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接线柱发热烧毁的双节点微型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406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接线柱发热烧毁的双节点微型断路器,包括断路器主体,断路器主体上安装有若干个控制手柄,断路器主体后方开设有安装槽,断路器主体内设置有阻燃壳体;阻燃壳体内安装有复数组接线端头,接线端头前方连接有双柱固件,其中一组接线端头下方连接有静触点片,静触点片下方连接有灭弧电极,阻燃壳体内安装有灭弧室,灭弧室旁设置有电磁线圈,其中另一组接线端头旁连接有双金属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阻燃外壳中的接线端头能在双柱固件的配合下,相比传统的断路器进行二次加固,对其接入线束进行固定,防止微型断路器在使用的过中,出现线束脱落,导致线束发烫,断路器断路不及时的现象出现,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线束过载造成连接设备烧毁的情况发生。线束过载造成连接设备烧毁的情况发生。线束过载造成连接设备烧毁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接线柱发热烧毁的双节点微型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微型断路器设备
,具体的是一种防接线柱发热烧毁的双节点微型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断路器是指能接通、承载以及分断正常电路条件下的电流,也能在规定的非正常电路条件下接通、承载一定时间和分断电流的一种机械开关电器;同样断路器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引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用于125A以下的单相、三相的短路、过载、过压等保护,包括单极1P,二极2P、三极3P、四极4P等四种。
[0003]当前微型断路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微型断路器是对三相电路进行连接,三相电连接后又直接为大功率设备进行供电,而现有的微型断路器在线束上固定上又很容易出现接头松动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电子过载线束发热发烫,造成断路器断路不及时的现象,严重时则直接对烧毁连接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接线柱发热烧毁的双节点微型断路器,通过双柱固件与接线端头配合将其线束接头牢牢固定,防止线束接头松动,导致线束过载发热发烫,避免造成断路不及或者烧毁时的情况发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P双柱微型断路器,包括断路器主体,所述断路器主体上安装有若干个控制手柄,所述断路器主体后方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断路器主体内设置有阻燃壳体;所述阻燃壳体内安装有复数组接线端头,所述接线端头前方连接有双柱固件,其中一组所述接线端头下方连接有静触点片,所述静触点片下方连接有灭弧电极,所述阻燃壳体内安装有灭弧室,所述灭弧室旁设置有电磁线圈,其中另一组所述接线端头旁连接有双金属片,所述灭弧室与所述电磁线圈之间设置有轭铁,所述双柱固件旁安装有失压脱扣器。断路器主体长为100.9,mm,高为64mm,操作手柄处最大高度75mm,宽度为3P54mm,其中通过双柱固件,配合后方的接线端头实现对线束的二次加固,防止微型断路器在使用的过中,出现线束脱落,导致线束发烫,断路器断路不及时的现象出现,同时还能避免过载的电压烧毁设备。
[0006]更进一步的,所述双柱固件数量与所述接线端头数量相对应。双柱固定嵌套于接线端头端面,在扭力的作用下,双柱贯穿于接线端头内部,从而将其线束进行加固限制,防止线束松动,使其断路器能够及时进行异常处理,进行断路。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灭弧电极其中一段设置于所述灭弧室底部。灭弧室在配合灭弧电极的接入下,起到对消灭电弧防止电弧弧光短路的情况发生,防止造成设备损毁,提高开关分断能力,确保断路器能够及时断路,间接提升断路器灵敏度。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双金属片贯穿于所述接线端头内,并与所述静触点片相贴合。双金属片采用两种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制作的,双金属片流过电流发热时,由于受热伸展的
长度不一样,双金属片就发生变形弯曲,弯曲的双金属片推动一个连杆,连杆推动分闸机构,使得断路器快速进行断路。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灭弧室通过底部所述灭弧电极与所述静触点片相连接。静触点片不动,动触点会由于衔铁受到电磁铁的吸引而运动,和静触点片接触,连通电路设备运行时对其灭弧电极进行,电力传输。
[0010]有益效果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通过阻燃外壳中的接线端头能在双柱固件的配合下,相比传统的断路器进行二次加固,对其接入线束进行固定,防止微型断路器在使用的过中,出现线束脱落,导致线束发烫,造成断路器断路不及时的情况出现,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线束过载造成连接设备烧毁现象况发生,从而有效提高了微型断路器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接线柱发热烧毁的双节点微型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断路器的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断路器主体

1、安装槽

2、操作手柄

3、阻燃壳体

11、接线端头

12、灭弧电极

13、失压脱扣器

14、灭弧室

15、电磁线圈

16、双柱固件

17、双金属片

18、静触点片

19、轭铁

20。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8]实施例
[0019]如图1

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接线柱发热烧毁的双节点微型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断路器的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接线柱发热烧毁的双节点微型断路器,一种防接线柱发热烧毁的双节点微型断路器,包括断路器主体1,断路器主体1上安装有若干个控制手柄3,断路器主体1后方开设有安装槽2,断路器主体1内设置有阻燃壳体11;阻燃壳体11内安装有复数组接线端头12,接线端头12前方连接有双柱固件17,其中一组接线端头12下方连接有静触点片19,静触点片19下方连接有灭弧电极13,阻燃壳体11内安装有灭弧室15,灭弧室15旁设置有电磁线圈16,其中另一组接线端头12旁连接有双金属片18,灭弧室15与电磁线圈16之间设置有轭铁20,双柱固件17旁安装有失压脱扣器14。断路器主体1长为100.9,mm,高为
64mm,操作手柄3处最大高度75mm,宽度为3P54mm,其中通过双柱固件,配合后方的接线端头实现对线束的二次加固,防止微型断路器在使用的过中,出现线束脱落,从而导致线束发烫,断路器断路不及时的现象出现,同时还能避免过载的电压烧毁设备。双柱固件17数量与接线端头12数量相对应。双柱固定嵌套于接线端头端面,在扭力的作用下,双柱贯穿于接线端头内部,从而将其线束进行加固限制,防止线束松动,使其断路器能够及时采集异常,进行断路处理。灭弧电极13其中一段设置于灭弧室15底部。灭弧室15在配合灭弧电极13的接入下,起到对消灭电弧15防止电弧弧光短路的情况发生,防止造成设备损毁,提高开关分断能力,确保断路器能够及时断路,间接提升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接线柱发热烧毁的双节点微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断路器主体(1),所述断路器主体(1)上安装有若干个控制手柄(3),所述断路器主体(1)后方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断路器主体(1)内设置有阻燃壳体(11);所述阻燃壳体(11)内安装有复数组接线端头(12),所述接线端头(12)前方连接有双柱固件(17),其中一组所述接线端头(12)下方连接有静触点片(19),所述静触点片(19)下方连接有灭弧电极(13),所述阻燃壳体(11)内安装有灭弧室(15),所述灭弧室(15)旁设置有电磁线圈(16),其中另一组所述接线端头(12)旁连接有双金属片(18),所述灭弧室(15)与所述电磁线圈(16)之间设置有轭铁(2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锦斌张延武陈楚琪朱光宇游克清蔡园静吴德义林星颖杨小凤施荣李莉池小金陈庆辉陈文新张永胜吴大栋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闽清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