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装置、扭振减震联轴器及螺杆压缩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5175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装置、扭振减震联轴器及螺杆压缩机。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正刚度弹性元件和负刚度弹性元件,而正刚度弹性元件和负刚度弹性元件的安装高度相同。通过具有减振装置的扭振减震联轴器将螺杆压缩机的螺杆阳转子和电机转子同轴连接,使得电机转子和螺杆阳转子之间可实现静态扭矩传递和动态波动扭矩隔离。由此可降低电机转子与螺杆转子之间激励耦合和转速脉动的相互影响,减小电机齿槽转矩波动对螺杆转子啮合的负面影响,有效改善螺杆啮合工况,减小振动噪声。电机转子和螺杆阳转子均为简支梁支撑,有利于减小电机转子动偏心,减小螺杆压缩机电机的振动。减小螺杆压缩机电机的振动。减小螺杆压缩机电机的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振装置、扭振减震联轴器及螺杆压缩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降低因为传递扭矩而产生的振动的
,尤其涉及一种可降低由转子转速波动而产生的扭振的减振装置以及具有该减振装置的扭振减震联轴器及使用该扭振减震联轴器的螺杆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螺杆压缩机在商用制冷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如何控制该机振动噪声的大小越来越受到用户关注。针对传统结构的螺杆压缩机振动噪声的特性进行分析,发现螺杆压缩机在振动加速度和噪声声压级频谱中的主要突出贡献频率为螺杆转子的啮合频率及其谐次频率,即螺杆压缩机的振动噪声的产生主要与螺杆转子啮合有关。进一步查阅文献和研究发现,转速波动是影响啮合机械的啮合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人们通过减小螺杆转子系统的转速波动,提升运转平稳性,减小螺杆啮合力从而减小螺杆压缩机的振动噪声。
[0003]传统螺杆压缩机的阳转子和电机轴为同为一根刚性轴,轴承分别布置在螺杆转子的左右端,而电机转子为悬臂梁支撑结构。这种转子的布置方式结构简单,但电机齿槽转矩脉动和螺杆气流负载转矩产生的脉动以及啮合激励,相互叠加在所述电机转子和阳转子构成的同一刚性轴上,即相互耦合使螺杆的阴阳转子的啮合恶化,进而加剧转速脉动,产生更大的振动噪声。进一步地,电机转子悬臂梁支撑结构,在高速旋转时,易产生动偏心,使电机定转子气隙不均匀,产生不平衡磁拉力,又加剧了电机振动。
[0004]因此,如何克服螺杆压缩机的阴阳转子转速脉动剧烈,振动噪声严重;又因为电机转子悬臂梁支撑,加剧电机振动的缺陷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螺杆压缩机的阴阳转子转速脉动剧烈,振动噪声严重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静态扭矩传递和动态波动扭矩隔离的减振装置以及具有该减振装置的扭振减震联轴器和采用该扭振减震联轴器的螺杆压缩机。同时改善电机转子和螺杆阳转子的支撑,以减小电机转子动偏心,从而减小压缩机电机的振动。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减振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正刚度弹性元件和负刚度弹性元件,所述正刚度弹性元件和所述负刚度弹性元件的安装高度相同。
[0007]较优的,所述正刚度元件为环形弹性元件,所述负刚度弹性元件为碟形弹簧;所述碟形弹簧设于所述环形弹性元件的内圆中。
[0008]较优的,所述正刚度元件为环形弹性元件,所述负刚度弹性元件为碟形弹簧;所述环形弹性元件和所述碟形弹簧并列放置。
[0009]较优的,所述碟形弹簧的高度和厚度的比值大于1.5。
[0010]优选的,所述碟形弹簧的高度和厚度的比值为2.75。
[0011]较优的,所述环形弹性元件为橡胶圈或金属橡胶圈。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所述减振装置的扭振减震联轴器,其包括负载端连接半轴和驱动端连接半轴,所述负载端连接半轴的外圆径向伸出至少一块第一受力板,所述驱动端连接半轴的外圆径向伸出至少一块第二受力板,所述第一、第二受力板相互连接构成一对连接结构;至少一套所述减振装置设于所述第一、第二受力板之间,并使得所述驱动端连接半轴的第二受力板先通过所述减振装置传输驱动力于所述第一受力板上再驱动所述负载端连接半轴转动。
[0013]较优的,可以在所述驱动端连接半轴上的第二受力板设有开口槽,所述负载端连接半轴上的第一受力板插入所述第二受力板的开口槽中形成所述连接结构。
[0014]较优的,也可以在所述负载端连接半轴上的第一受力板设有开口槽,所述驱动端连接半轴上的第二受力板插入所述第一受力板的开口槽中形成所述连接结构。
[0015]较优的,所述连接结构可以为两对、三对或四对。
[0016]较优的,所述连接结构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一、第二受力板连接固定。
