胶还与壳体的内壁直接接触,使得电芯内部的热量通过正极集流体以及负极集
流体以热传导的方式传导到导热胶,导热胶再将热量传导到壳体,提高了电芯内部热量传递的效率,从而提高了电芯的散热效率。
[0015]2、本技术还通过导热胶与隔膜的端部侧表面直接接触、导热胶与壳体的内壁直接接触,进一步提高了电芯内部的导热效率。
[0016]3、本技术通过将导热胶覆盖于隔膜的端部的上表面以及隔膜的端部的下表面,增大了电芯内部的导热面积,提高了导热效率。
[0017]4、本技术所述的导热胶具有绝缘性,能够使得正极片、负极片与壳体绝缘。
[0018]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软包装电池电芯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软包装电池电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软包装电池电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23]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软包装电池电芯包括壳体1、导热胶2、正极片3、负极片4以及隔膜5,导热胶2、正极片3、负极片4以及隔膜5均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其中,正极片3以及负极片4可设置至少两个,正极片3以及负极片4交替层叠设置,隔膜5为单层片状薄膜,隔膜5设置于正极片3和负极片4之间,具体地,隔膜5通过热复合的方式粘接在正极片3与负极片4之间。通过在正极片3与负极片4之间粘接隔膜5,从而将电芯的正极与负极隔开,防止两极短路,影响电芯工作。
[0024]导热胶2具有导热性。导热胶2设置于正极片3以及负极片4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导热胶2与正极片3的整个端部侧表面、负极片4的整个端部侧表面以及隔膜5的整个端部侧表面均直接接触,导热胶2还与壳体1的内壁直接接触。
[0025]本技术通过导热胶2与正极片3的端部侧表面以及负极片4的端部侧表面直接接触、导热胶2还与壳体1的内壁直接接触,使得电芯内部的热量通过正极片3中的正极集流体(图中未示)以及负极片4中的负极集流体(图中未示)以热传导的方式传导到导热胶2,导热胶2再将热量传导到壳体1,提高了电芯内部热量传递的效率,从而提高了电芯的散热效率。本技术还通过导热胶2与隔膜5的端部侧表面直接接触、导热胶2与壳体1的内壁直接接触,进一步提高了电芯内部的导热效率。
[0026]本技术所述的隔膜5的宽度小于壳体1内壁的宽度,负极片4的宽度小于隔膜5
的宽度,为了防止负极片4边缘析锂而造成短路,正极片3的宽度小于负极片4的宽度,从而在正极片3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负极片4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以及隔膜5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分别形成空隙。示例地,负极片4的宽度比正极片3的宽度大2

5mm,隔膜5的宽度比负极片4的宽度大0

1mm。导热胶2填充于正极片3、负极片4以及隔膜5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的空隙内。导热胶2还覆盖于隔膜5的端部上表面以及隔膜5的端部下表面。本技术通过将导热胶2覆盖于隔膜5的端部的上表面以及隔膜5的端部的下表面,增大了电芯内部的导热面积,提高了导热效率。
[0027]导热胶2还具有绝缘性,能够使得正极片3、负极片4与壳体1绝缘。导热胶2可通过涂敷方式设置。具体可采用点涂、刷涂或浸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导热胶2的导热系数大于或等于1W/(m
·
K)。
[0028]本技术所述的软包装电池电芯还包括正极耳(图中未示)以及负极耳(图中未示),正极耳连接正极片3,负极耳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装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热胶、正极片、隔膜以及负极片,所述导热胶、所述正极片以及所述负极片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其中,所述正极片以及所述负极片交替层叠设置,所述隔膜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设置于所述正极片与所述负极片之间,所述导热胶设置于所述正极片以及所述负极片的两端,所述导热胶与所述正极片的端部侧表面以及所述负极片的端部侧表面均接触,所述导热胶还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装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胶还与所述隔膜的端部侧表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装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的宽度小于所述壳体的内壁的宽度,所述负极片的宽度小于所述隔膜的宽度,所述正极片的宽度小于所述负极片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装电池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胶覆盖于所述隔膜的端部上表面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宇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