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615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入壳装置。该入壳装置包括:转盘机构及多个入壳机构,转盘机构绕第一旋转轴线可旋转地设置,多个入壳机构沿转盘机构的周向间隔设置在转盘机构上;每个入壳机构包括:安装架,安装在转盘机构上;第一承载组件,设置在安装架上,并用于承载容置部件;第二承载组件,设置在安装架上,并位于第一承载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第二承载组件用于承载元件;及顶升组件,设置在安装架上,且位于第二承载组件背离第一承载组件的一侧;其中,顶升组件相对安装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以将第二承载组件上的元件抵压进入容置部件内。载组件上的元件抵压进入容置部件内。载组件上的元件抵压进入容置部件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入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圆柱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电芯装载至钢壳内,即入壳。传统的入壳装置的多个入壳工位沿直线式的输送线依次间隔布设,当直线式的输送线将多个电芯分别输送至各个入壳工位后,在各个入壳工位同时进行入壳动作(即将电芯送入钢壳内)。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只能增加入壳工位的数量,但是入壳工位的增多会大大增大装置所需占用的空间。在生产空间(例如厂房)的限制下,导致传统的入壳装置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在生产空间的限制下,不能无限制的增加入壳工位,使得增加生产效率的效果不佳,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入壳装置。
[0004]一种入壳装置,用于将元件置入容置部件的内部,所述入壳装置包括转盘机构及多个入壳机构,所述转盘机构绕第一旋转轴线可旋转地设置,所述多个入壳机构均设置在转盘机构上,并沿所述转盘机构的周向间隔布设;
[0005]每个所述入壳机构包括:
[0006]安装架,安装在所述转盘机构上;
[0007]第一承载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用于承载所述容置部件;
[0008]第二承载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承载组件用于承载所述元件;及
[0009]顶升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承载组件背离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一侧;/>[0010]其中,所述顶升组件相对所述安装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以将所述第二承载组件上的所述元件抵压进入所述容置部件内。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入壳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绕第二旋转轴线翻转;
[0012]其中,所述第二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组件包括齿轮轴及齿条,所述齿轮轴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连接;所述齿条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齿轮轴上的齿轮啮合;
[0014]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垂直。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壳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具有围绕所
述第一旋转轴线延伸的第一导向通道;
[0016]所述齿条上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滚动配合的第一导向轮;在所述安装架跟随所述转盘机构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导向轮在所述第一导向通道的导向下,带动所述齿条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壳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具有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延伸的第二导向通道;
[0018]所述顶升组件上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滚动配合的第二导向轮;在所述安装架跟随所述转盘机构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导向轮在所述第二导向通道的导向下,带动所述顶升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元件通过载具承载在所述第二承载组件上;
[0020]每一所述入壳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止挡组件,所述止挡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承载组件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之间的止挡位置;所述第二承载组件相对所述安装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且在移动至所述止挡位置时,所述载具与所述止挡组件止挡配合。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入壳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承载组件上,用于限定所述第二承载组件的移动范围。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壳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具有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延伸的第三导向通道;
[0023]所述第二承载组件上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三导向通道滚动配合的第三导向轮;在所述安装架随所述转盘机构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三导向轮在所述第三导向通道的导向下,带动所述第二承载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X移动。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入壳机构还包括拾取组件,所述拾取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以拾取并带动所述容置部件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上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25]所述第一承载组件具有一底托件,在所述容置部件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底托件运动至阻挡位置;当所述底托件运动至所述阻挡位置时,所述底托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部件供所述元件进入的一端,以阻止所述元件由所述容置部件内掉落。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组件包括第一承载座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承载座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且用于承载所述容置部件;所述底托件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承载座上,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底托件和所述第一承载座抵接;
[0027]当所述容置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底托件被所述容置部件抵压至避让位置;当所述容置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容置部件与所述底托件解除抵接,并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运动至所述阻挡位置。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拾取组件包括拾取座及压杆,所述拾取座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压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拾取座上,所述压杆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一承载组件延伸,并具有第一磁吸部,所述第一磁吸部用于吸附所述容置部件。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壳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具有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延伸的第四导向通道;
[0030]所述拾取组件上还安装有与所述第四导向通道滚动配合的第四导向轮;在所述安装架跟随所述转盘机构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四导向轮在所述第四导向通道的导向下,带动所述拾取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0031]上述入壳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利用转盘组件带动各个入壳机构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在转盘组件旋转的过程中,对于其中任一入壳机构而言:首先,将容置部件上料至第一承载组件上,将元件上料至第二承载组件上;然后,控制顶升组件沿第一方向朝向第二承载组件移动,从而将第二承载组件上的元件朝向第一承载组件抵推,直至将元件抵推进入第一承载组件上的容置部件的内部。再然后,控制顶升组件沿第一方向远离第二承载组件移动,直至返回至初始位置。最后,对第一承载组件上的容置部件进行下料(此时,元件收容在容置部件的内部)。各个入壳机构均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入壳作业,以此循环往复,从而实现连续入壳作业。
[0032]如此,利用转盘机构带动各个入壳机构旋转,并在旋转的过程中依次进行入壳作业,从而实现连续的入壳作业,进而可通过提高转盘机构的转速来提高入壳作业的生产效率,也就是说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能够兼顾不增加装置所需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入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壳装置,用于将元件置入容置部件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壳装置包括转盘机构及多个入壳机构,所述转盘机构绕第一旋转轴线可旋转地设置,所述多个入壳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转盘机构上,并沿所述转盘机构的周向间隔布设;每个所述入壳机构包括:安装架,安装在所述转盘机构上;第一承载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用于承载所述容置部件;第二承载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承载组件用于承载所述元件;及顶升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承载组件背离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的一侧;其中,所述顶升组件相对所述安装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以将所述第二承载组件上的所述元件抵压进入所述容置部件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入壳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承载组件绕第二旋转轴线翻转;其中,所述第二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齿轮轴及齿条,所述齿轮轴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连接;所述齿条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与所述齿轮轴上的齿轮啮合;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壳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具有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延伸的第一导向通道;所述齿条上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通道滚动配合的第一导向轮;在所述安装架跟随所述转盘机构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导向轮在所述第一导向通道的导向下,带动所述齿条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壳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具有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延伸的第二导向通道;所述顶升组件上还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导向通道滚动配合的第二导向轮;在所述安装架跟随所述转盘机构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导向轮在所述第二导向通道的导向下,带动所述顶升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通过载具承载在所述第二承载组件上;每一所述入壳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止挡组件,所述止挡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承载组件与所述第一承载组件之间的止挡位置;所述第二承载组件相对所述安装架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且在移动至所述止挡位置时,所述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