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和服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17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和服务器,其中,散热器,包括:基体;吹风件,吹风件位于基体的一侧;第一针肋组件,第一针肋组件固定设置在基体上;第二针肋组件,第二针肋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基体上,吹风件的气流流经第一针肋组件和第二针肋组件,第二针肋组件的移动轨迹线与吹风件的气流流向之间非垂直设置,第二针肋组件被构造为能够在吹风件的气流作用下移动并改变与第一针肋组件之间的排布方式。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散热器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进而达到了快速有效地散热,满足各种散热需求的效果。散热需求的效果。散热需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器和服务器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器和服务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服务器的集约化发展,芯片尺寸呈现减小趋势。芯片尺寸的减小导致芯片单位面积热流密度的增大,出现高温的风险也随之提升。为了尽量避免出现芯片高温引起芯片故障的情况发生,散热器作为芯片散热的主要手段也需要与时俱进。
[0003]在风冷服务器中,散热器吸收芯片产生的热量,并通过对流换热将热量传递给空气,所以散热器强化换热的关键在于增强其对流换热效率,通常手段是增大散热器的换热面积。但散热器有限的空间尺寸及对重量的要求,意味着不能无限增加换热面积,因此如何在有限空间内更多提高换热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0004]传统的针肋型散热器,在结构形式上较为简单,相邻针肋采用规则的顺排排布设计,散热效果较差。而独特形状的散热器,例如采用错位排列的散热器,相比于传统的散热器换热效率可明显提升,尽管错位排列的叉排针肋散热器可以增大换热强度,但同时也加大了风阻。
[0005]由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的散热器结构单一,存在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和服务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散热器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基体;吹风件,吹风件位于基体的一侧;第一针肋组件,第一针肋组件固定设置在基体上;第二针肋组件,第二针肋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基体上,吹风件的气流流经第一针肋组件和第二针肋组件,第二针肋组件的移动轨迹线与吹风件的气流流向之间非垂直设置,第二针肋组件被构造为能够在吹风件的气流作用下移动并改变与第一针肋组件之间的排布方式。
[000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针肋组件的移动轨迹线与吹风件的气流流向之间平行设置。
[0009]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针肋组件和第二针肋组件为多个,各第一针肋组件和各第二针肋组件沿垂直于第二针肋组件的移动轨迹线的方向排列,并且相邻两个第一针肋组件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针肋组件。
[001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针肋组件和第二针肋组件沿垂直于第二针肋组件的移动轨迹线的方向依次交替设置。
[001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针肋组件具有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第二针肋组件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二针肋组件与第一针肋组件对齐排布,第二针肋组件位于工作位置时,第二针肋组件与第一针肋组件错位排布。
[001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针肋组件的移动距离与吹风件的转速呈正相关。
[001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吹风件的转速高于最大转速的70%时,吹风件产生的气流驱动第二针肋组件移动;吹风件的转速低于最大转速的50%时,吹风件产生的气流不驱动第二针肋组件。
[001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散热器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与第二针肋组件连接,并带动第二针肋组件向与吹风件的气流流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0015]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散热器还包括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位于基体和第二针肋组件之间,并控制第二针肋组件相对于基体的移动范围。
[001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针肋组件和第二针肋组件均包括:座体,座体与基体连接;多个针肋,针肋与座体连接,并且沿吹风件的气流流向排布设置。
[0017]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体具有导轨,导轨沿平行于吹风件的气流流向的方向设置,座体可移动地设置在导轨处。
[001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针肋呈圆柱型结构。
[0019]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针肋垂直于座体的安装表面。
[002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针肋沿吹风件的气流流向呈直线型排布。
[002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针肋沿吹风件的气流流向呈倾斜型或弯曲型排布。
[002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针肋组件的针肋和第二针肋组件的针肋之间一一对应设置。
[002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针肋组件和第二针肋组件位于基体的同一侧。
[002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针肋组件和第二针肋组件为多个,基体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针肋组件和第二针肋组件,且位于同一侧的第一针肋组件和第二针肋组件之间相互配合。
[0025]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吹风件为多个,各吹风件沿吹风件的气流流向的方向排列和/或各吹风件沿垂直于吹风件的气流流向的方向排列。
[0026]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上述的散热器。
[0027]本申请通过将第二针肋组件采用可移动的设置方式,从而使得第二针肋组件与第一针肋组件的排布方式可以根据散热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并且第二针肋组件的移动并非是依靠额外的驱动机构,而是依靠吹风件的风力实现,当散热器所在的部件发热较小时,吹风件的风力也较小,此时,吹风件作用在第二针肋组件上的力也较小,从而使得第二针肋组件不移动或者移动较小,而当散热器所在的部件发热较大时,吹风件会加大吹风力度,此时,加大的风力会使得第二针肋组件的移动距离增大。这样,可移动的第二针肋组件配合吹风件即可使得第二针肋组件的位置跟随吹风件的吹风情况,也就是发热元件的发热情况进行灵活自动调整,既不必额外设置驱动机构,又能够保证散热效果。本实施例的散热器结构灵活,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根据温度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自动调整,从而方便、快捷地满足散热部件的散热需求,针对低功耗低发热的部件、高功耗高发热的部件均能够实现快速有效地散热,满足各种散热需求。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散热器在第二针肋组件位于初始位置时的俯视图;
[0030]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散热器在第二针肋组件位于工作位置时的俯视图;
[0031]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散热器的第一针肋组件或第二针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
[0033]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34]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散热器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和服务器。其中,服务器具有下述的散热器。
[0035]实施例一
[0036]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散热器,包括基体10、吹风件、第一针肋组件20和第二针肋组件30。其中,吹风件位于基体10的一侧;第一针肋组件20固定设置在基体10上;第二针肋组件30可移动地设置在基体10上,吹风件的气流流经第一针肋组件20和第二针肋组件30,第二针肋组件30的移动轨迹线与吹风件的气流流向之间非垂直设置,第二针肋组件30被构造为能够在吹风件的气流作用下移动并改变与第一针肋组件20之间的排布方式。
[0037]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二针肋组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10);吹风件,所述吹风件位于所述基体(10)的一侧;第一针肋组件(20),所述第一针肋组件(20)固定设置在所述基体(10)上;第二针肋组件(30),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体(10)上,所述吹风件的气流流经所述第一针肋组件(20)和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的移动轨迹线与所述吹风件的气流流向之间非垂直设置,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被构造为能够在所述吹风件的气流作用下移动并改变与所述第一针肋组件(20)之间的排布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的移动轨迹线与所述吹风件的气流流向之间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肋组件(20)和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为多个,各所述第一针肋组件(20)和各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沿垂直于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的移动轨迹线的方向排列,并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针肋组件(20)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肋组件(20)和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沿垂直于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的移动轨迹线的方向依次交替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具有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与所述第一针肋组件(20)对齐排布,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位于所述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与所述第一针肋组件(20)错位排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的移动距离与所述吹风件的转速呈正相关。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件的转速高于最大转速的70%时,所述吹风件产生的气流驱动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移动;所述吹风件的转速低于最大转速的50%时,所述吹风件产生的气流不驱动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与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连接,并带动所述第二针肋组件(30)向与所述吹风件的气流流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爽李文方江兴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