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624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式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体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内部设有相互交叉的第一导向插孔和第二导向插孔,第一导向插孔内穿插设有第一固定插板,第二导向插孔内穿插设有第二固定插板,第一固定插板的中部设有插接孔,第二固定插板上设有与插接孔相对应的插接台阶;所述定位块内还设有第一螺纹通道和第二螺纹通道,第一螺纹通道内穿插设有第一螺钉,第二螺纹通道内穿插设有第二螺钉,第一固定插板的一端设有第一螺钉孔,第二固定插板的一端设有第二螺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整体结构的设置,能够大大增加定位块与椎体连接的牢固度和稳定性,保证了融合体在椎间更加稳固。固。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式椎间融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自锁式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0002]腰椎椎间融合术是目前腰椎融合术中最成熟、融合率最高的手术方式,其按照手术入路分为:后外侧入路、经椎间孔入路、侧方入路以及前方入路,其中经椎间孔入路的腰椎融合术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的融合方式。经椎间孔入路可以直接减压,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及其他压迫神经根的组织,而且从椎间孔植入椎间融合器对神经牵拉少,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小。
[0003]现有的椎间融合器在椎间的固定需要进行双侧的椎弓根固定,使椎间融合器固定在椎间隙内,这种方式手术时患者的切口较大,手术的创伤也较大,因此市场上出现具有自锁功能的椎间融合器,能够减小手术切口,但自锁式椎间融合器多数存在融合器与椎体连接的牢固度和稳定性不够的问题,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连接更加稳固的自锁式椎间融合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自锁式椎间融合器与椎体连接的牢固度和稳定性不够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自锁式椎间融合器。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自锁式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体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内部设有相互交叉的第一导向插孔和第二导向插孔,第一导向插孔内穿插设有第一固定插板,第二导向插孔内穿插设有第二固定插板,第一固定插板的中部设有插接孔,第二固定插板上设有与插接孔相对应的插接台阶;所述定位块内还设有第一螺纹通道和第二螺纹通道,第二螺纹通道与第一导向插孔交叉,第一螺纹通道与第二导向插孔交叉,第一螺纹通道内穿插设有第一螺钉,第二螺纹通道内穿插设有第二螺钉,第一固定插板的一端设有与第二螺纹通道相对应的第一螺钉孔,第一螺钉穿插过第一螺钉孔,第二固定插板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螺纹通道相对应的第二螺钉孔,第二螺钉穿插过第二螺钉孔。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插板的一端和第二固定插板的一端均设有限位板。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插板一端的两侧和第二固定插板一端的两侧均设有防退齿。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钉、第二螺钉与定位块的夹角大于第一固定插板、第二固定插板与定位块的夹角。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插板的宽度与插接孔的长度相等。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插板的厚度与插接孔的宽度
相等。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自锁式椎间融合器,通过在定位块内设置相互交叉的第一固定插板和第二固定插板,并在定位块内设置第一螺钉对第二固定插板进行固定,设置第二螺钉对第一固定插板进行固定,且第一固定插板、第二固定插板、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均能够连接定位块和椎体,大大增加定位块与椎体连接的牢固度和稳定性,保证了融合体在椎间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自锁式椎间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自锁式椎间融合器的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自锁式椎间融合器的第一固定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一种自锁式椎间融合器的第二固定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融合体;2、定位块;3、第一导向插孔;4、第二导向插孔;5、第一固定插板;6、第二固定插板;7、限位板;8、防退齿; 9、插接孔;10、插接台阶;11、第一螺钉孔;12、第二螺钉孔;13、第一螺纹通道;14、第二螺纹通道;15、第一螺钉;16、第二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0]实施例:如图1

2所示,本技术一种自锁式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体1和定位块2,所述定位块2的内部设有相互交叉的第一导向插孔3和第二导向插孔4,第一导向插孔3内穿插设有第一固定插板5,第二导向插孔4内穿插设有第二固定插板6,如图3

4所示,第一固定插板5的中部设有插接孔9,第二固定插板6上设有与插接孔9相对应的插接台阶10,第二固定插板6的宽度与插接孔9的长度相等,第二固定插板6的厚度与插接孔9的宽度相等,使得第二固定插板6能够插入插接孔9,且不会发生晃动,保证第一固定插板5 与第二固定插板6之间的稳定性,利用第一固定插板5和第二固定插板6连接定位块2与椎体。所述定位块2内还设有第一螺纹通道13 和第二螺纹通道14,第二螺纹通道14与第一导向插孔3交叉,第一螺纹通道13与第二导向插孔4交叉,第一螺纹通道13内穿插设有第一螺钉15,第二螺纹通道14内穿插设有第二螺钉16,第一固定插板 5的一端设有与第二螺纹通道14相对应的第一螺钉孔11,第一螺钉 15穿插过第一螺钉孔11,第二固定插板6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螺纹通道13相对应的第二螺钉孔12,第一螺钉15穿插过第二螺钉孔12,利用第一螺钉15对第二固定插板6进行固定,第二螺钉16对第一固定插板5进行固定,防止第一固定插板5和第二固定插板6退出椎体,同时利用第一螺钉15和第二螺钉16将定位块2与椎体连接,增加定位块2与椎体连接的强度。第一螺钉15、第二螺钉16与定位块2的夹角大于第一固定插板5、第二固定插板6与定位块2的夹角,增加连接的牢固程度。
[0021]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插板5的一端和第二固定插板6的一端均设有限位板7,对第一固定插板5或第二固定插板6插入第一导向插孔 3或第二导向插孔4时进行限位。所述第一
固定插板5一端的两侧和第二固定插板6一端的两侧均设有防退齿8,防止第一固定插板5和第二固定插板6后退。
[0022]工作时,将融合体1与定位块2连接后,从创口处放入患者锥间,沿第一导向插孔3插入第一固定插板5,并将第一固定插板5插入椎体,沿第二导向插孔4插入第二固定插板6,穿过插接孔9,并将第二固定插板6插入椎体。之后,将第一螺钉15穿过第二螺钉孔12,沿第一螺纹通道13插入椎体,第二螺钉16穿过第一螺钉孔11,沿第二螺纹通道14插入椎体,利用第一固定插板5、第二固定插板6、第一螺钉15和第二螺钉16将定位块2与椎体连接,大大增加连接的牢固度和稳定性。
[00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式椎间融合器,包括融合体(1)和定位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2)的内部设有相互交叉的第一导向插孔(3)和第二导向插孔(4),第一导向插孔(3)内穿插设有第一固定插板(5),第二导向插孔(4)内穿插设有第二固定插板(6),第一固定插板(5)的中部设有插接孔(9),第二固定插板(6)上设有与插接孔(9)相对应的插接台阶(10);所述定位块(2)内还设有第一螺纹通道(13)和第二螺纹通道(14),第二螺纹通道(14)与第一导向插孔(3)交叉,第一螺纹通道(13)与第二导向插孔(4)交叉,第一螺纹通道(13)内穿插设有第一螺钉(15),第二螺纹通道(14)内穿插设有第二螺钉(16),第一固定插板(5)的一端设有与第二螺纹通道(14)相对应的第一螺钉孔(11),第一螺钉(15)穿插过第一螺钉孔(11),第二固定插板(6)的一端设有与第一螺纹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腾跃晖余光祥张正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强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