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协议芯片数据传输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5485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跨协议芯片数据传输设备及方法。其中,该跨协议芯片数据传输设备包括相互电信号连接的第一管芯和第二管芯。第一管芯通过第一转换模块将第一接口模块接收的第一数据拍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拍后,再通过第一跨芯模块将所述多个第二数据拍发送给第二管芯,第二管芯通过第二跨芯模块将第一管芯发送的第二数据接收,并通过第二跨芯模块将多个第二数据拍重新合并为第一数据拍,仅靠两个管芯内部的结构即实现了第一数据拍的跨芯传输,有助于缩小芯片尺寸,简化设备结构,节省设备空间。空间。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跨协议芯片数据传输设备及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芯片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协议芯片数据传输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芯片尺寸越来越极端化。在超大芯片中,随着芯片尺寸的扩展,越来越多的超大型芯片中会集成有多个管芯(die),不同协议的数据流跨管芯传输交互的需要也越来越旺盛。但目前市面上并不存在各种协议,例如可信扩展流(Credited eXtensible Stream, CXS)协议的数据流跨管芯传输的方案,导致大部分CXS协议数据流无法跨管芯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协议芯片数据传输设备,可以使CXS协议数据流跨管芯传输。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协议芯片数据传输设备,所述跨协议芯片数据传输设备包括第一管芯和第二管芯。
[0005]所述第一管芯包括:第一接口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数据拍。
[0006]第一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一接口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将第一接口模块接收的第一数据拍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拍。
[0007]第一跨芯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和第二管芯电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转换模块拆分的多个第二数据拍,并将所述多个第二数据拍发送至所述第二管芯。
[0008]所述第二管芯包括:第二跨芯模块,与所述第一跨芯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跨芯模块发送的多个第二数据拍。
[0009]第二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二跨芯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跨芯模块接收的第二数据拍合并为第一数据拍。
[0010]第二接口模块,与所述第二转换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合并的第一数据拍发出。
[0011]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管芯通过第一转换模块将第一接口模块接收的第一数据拍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拍后,再通过第一跨芯模块将所述多个第二数据拍发送给第二管芯,第二管芯通过第二跨芯模块将第一管芯发送的第二数据接收,并通过第二跨芯模块将多个第二数据拍重新合并为第一数据拍,仅靠两个管芯内部的结构即实现了第一数据拍的跨芯传输,有助于缩小芯片尺寸,简化设备结构,节省设备空间。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包括:第一从属子模块,与所述第一跨芯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将所述将第一接口模块接收的第一数据拍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拍,并通过所述第一跨芯模块发送至所述第二管芯;第一主体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
模块和第一从属子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口模块接收的第一数据拍,并分发给所述第一从属子模块。
[00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换模块采用Flink、Hbase以及MySQL等分布式结构,通过第一主体子模块接收数据并分发给第一从属子模块,由第一从属子模块对第一数据拍进行拆分处理,得到多个第二数据拍,分布式结构提高了数据的吞吐、降低了延迟、提高了性能。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主体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拍生成第一校验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校验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从属子模块,以便所述第一从属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校验信息,确定其拆分的多个第二数据拍是否有误。
[001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主体子模块中生成第一校验信息后,将第一校验信息发送给第一从属子模块,以便第一从属子模块能够将其拆分的多个第二数据拍与第一校验信息对比校验,及时确定第二数据拍的准确性完整性,避免将拆分出错的第二数据拍发送至第二管芯,影响后续处理流程。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从属子模块包括:第一存储单元,与所述第一主体子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第一主体子模块分发的第一数据拍;第一转换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以及第一跨芯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第一数据拍按照第一预定格式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拍,并通过所述第一跨芯模块发送至所述第二管芯。
[001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从属子模块通过第一转换单元将第一数据拍拆分,通过第一存储单元存储第一数据拍,以减轻第一转换单元的处理压力,避免数据堆积,同时也可以避免数据丢失。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从属子模块还包括:第一逻辑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以及第一主体子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状态信息,向所述第一主体子模块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便所述第一主体子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向所述第一从属子模块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拍。
[001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逻辑单元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第一主体子模块对第一从属子模块的数据传输,避免第一从属子模块处理压力过大,导致崩溃的情况。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包括:第二主体子模块,与第二跨芯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跨芯模块接收的多个第二数据拍按照第二预定格式合并为第一数据拍;第二从属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主体子模块以及第二接口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主体子模块合并的第一数据拍通过第二接口模块送出。
[002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换模块采用Flink、Hbase以及MySQL等分布式结构,通过第二主体子模块接收所述多个第二数据拍,将其合并为一个第一数据拍后分发给第二从属子模块,由第二从属子模块对第二数据拍进行处理后通过第二接口模块送出,分布式结构提高了数据的吞吐、降低了延迟、提高了性能。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主体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拍生成第二校验信息,并将所述第二校验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从属子模块,以便所述第二从属子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校验信息,确定其合并的多个第一数据拍是否有误。
[002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主体子模块中生成第二校验信息后,将第二校验信息发送给第二从属子模块,以便第二从属子模块能够将第二主体子模块合并的多个第一数据
拍与第二校验信息对比校验,及时确定第一数据拍的准确性完整性,避免将拆分出错的第一数据拍通过第二接口模块送出,影响后续处理流程。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主体子模块包括:第二转换单元,与第二跨芯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跨芯模块接收的多个第二数据拍按照预定格式合并为第一数据拍;第二存储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转换单元以及所述第二从属子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第二转换单元合并的第一数据拍,以便通过所述第二从属子模块将所述第一数据拍送出。
[002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从属子模块通过第二转换单元将第二数据拍拆分,通过第二存储单元存储第二数据拍,以减轻第二转换单元的处理压力,避免数据堆积,同时也可以避免数据丢失。
[00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转换模块还包括:第二逻辑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以及第二从属子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从属子模块的状态信息,向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便所述第二存储单元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向所述第二从属子模块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协议芯片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协议芯片数据传输设备包括第一管芯和第二管芯;所述第一管芯包括:第一接口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数据拍;第一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一接口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将第一接口模块接收的第一数据拍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拍;第一跨芯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和第二管芯电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转换模块拆分的多个第二数据拍,并将所述多个第二数据拍发送至所述第二管芯;所述第二管芯包括:第二跨芯模块,与所述第一跨芯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跨芯模块发送的多个第二数据拍;第二转换模块,与所述第二跨芯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跨芯模块接收的第二数据拍合并为第一数据拍;第二接口模块,与所述第二转换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合并的第一数据拍发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协议芯片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包括:第一从属子模块,与所述第一跨芯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将所述将第一接口模块接收的第一数据拍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拍,并通过所述第一跨芯模块发送至所述第二管芯;第一主体子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模块和第一从属子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口模块接收的第一数据拍,并分发给所述第一从属子模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协议芯片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拍生成第一校验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校验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从属子模块,以便所述第一从属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校验信息,确定其拆分的多个第二数据拍是否有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协议芯片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属子模块包括:第一存储单元,与所述第一主体子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第一主体子模块分发的第一数据拍;第一转换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以及第一跨芯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第一数据拍按照第一预定格式拆分为多个第二数据拍,并通过所述第一跨芯模块发送至所述第二管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协议芯片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属子模块还包括:第一逻辑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以及第一主体子模块电信号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状态信息,向所述第一主体子模块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便所述第一主体子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亮张渠刘小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超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