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机器人或胸腔镜剑突下前纵隔手术的胸骨拉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6215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机器人或胸腔镜剑突下前纵隔手术的胸骨拉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固定于手术床上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与高度可调机构的一端连接,高度可调机构的另一端与连接折杆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折杆另一端上设有可在连接折杆上滑动、可紧固、可拆卸的横杠位置调节器,横杠位置调节器上设有可在横杠位置调节器内滑动、可紧固、可拆卸的连接横杠,连接横杠上设有可在连接横杠上滑动、可紧固、可拆卸的拉钩调节器,拉钩调节器上设有可以升降的胸骨拉钩,胸骨拉钩通过拉线与拉钩调节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胸骨拉钩结构具有两用性,即可用于传统的胸腔镜剑突下前纵隔手术,也可用于机器人剑突下前纵隔手术。也可用于机器人剑突下前纵隔手术。也可用于机器人剑突下前纵隔手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机器人或胸腔镜剑突下前纵隔手术的胸骨拉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辅助机器人或胸腔镜剑突下前纵隔手术的胸骨拉钩结构,属于医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前纵隔肿瘤包括胸腺上皮肿瘤,胸腺囊肿,畸胎瘤,生殖源性肿瘤,血液系统肿瘤等。这些分布于前纵隔区域的肿瘤,大多要求手术切除或手术活检。前纵隔位于心包前方胸骨后方,空间狭小,显露不佳,操作困难,容易损伤重要结构,发生术中大出血等并发症。传统的开放手术需要劈开胸骨,创伤大。目前微创手术已成为主流,其中包括胸腔镜辅助手术(即辅助胸腔镜剑突下前纵隔手术)和近几年出现的机器人辅助手术(即辅助机器人剑突下前纵隔手术)。胸腔镜辅助手术中,术者大多使用胸骨拉钩抬举胸骨,帮助扩大显露术区。机器人辅助手术尚缺乏可用的胸骨拉钩设计。由于机械臂及机器人设备平台的限制,胸腔镜辅助手术中的胸骨拉钩无法应用于机器人辅助手术,理由如下:
[0003]1、现有胸骨拉钩结构的直杆高度过高,容易干扰设备平台及机械臂;
[0004]2、现有胸骨拉钩结构的整体设计为横向安装固定,在机械臂使用时,胸骨拉钩结构会阻碍机械臂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胸腔镜手术中使用的胸骨拉钩可以应用于机器人辅助手术中。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辅助机器人或胸腔镜剑突下前纵隔手术的胸骨拉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固定于手术床上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与高度可调机构的一端连接,高度可调机构的另一端与连接折杆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折杆另一端上设有可在连接折杆上滑动、可紧固、可拆卸的横杠位置调节器,横杠位置调节器上设有可在横杠位置调节器内滑动、可紧固、可拆卸的连接横杠,连接横杠上设有可在连接横杠上滑动、可紧固、可拆卸的拉钩调节器,拉钩调节器上设有可以升降的胸骨拉钩,胸骨拉钩通过拉线与拉钩调节器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的高度可调机构包括连接直杆,固定支架与连接直杆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直杆滑动设于固定支架内,固定支架上设有用于紧固连接直杆的紧固扳手。
[0008]优选地,所述的高度可调机构还包括延长杆,连接直杆另一端通过延长杆与连接折杆一端可拆卸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的连接直杆另一端为六边形接口母口;连接折杆一端为六边形接口公口;延长杆一端为六边形接口公口,延长杆另一端为六边形接口母口;六边形接口母口与六边形接口公口相互匹配。
[0010]优选地,所述的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支架本体,固定支架本体上设有可供连接直杆穿过的对穿孔,固定支架本体的一侧设有与对穿孔垂直且接通的直杆固定螺纹孔,直杆固
定螺纹孔内设有与其螺纹匹配的紧固扳手,固定支架本体上另一侧设有用于固定在手术床上的卡槽,卡槽与对穿孔相互垂直,卡槽上设有一个与其垂直且接通的卡槽螺纹孔,卡槽螺纹孔内设有用于压紧手术床的第一紧固旋钮。
[0011]优选地,所述的拉钩调节器包括拉钩基座,拉钩基座上设有可供连接折杆另一端和连接横杠对穿穿过的通道,拉钩基座的一侧设有与拉钩基座上通道垂直且相通的拉钩调节器螺纹孔,拉钩调节器螺纹孔内设有用于紧固连接折杆或连接横杠的第三紧固旋钮,第三紧固旋钮与连接横杠或连接折杆另一端上的孔相匹配;
[0012]横杠位置调节器包括横杠基座,横杠基座上分别设有可供连接折杆另一端对穿穿过的通道以及可供连接横杠对穿穿过的通道,横杠基座的一侧设有与横杠基座上通道垂直且相通的横杠位置调节器螺纹孔,横杠位置调节器螺纹孔内设有用于紧固连接折杆和连接横杠的第四紧固旋钮,第四紧固旋钮分别与连接横杠和连接折杆上的孔相匹配,横杠位置调节器螺纹孔与两个通道之间两两相互垂直,且横杠位置调节器螺纹孔贯穿横杠基座上的两个通道。
[0013]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折杆另一端上均布有多个孔;连接横杠上均布有多个孔;连接折杆上的孔与连接横杠上孔大小且间距相同。
[0014]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横杠和连接折杆上的孔为通孔或螺纹孔;连接横杠和连接折杆上的孔分别至少穿过连接横杠和连接折杆的一侧侧壁。
[0015]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折杆包括固定杆和伸缩杆,固定杆为折弯直角结构,固定杆一端与高度可调机构连接,固定杆另一端为空心结构,伸缩杆的一端可伸缩地设于固定杆另一端内,固定杆另一端的端部且位于垂直于固定杆的方向设有固定杆螺纹孔,固定杆螺纹孔内设有第二紧固旋钮;连接折杆另一端的多个孔均设于伸缩杆上;第二紧固旋钮与伸缩杆上的孔相匹配。
