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便秘的灌肠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87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便秘的灌肠器械,密封塑料袋内放置装药瓶、灌肠剂、导液管,软瓶体上设有软瓶颈,软瓶颈内侧壁上部开设内螺纹孔,软瓶颈上盖设瓶盖,瓶盖顶部设密封柱,软瓶体内装入适量灌肠剂,螺纹管上表面设限位板,螺纹管可与软瓶颈上开设的内螺纹孔螺接,限位板上贯穿固定连接管,连接管与螺纹管连通,连接管固定插入软管内侧壁下部,软管前部外侧壁开设条形缝隙,软管前侧壁设密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便于治疗便秘,容易将灌肠剂挤入大肠内。大肠内。大肠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便秘的灌肠器械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灌肠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治疗便秘的灌肠器械。

技术介绍

[0002]便秘是一种常见病,体质较好的患者,通常运用中医辨证施治,通过口服中药方剂、穴位按摩、多吃蔬菜水果、改变生活习惯等方法治疗,一般都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但是,对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孕产妇,特别是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外科手术后的患者,由于气虚、血虚,病人极易形成干便且无力排出,特别痛苦,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日常生活和住院病人猝死在卫生间里的情况经常发生,往往是因为用力排便,心脏病或者脑血管破裂造成的;对于已经形成的干便,目前,现有临床上使用的方法为,用大量的肥皂水灌肠或开塞露推注润滑,前者需要医护人员操作,后者只是起到润滑作用,效果都不是特别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便秘的灌肠器械,解决了现有已经形成的干便,临床上使用的方法为,用大量的肥皂水灌肠或开塞露推注润滑,前者需要医护人员操作,后者只是起到润滑作用,效果都不是特别好的问题。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治疗便秘的灌肠器械,包括密封塑料袋1,还包括装药瓶2、灌肠剂3和导液管4,密封塑料袋1内放置装药瓶2、灌肠剂3、导液管4,所述装药瓶2包括软瓶体201、软瓶颈202、内螺纹孔203、瓶盖204、密封柱205,软瓶体201上设置有软瓶颈202,所述软瓶颈202内侧壁上部开设内螺纹孔203,所述软瓶颈202上盖设瓶盖204,所述瓶盖204顶部固定设置密封柱205,且所述密封柱205滑动插入软瓶颈202内,所述软瓶体201内装入适量灌肠剂3,所述导液管4包括螺纹管401、限位板402、连接管403、软管404、条形缝隙405、密封板406,螺纹管401上表面固定设置限位板402,且所述螺纹管401可与所述软瓶颈202上开设的所述内螺纹孔203螺接,所述限位板402上贯穿固定连接管403,且所述连接管403与所述螺纹管401连通,所述连接管403固定插入软管404内侧壁下部,所述软管404前部外侧壁开设条形缝隙405,所述软管404前侧壁固定设置密封板406。
[0006]所述的软管404外侧壁固定设置加强筋407,便于将软管404插入大肠。
[0007]所述的加强筋407上设置数字刻度标识408,便于标识出软管404插入大肠的深度。
[0008]所述的密封塑料袋1内装入限位组件5,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滑动块501、水滴形通孔502、弹性压板A503、压块A504、弹性压板B505、压块B506,滑动块501前、后方向开设水滴形通孔502,所述滑动块501上开设的所述水滴形通孔502可同时滑动套入所述软管404、加强筋407,所述滑动块501后侧壁下部固定设置弹性压板A503,所述弹性压板A503上表面后部固定设置压块A504,且所述压块A504与所述软管404间隙配合,所述滑动块501后侧壁上部固定设置弹性压板B505,所述弹性压板B505下表面后部固定设置压块B506,所述压块B506与所述加强筋407间隙配合,将软管404插入大肠更卫生。
[0009]所述的灌肠剂3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
[0010]枳实10

