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尿素罐组件、后处理总成及车辆,包括:尿素罐本体,所述尿素罐本体内形成有尿素腔;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包括管体和连通于所述管体两端的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所述进气接口和所述出气接口位于所述尿素罐本体外且适于与后处理本体连通,所述管体位于所述尿素罐本体内且用于对所述尿素腔内的尿素水溶液加热。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尿素罐组件,使后处理本体与尿素罐组件中的加热管相连,从而将高温的发动机尾气从后处理本体传输至尿素罐本体以实现与尿素腔内的尿素水溶液的热交换,提升尿素水溶液的温度。有效地利用了发动机的排气余热作用以实现对尿素水溶液的加热,节约能源、易于实现且成本较低,避免了消耗发动机的功率。消耗发动机的功率。消耗发动机的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尿素罐组件、后处理总成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尿素罐组件、具有该尿素罐组件的后处理总成及具有该后处理总成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满足国Ⅳ及更加严格的排放法规的要求,需要车辆对发动机尾气中的含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更为严格。其中,使用后处理SCR技术可有效地降低尾气中的含氮氧化物的排放,因此在应对国Ⅳ排放法规的技术上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而SCR技术中反应剂一般使用的是车用尿素水溶液,即通过尿素和水按照一定比例合成的尿素水溶液,其在高温下能分解出NH3,SCR系统利用NH3将发动机尾气中的含氮氧化物还原成N2,以降低含氮氧化物的排放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0003]然而,尿素水溶液在低于
‑
11℃时便开始结冰,从而导致管路堵塞,进而使得尿素喷射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且因SCR系统没有尿素水溶液喷射,将导致车辆尾气超标并限扭。因此,必须给尿素罐及管路提供一种加热装置,以保证尿素水溶液的正常流动和喷射。
[0004]目前,给尿素罐和管路加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利用发动机冷却液提供热源及电加热的方式。但是以上两种方式要么设计复杂、零部件多、失效率高,要么成本过高,且布线困难,会消耗发动机的功率。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尿素罐组件,可经济且快速的实现对尿素罐和管路的加热升温。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尿素罐组件,包括:尿素罐本体,所述尿素罐本体内形成有尿素腔;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包括管体和连通于所述管体两端的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所述进气接口和所述出气接口位于所述尿素罐本体外且适于与后处理本体连通,所述管体位于所述尿素罐本体内且用于对所述尿素腔内的尿素水溶液加热。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尿素罐组件,使后处理本体与尿素罐组件中的加热管相连,从而将高温的发动机尾气从后处理本体传输至加热管以实现与尿素腔内的尿素水溶液的热交换,进而提高尿素水溶液的温度。即尿素罐组件有效地利用了发动机的排气余热作用以实现对尿素水溶液的加热,不仅节约了能源,易于实现,且成本较低,还避免了消耗发动机的功率。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尿素罐组件,所述进气接口和所述出气接口在所述尿素罐本体的同一侧敞开。
[000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尿素罐组件,所述进气接口设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与所述后处理本体的侧出气口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出气接口设有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与所述后处理本体的侧回气口可拆卸地相连。
[00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尿素罐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
法兰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且满足:55
°
≤α≤65
°
。
[00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尿素罐组件,所述管体包括多个子管段,且多个所述子管段中的至少两个弯折相连。
[00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尿素罐组件,多个所述子管段中的任意相邻两个弯折相连。
[00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尿素罐组件,所述管体构造为从内至外螺旋盘绕的环形结构。
[00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尿素罐组件,所述进气接口处设有控制阀。
[001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后处理总成。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处理总成,包括:后处理本体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尿素罐组件,所述后处理本体的管壁设有侧出气口和侧回气口,所述进气接口与所述侧出气口连通,所述出气接口与所述侧回气口连通。
[0017]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
[00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后处理总成。
[0019]所述车辆、后处理总成和上述的尿素管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处理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后处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尿素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管体布线示意图;
[0026]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管体布线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后处理总成1000,
[0029]尿素罐组件100,
[0030]尿素罐本体1,尿素腔11,安装孔12,加热管2,管体21,子管段211,进气接口22,第一连接法兰221,出气接口23,第二连接法兰231,控制阀3,
[0031]后处理本体200,侧出气口201,侧回气口202,进气接管203,排气尾管204。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车辆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车辆的
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车辆的竖向,即Z向。
[0034]下面参考图1
‑
图5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尿素罐组件100,包括:尿素罐本体1及加热管2。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尿素罐本体1可构造为矩形箱体,在尿素罐本体1内形成有尿素腔11,尿素腔11用于盛放尿素水溶液,且在箱体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安装孔12。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对尿素罐本体1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因尿素罐本体1设置于车体之中,所以可根据不同车型的构造而设计大小及形状合适的尿素罐。
[0035]以及,加热管2包括管体21和连通于管体21两端的进气接口22和出气接口23,且进气接口22用于将发动机尾气排入至加热管2的管体21内,出气接口23用于将发动机尾气排出加热管2的管体21外。其中,进气接口22和出气接口23均设置于尿素罐本体1的外部且适于与后处理本体200连通,即与进气接口22和出气接口23相连的部分管体21的一端连接于尿素罐本体1的两个侧面上的两个安装孔12,且另一端与对应的进气接口22或出气接口23相连。以及,将进气接口22和出气接口23背离相连管体21的一端与后处理本体200相连。
[0036]由此可知,发动机尾气加热尿素水溶液的过程为,先使后处理本体200内的发动机尾气从加热管2中的进气接口22处流通至尿素罐组件100的加热管2中并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尿素罐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尿素罐本体(1),所述尿素罐本体(1)内形成有尿素腔(11);加热管(2),所述加热管(2)包括管体(21)和连通于所述管体(21)两端的进气接口(22)和出气接口(23),所述进气接口(22)和所述出气接口(23)位于所述尿素罐本体(1)外且适于与后处理本体(200)连通,所述管体(21)位于所述尿素罐本体(1)内且用于对所述尿素腔(11)内的尿素水溶液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素罐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口(22)和所述出气接口(23)在所述尿素罐本体(1)的同一侧敞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尿素罐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口(22)设有第一连接法兰(221),所述第一连接法兰(221)与所述后处理本体(200)的侧出气口(201)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出气接口(23)设有第二连接法兰(231),所述第二连接法兰(231)与所述后处理本体(200)的侧回气口(202)可拆卸地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尿素罐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22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法兰(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增奎,田若男,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