[0017]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采用所述扭振减震联轴器的螺杆压缩机,包括螺杆阳转子和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和螺杆阳转子分段设置,所述电机转子通过所述的扭振减震联轴器和所述螺杆阳转子连接。
[0018]较优的,所述电机转子为简支梁支撑结构。
[0019]本专利技术将螺杆压缩机的螺杆阳转子和电机转子采用分段结构设置,并使用具有减振装置的扭振减震联轴器将螺杆阳转子和电机转子同轴连接,从而使得电机转子和螺杆阳转子之间可实现静态扭矩传递和动态波动扭矩隔离。由此可以降低电机转子与螺杆转子之间激励耦合和转速脉动的相互影响,减小电机齿槽转矩波动对螺杆转子啮合的负面影响,有效地改善了螺杆啮合工况,减小了振动噪声。另外螺杆压缩机电机转子两端和螺杆阳转子两段均设置轴承支撑,即两段转子均采用简支梁支撑结构。以致两段转子同心度更好,有利于减小电机转子动偏心,同时电机定转子气隙更均匀,不平衡磁拉力减小,使得压缩机电机振动更小。
附图说明
[0020]图1a为本专利技术减振装置一种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0021]图1b为本专利技术减振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的碟簧弹簧剖视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螺杆压缩机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减振装置的扭振减振联轴器爆炸图;
[0025]图5为图4的装配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减振装置的总刚度特性曲线。
[0027]其中:1为螺杆阳转子左轴承、2为螺杆阳转子、3为螺杆阳转子右轴承、4为电机转子左轴承、5为扭振减振联轴器、6为电机转子、7为电机转子右轴承;
[0028]51为负载端连接半轴、511为第一受力板、52为锁紧螺帽、53为驱动端连接半轴、
[0029]531为上第二受力板、532为下第二受力板、54为螺栓、55为螺母、56为环形弹性元件、57为碟形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31]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减振装置的实施例,该减振装置其包括并联设置的正刚度弹性元件和负刚度弹性元件,而正刚度弹性元件和负刚度弹性元件的安装高度相同。即安装时,正刚度弹性元件和负刚度弹性元件的上平面处于同一平面内;正刚度弹性元件和负刚度弹性元件的下平面也处于同一平面内。根据需要,本实施例中的正刚度元件采用环形弹性元件56,负刚度弹性元件采用碟形弹簧57。请参考图1a所示,将碟形弹簧57置于环形弹性元件56的内圆中构成套装设置的减振装置。如图1b所示,也可以将碟形弹簧57与环形弹性元件56并列设置构成一套减振装置。即环形弹性元件56和碟形弹簧57的下表面至其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为该两弹性元件的安装高度。无论是采用套装设置还是采用并列设置的结构,均需要保证正、负刚度弹性元件所述的安装高度相同。根据需要还可以将多套减振装置一同使用,同理所述一同使用的多套减振装置的安装高度均需要相同。通常环形弹性元件57可采用橡胶圈或金属橡胶圈。如图2所示,所述碟形弹簧57的高度h和厚度t的比值需要大于1.5。本实施例中,所述碟形弹簧57的高度和厚度的比值采用2.75。而环形弹簧元件5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联设置的正刚度弹性元件和负刚度弹性元件,所述正刚度弹性元件和所述负刚度弹性元件的安装高度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刚度元件为环形弹性元件,所述负刚度弹性元件为碟形弹簧;所述碟形弹簧设于所述环形弹性元件的内圆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刚度元件为环形弹性元件,所述负刚度弹性元件为碟形弹簧;所述环形弹性元件和所述碟形弹簧并列放置。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弹簧的高度和厚度的比值大于1.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碟形弹簧的高度和厚度的比值为2.75。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正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弹性元件为橡胶圈或金属橡胶圈。7.一种扭振减震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端连接半轴和驱动端连接半轴,所述负载端连接半轴的外圆径向伸出至少一块第一受力板,所述驱动端连接半轴的外圆径向伸出至少一块第二受力板,所述第一、第二受力板相互连接构成一对连接结构;至少一套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减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涵锋张龙爱周江峰王纪遇张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