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筑能耗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5481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筑能耗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温度智能调控技术领域,基于目标建筑的设计图纸信息构建建筑BIM模型,基于历史通行数据进行目标建筑的多层级空间划分,联合体感需求温度数据输入建筑BIM模型获得初始控制数据,获取内外环境影响数据对初始控制数据进行调整,生成智能控制数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建筑的能耗控制方法无法基于建筑内部运行实况进行智能化调控,对于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深度不足,使得控制结果不够精准,与实际需求的契合度不足,同时会造成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通过基于多维度进行分析评估,结合实际需求以进行建筑内温度的智能化精准调控,在保障舒适度的基础上实现节能减耗。在保障舒适度的基础上实现节能减耗。在保障舒适度的基础上实现节能减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筑能耗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度智能调控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筑能耗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能源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支撑,可通过进行能源利用的合理规划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以进行节能减耗,进行商场内的空调温度控制时,可通过合理控制体感温度来提高控制智能性,在保障用户体验前提下有效降低控制能耗,现如今,进行室内温度的控制过程中,需使用者对加热源或制冷源进行操作,一般而言多为整体性控制,控制方法普适性过强,无法保障通行人员的舒适度,还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建筑的能耗控制方法无法基于建筑内部运行实况进行智能化调控,对于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深度不足,使得控制结果不够精准,与实际需求的契合度不足,同时会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筑能耗控制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建筑的能耗控制方法无法基于建筑内部运行实况进行智能化调控,对于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深度不足,使得控制结果不够精准,与实际需求的契合度不足,同时会造成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筑能耗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筑能耗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数据交互装置采集获得目标建筑的设计图纸信息;基于所述设计图纸信息构建建筑BIM模型;采集获得目标建筑的历史通行数据,基于所述历史通行数据进行所述目标建筑的多层级空间划分,获得多层级空间划分结果;设定体感需求温度数据,将所述体感需求温度数据和所述多层级空间划分结果输入所述建筑BIM模型,获得初始控制数据;通过所述环境采集装置进行外环境采集,根据外环境信息获得外环境影响数据;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目标建筑的通行实时图像采集,根据图像采集结果获得内环境影响数据;通过所述外环境影响数据和所述内环境影响数据进行所述初始控制数据的调整,获得智能控制数据,通过所述智能控制数据进行所述目标建筑的智能控制。
[000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筑能耗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信息获取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数据交互装置采集获得目标建筑的设计图纸信息;模型构建模块,所述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设计图纸信息构建建筑BIM模型;空间划分模块,所述空间划分模块用于采集获得目标建筑的历史通行数据,基于所述历史通行数据进行所述目标建筑的多层级空间划分,获得多层级空间划分结果;模型分析模块,所述模型分析模块用于设定体感需求温度数据,将所述体感需求温度数据和所述多层级空间划分结果输入所述建筑BIM模型,获得初始控制数据;外环境数据获取模块,所述外环境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环境采集装置进行外环境采集,根据外环境信息获得外环境影响数据;内环境数据获取模块,所述内环境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目标建筑的通行实时图像采集,根据图像采集结果获得内环境影响数据;数据调整模块,所述数据调整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外环境影响数据和所述内环境影响数据进行所述初始控制数据的调整,获得智能控制数据,通过所述智能控制数据进行所述目标建筑的智能控制。
