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房电器用驱动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12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厨房电器用驱动电机,包括转轴、定子铁芯、转子铁芯、前支架、后支架、风扇以及罩设在所述后支架上的集风罩,所述定子铁芯一端和所述后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前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子铁芯和风扇均和所述转轴过盈配接,所述转轴和所述前支架之间设置有前轴承,所述转轴和所述后支架之间设置有后轴承,所述集风罩内形成风道,电机冷却气流按照风道从电机内部流出,所述风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包括弧状端部,所述集风罩的底端适配所述后支架,所述集风罩的顶端适配所述风扇,且集风罩底端最宽处距离大于集风罩顶端最宽处距离,集风罩内风道的风向改变角度小于90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驱动电机散热效果好且噪音小。音小。音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房电器用驱动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厨师机
,特别涉及一种厨房电器用驱动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厨房电器,比如厨师机,由于其功能丰富,能协助用户制作各种各样的食品,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0003]目前市面上的厨房电器在工作时,其内部设置的驱动电机,厨师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驱动电机产生的温度较高,且驱动电机散热效果差;并且,驱动电机驱动齿轮箱时,由于齿轮箱中传动金属齿较多容易产生噪音且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厨房电器用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散热效果好且噪音小。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厨房电器用驱动电机,包括转轴、定子铁芯、转子铁芯、前支架、后支架、风扇以及罩设在所述后支架上的集风罩,所述定子铁芯一端和所述后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前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子铁芯和风扇均和所述转轴过盈配接,所述转轴和所述前支架之间设置有前轴承,所述转轴和所述后支架之间设置有后轴承,所述集风罩内形成风道,电机冷却气流按照风道从电机内部流出,所述风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包括弧状端部,所述集风罩的底端适配所述后支架,所述集风罩的顶端适配所述风扇,且集风罩底端最宽处距离大于集风罩顶端最宽处距离,集风罩内风道的风向改变角度小于90度。
[0007]进一步的,所述集风罩包括斜面部,所述斜面部用于形成所述风道,风在斜面部发生风向改变;所述斜面部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是25

30度。<br/>[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板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弧状端部一体成型,所述固定部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具有平滑底面,所述平滑底面与所述后支架的平滑顶面相对。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弧状端部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的高度h由内向外递增,且高度h为5

7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和所述固定部的连接处具有切点C,切点C处的切线Y和轴线X之间形成切向夹角a,所述切向夹角a为45

55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包括平面部和弧形部,所述平面部一侧和所述弧形部连接、另一侧和所述固定部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叶片的平面部构成吸风区,所述多个叶片的弧形部构成散风区,所述吸风区(632)沿所述转轴(1)方向的投影面积为315

320mm2,所述散风区(633)沿所述转轴(1)方向的投影面积为1575

1580mm2。
[0014]进一步的,所述叶片的数量为29个。
[0015]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叶片之间形成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底面面积为20

22mm2。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1、风扇的弧状端部的弧度方向Y与风道W方向一致,弧状端部的内表面迎风,减少风的正面撞击,利于噪音降低,同时减少风阻带来的效率损耗,提高风的流动速度,提高散热效果。同时,根据不同叶片数对空气的做功损耗得出叶片数量为29个时,电机既能够满足散热要求也能够降低噪音。
[0018]2、风扇的底板包括弧状端部和固定部,固定部和弧状端部一体成型,固定部为无风叶型,且固定部的平滑底面和后支架的平滑顶面相对,防止风在电机内部形成涡流,影响气流排出。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厨房电器用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驱动电机的主视图;
[0021]图3为图2沿A

A的剖视图;
[0022]图4为驱动电机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3中B部分放大图;
[0024]图6为风扇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7为风扇结构示意图二;
[0026]图8为风扇的仰视图。
[0027]1、转轴;100、滚花部;2、定子铁芯;3、转子铁芯;4、前支架;5、后支架;50、轴承室;500、平滑顶面;501、波形圈;51、刷槽;52、立柱;53、扭簧;54、第一限位板;55、第二限位板;56、限位槽;57、卡扣;58、凸块;59、导线;6、风扇;60、底板;61、弧状端部;610、内表面;611、外侧;62、固定部;620、侧壁;621、平滑底面;622、上壁;63、叶片;630、平面部;631、弧形部;632、吸风区;633、散风区;64、导流槽;65、凸台;650、外壁;66、筋;67、安装孔;7、集风罩;70、斜面部;71、卡槽;72、锁定件;720、折弯件;721、限位块;722、开口;723、容纳槽;73、配接槽;74、出风口;8、前轴承;9、后轴承;10、线缆;11、螺丝;12、换向器;13、电刷。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如图1

图5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厨房电器用驱动电机,包括转轴1、定
子铁芯2、转子铁芯3、前支架4、后支架5、风扇6、集风罩7、前轴承8、后轴承9、线缆10、螺丝11、换向器12和电刷13。后支架5通过螺丝11固定在定子铁芯2的一端,螺丝11外露于定子铁芯2的部分和前支架4啮合,使得前支架4和后支架5稳定固定在定子铁芯2的两端,前轴承8固定设置转轴1和前支架4之间,后轴承9固定设置在转轴1和后支架5之间。转子铁芯3和转轴1过盈配接,换向器12和转子铁芯3上的绕组(图中未示)导通,电刷13和换向器12抵接。线缆10固定在集风罩7外壁上用于和定子铁芯2电连接。风扇6和转轴1上的滚花部100过盈配接,集风罩7通过卡接罩设在后支架5上,集风罩7的底端适配后支架5,集风罩7的顶端适配风扇6,且集风罩7的底端最宽处距离大于集风罩7的顶端最宽处距离,集风罩7内形成风道W,电机冷却气流按照风道W从电机内部流出,风道W的风向改变角度小于90度。
[0030]后支架5包括轴承室50、刷槽51、立柱52、第一限位板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房电器用驱动电机,包括转轴(1)、定子铁芯(2)、转子铁芯(3)、前支架(4)、后支架(5)、风扇(6)以及罩设在所述后支架(5)上的集风罩(7),所述定子铁芯(2)一端和所述后支架(5)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前支架(4)固定连接,所述转子铁芯(3)和风扇(6)均和所述转轴(1)过盈配接,所述转轴(1)和所述前支架(4)之间设置有前轴承(8),所述转轴(1)和所述后支架(5)之间设置有后轴承(9),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罩(7)内形成风道(W),电机冷却气流按照风道(W)从电机内部流出,所述风扇(6)包括底板(60),所述底板(60)包括弧状端部(61),所述集风罩(7)的底端适配所述后支架(5),所述集风罩(7)的顶端适配所述风扇(6),且集风罩(7)底端最宽处距离大于集风罩(7)顶端最宽处距离,集风罩(7)内风道(W)的风向改变角度小于9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电器用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罩(7)包括斜面部(70),所述斜面部(70)用于形成所述风道(W),风在斜面部(70)发生风向改变;所述斜面部(7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是25

3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电器用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0)还包括固定部(62),所述固定部(62)和所述弧状端部(61)一体成型,所述固定部(62)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厨房电器用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62)具有平滑底面(621),所述平滑底面(6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磊秦云峰朱威奇
申请(专利权)人: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