30份、厚朴10

30份、莱菔子10

30份,青皮8

10份、木香8

10份、陈皮8

10份、皂角刺8

10份、焦山楂10

30份、白芨5

10份、甘草5

10份、小萝卜根1根、生大黄10

20份、穿山甲1

5份、蜣螂1

6份、蜂蜜5

10份、水1000

1200份;
[0011]其制备方法如下:
[0012]步骤一:取枳实、厚朴、莱菔子,青皮、木香、陈皮、皂角刺、焦山楂、白芨、甘草、小萝卜根,另取水混合并煮沸,得物料一;
[0013]步骤二:在步骤一制得的物料一中加入生大黄慢火煎一小时冷却,得物料二;
[0014]步骤三:取穿山甲、蜣螂分别研磨至极细末混合均匀,得物料三;
[0015]步骤四:取蜂蜜同时取步骤三制得的物料三混合均匀,得物料四;
[0016]步骤五:取步骤二制得的物料二、步骤四制得的物料四混合均匀得灌肠剂3。
[0017]所述的灌肠剂3由以下份数的原料制成:
[0018]穿山甲1

5份、蜣螂1

6份、蜂蜜5

10份、水1000

1200份;
[0019]其制备方法如下:
[0020]步骤一:取穿山甲、蜣螂分别研磨至极细末混合均匀,得物料一;
[0021]步骤二:取蜂蜜同时取步骤一制得的物料一混合均匀,得物料二;
[0022]步骤三:取步骤二制得的物料二和水混合均匀得灌肠剂3。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取装药瓶,在装药瓶的软瓶颈上卸下瓶盖,手捏软瓶体,软瓶体排出其内的大部分气体,将软瓶颈口部插入灌肠剂,适当松开手,软瓶体恢复形变,软瓶体通过软瓶颈吸入适量灌肠剂,将瓶盖盖回软瓶颈,密封柱塞入软瓶颈内,将装好灌肠剂的装药瓶装入密封塑料袋,另取导液管、限位组件装入密封塑料袋,密封密封塑料袋;使用装药瓶,撕开密封塑料袋,取出装药瓶、导液管、限位组件,从软瓶颈上取下瓶盖,将螺纹管旋转入软瓶颈上的内螺纹孔内,将限位组件上的水滴形通孔同时套入软管、加强筋前部,滑动滑动块,滑动块滑动至加强筋上适当的数字刻度标识处,手指同时捏弹性压板A、弹性压板B,压块A顶紧软管,压块B压紧加强筋,将条形缝隙、密封板和软管、加强筋前部插入患者的大肠内,滑动块贴近肛门,同时松开弹性压板A、弹性压板B,压块A远离软管,压块B远离加强筋,倒置装药瓶,手捏软瓶体,软瓶体内的灌肠剂经软瓶颈、螺纹管、连接管、软管,灌肠剂通过条形缝隙排入大肠内,手指同时捏弹性压板A、弹性压板B,压块A顶紧软管,压块B压紧加强筋,将条形缝隙、密封板和软管、加强筋前部抽离大肠,将密封塑料袋、装药瓶、导液管、限位组件丢入垃圾桶;其使用量早、晚各一次,使用方法同上,达到治疗效果后,停止用药。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便于治疗便秘,容易将灌肠剂挤入大肠内。2、软管外侧壁固定设置加强筋,便于将软管插入大肠。3、加强筋上设置数字刻度标识,便于标识出软管插入大肠的深度。4、将软管插入大肠更卫生。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装药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软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便秘的灌肠器械,包括密封塑料袋(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药瓶(2)、灌肠剂(3)、导液管(4),密封塑料袋(1)内放置装药瓶(2)、灌肠剂(3)、导液管(4),所述装药瓶(2)包括软瓶体(201)、软瓶颈(202)、内螺纹孔(203)、瓶盖(204)、密封柱(205),软瓶体(201)上设置有软瓶颈(202),所述软瓶颈(202)内侧壁上部开设内螺纹孔(203),所述软瓶颈(202)上盖设瓶盖(204),所述瓶盖(204)顶部固定设置密封柱(205),且所述密封柱(205)滑动插入软瓶颈(202)内,所述软瓶体(201)内装入适量灌肠剂(3),所述导液管(4)包括螺纹管(401)、限位板(402)、连接管(403)、软管(404)、条形缝隙(405)、密封板(406),螺纹管(401)上表面固定设置限位板(402),且所述螺纹管(401)可与所述软瓶颈(202)上开设的所述内螺纹孔(203)螺接,所述限位板(402)上贯穿固定连接管(403),且所述连接管(403)与所述螺纹管(401)连通,所述连接管(403)固定插入软管(404)内侧壁下部,所述软管(404)前部外侧壁开设条形缝隙(4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王志峰张元泽王群张仁传
申请(专利权)人:巨野县马立成皮肤病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