[0016]优选地,所述的拉钩调节器内设有可以转动的转轴,转轴的一端穿至拉钩调节器的外侧,并与手柄固定连接,转轴与拉线一端固定连接,拉线绕在转轴上,拉线另一端固定连接胸骨拉钩;拉钩调节器上设有用于紧固或松开手柄的紧固件。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的胸骨拉钩结构具有两用性,即可用于传统的胸腔镜剑突下前纵隔手术,也可用于机器人剑突下前纵隔手术。
[0019]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胸骨拉钩结构无法适用于机器人剑突下前纵隔手术的问题,通过可调节的胸骨拉钩高度和拉钩走线,避免了与机器人设备平台及机械臂相互干扰。
[0020]本技术的胸骨拉钩结构用于术中抬举胸骨,可有效增加胸骨后前纵隔的手术操作空间;对部分胸骨凹陷、前纵隔空间狭小、手术操作困难的患者,极大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对肿瘤较大的病例,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了中转开放的机会,扩大了微创手术的适应证。
[0021]无论是胸腔镜剑突下手术,还是机器人剑突下手术,本技术的胸骨拉钩机构均可用于术中抬举胸骨,从而扩大胸骨后间隙,增加手术空间,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辅助机器人或胸腔镜剑突下前纵隔手术的胸骨拉钩结构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胸骨拉钩结构应用在机器人手术中的使用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25]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机器人或胸腔镜剑突下前纵隔手术的胸骨拉钩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固定支架1、连接直杆2、延长杆3、连接折杆4、连接横杠5、拉钩调节器6、胸骨拉钩7,固定支架1与连接直杆2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直杆2另一端通过延长杆3与连接折杆4一端可拆卸连接(或直接与连接折杆4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折杆4另一端上设有可在连接折杆4上滑动、可紧固、可拆卸的横杠位置调节器8,横杠位置调节器8上设有可在横杠位置调节器8内滑动、可紧固、可拆卸的连接横杠5,连接横杠5上设有可在连接横杠5上滑动、可紧固、可拆卸的拉钩调节器6,拉钩调节器6上设有可以升降的胸骨拉钩7。胸骨拉钩7通过拉线64与拉钩调节器6连接。
[0028]固定支架1包括固定支架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机器人或胸腔镜剑突下前纵隔手术的胸骨拉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固定于手术床上的固定支架(1),固定支架(1)与高度可调机构的一端连接,高度可调机构的另一端与连接折杆(4)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折杆(4)另一端上设有可在连接折杆(4)上滑动、可紧固、可拆卸的横杠位置调节器(8),横杠位置调节器(8)上设有可在横杠位置调节器(8)内滑动、可紧固、可拆卸的连接横杠(5),连接横杠(5)上设有可在连接横杠(5)上滑动、可紧固、可拆卸的拉钩调节器(6),拉钩调节器(6)上设有可以升降的胸骨拉钩(7),胸骨拉钩(7)通过拉线(64)与拉钩调节器(6)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机器人或胸腔镜剑突下前纵隔手术的胸骨拉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可调机构包括连接直杆(2),固定支架(1)与连接直杆(2)一端可拆卸连接,连接直杆(2)滑动设于固定支架(1)内,固定支架(1)上设有用于紧固连接直杆(2)的紧固扳手(1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机器人或胸腔镜剑突下前纵隔手术的胸骨拉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可调机构还包括延长杆(3),连接直杆(2)另一端通过延长杆(3)与连接折杆(4)一端可拆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辅助机器人或胸腔镜剑突下前纵隔手术的胸骨拉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直杆(2)另一端为六边形接口母口;连接折杆(4)一端为六边形接口公口;延长杆(3)一端为六边形接口公口,延长杆(3)另一端为六边形接口母口;六边形接口母口与六边形接口公口相互匹配。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机器人或胸腔镜剑突下前纵隔手术的胸骨拉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1)包括固定支架本体(11),固定支架本体(11)上设有可供连接直杆(2)穿过的对穿孔,固定支架本体(11)的一侧设有与对穿孔垂直且接通的直杆固定螺纹孔,直杆固定螺纹孔内设有与其螺纹匹配的紧固扳手(14),固定支架本体(11)上另一侧设有用于固定在手术床上的卡槽(13),卡槽(13)与对穿孔相互垂直,卡槽(13)上设有一个与其垂直且接通的卡槽螺纹孔,卡槽螺纹孔内设有用于压紧手术床的第一紧固旋钮(1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机器人或胸腔镜剑突下前纵隔手术的胸骨拉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钩调节器(6)包括拉钩基座(62),拉钩基座(62)上设有可供连接折杆(4)另一端和连接横杠(5)对穿穿过的通道,拉钩基座(62)的一侧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勇林淼李剑锋蒋家好王帅谭黎杰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