[0008]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筑能耗控制方法,通过所述数据交互装置采集获得目标建筑的设计图纸信息,进而构建建筑BIM模型;获取目标建筑的历史通行数据,对所述目标建筑进行多层级空间划分获取多层级空间划分结果并设定体感需求温度数据,将其输入所述建筑BIM模型获得初始控制数据,采集外环境信息以获得外环境影响数据;对目标建筑的通行实时图像进行采集以获取内环境影响数据,通过所述外环境影响数据和所述内环境影响数据进行所述初始控制数据调整,获得智能控制数据进行所述目标建筑的智能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建筑的能耗控制方法无法基于建筑内部运行实况进行智能化调控,对于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深度不足,使得控制结果不够精准,与实际需求的契合度不足,同时会造成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通过基于多维度进行分析评估,结合实际需求以进行建筑内温度的智能化精准调控,在保障舒适度的基础上实现节能减耗。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筑能耗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筑能耗控制方法中多层级空间划分结果获取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筑能耗控制方法中内环境影响数据获取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筑能耗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标记说明:信息获取模块11,模型构建模块12,空间划分模块13,模型分析模块14,外环境数据获取模块15,内环境数据获取模块16,数据调整模块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筑能耗控制方法及系统,基于目标建筑的设计图纸信息构建建筑BIM模型,基于历史通行数据进行目标建筑的多层级空间划分,联合体感需求温度数据输入建筑BIM模型获得初始控制数据,获取内外环境影响数据对初始控制数据进行调整,生成智能控制数据进行目标建筑的智能控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建筑的能耗控制方法无法基于建筑内部运行实况进行智能化调控,对于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深度不足,使得控制结果不够精准,与实际需求的契合度不足,同时会造成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0012]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筑能耗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智慧建筑能耗控制系统,所述智慧建筑能耗控制系统与环境采集装置、数据交互装置、图
像采集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0:通过所述数据交互装置采集获得目标建筑的设计图纸信息;具体而言,对能源可进行合理规划利用来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以进行节能减耗,进行商场内的空调温度控制时,可通过合理控制体感温度来提高控制智能性,在保障用户体验前提下有效降低控制能耗,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筑能耗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智慧建筑能耗控制系统,可基于实际需求进行建筑设施运行的能源用量控制,所述系统与所述环境采集装置、所述数据交互装置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环境采集装置用于进行外环境信息采集,以确定控制影响数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用于建筑内的实时通行状况进行图像采集,以提高能耗控制数据与建筑实况的契合度,所述数据交互装置用于进行数据调取,基于所述数据交互装置对所述目标建筑的设计图纸信息进行采集,所述目标建筑为待进行能耗控制分析的建筑,可基于所述设计图纸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的分布结构与尺寸大小,将所述设计图纸信息作为基本信息依据,为后续进行建筑内的智能温度控制夯实了基础。
[0013]步骤S200:基于所述设计图纸信息构建建筑BIM模型;步骤S300:采集获得目标建筑的历史通行数据,基于所述历史通行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智慧建筑能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智慧建筑能耗控制系统,所述智慧建筑能耗控制系统与环境采集装置、数据交互装置、图像采集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数据交互装置采集获得目标建筑的设计图纸信息;基于所述设计图纸信息构建建筑BIM模型;采集获得目标建筑的历史通行数据,基于所述历史通行数据进行所述目标建筑的多层级空间划分,获得多层级空间划分结果;设定体感需求温度数据,将所述体感需求温度数据和所述多层级空间划分结果输入所述建筑BIM模型,获得初始控制数据;通过所述环境采集装置进行外环境采集,根据外环境信息获得外环境影响数据;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目标建筑的通行实时图像采集,根据图像采集结果获得内环境影响数据;通过所述外环境影响数据和所述内环境影响数据进行所述初始控制数据的调整,获得智能控制数据,通过所述智能控制数据进行所述目标建筑的智能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设计图纸信息获得所述目标建筑的建筑材质数据、建筑厚度数据;根据所述多层级空间划分结果和所述设计图纸信息进行墙体距离关联,获得距离关联结果;构建外环境温度影响模型,将所述建筑材质数据、所述建筑厚度数据、所述距离关联结果和所述外环境信息输入所述外环境温度影响模型,获得温度影响结果;根据所述温度影响结果获得所述外环境影响数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采集获得商家活动规划数据和商家位置信息;通过所述商家活动规划数据和所述商家位置信息生成周期分割约束数据;通过所述周期分割约束数据进行所述历史通行数据的数据周期分割,获得周期分割数据;对所述周期分割数据中每一分割组进行时段聚合,基于时段聚合结果获得所述多层级空间划分结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所述图像采集结果进行图像识别,基于图像识别结果获得实时通行数量数据;对所述图像识别结果进行通行人员的来源识别,生成来源标识数据;通过所述外环境影响数据生成来源影响权重值,通过所述来源影响权重值对所述来源标识数据进行加权计算,获得加权计算结果;通过所述加权计算结果进行所述实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惠派智慧后勤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