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混合动力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4762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混合动力车辆,涉及混合动力车辆技术领域。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通过在发动机冷却液温度高于最高温度限值时,进入蓄热模式,将发动机的冷却液管路中的高温冷却液引入蓄热器中,蓄热器内温度较低的冷却液进入发动机冷却管路中,可以改善发动机的温升,而且将发动机的热量存储在蓄热器中,以备其他热管理系统利用。当发动机停机时,进入发动机停机循环模式,通过第一水泵驱动发动机冷却液在发动机的冷却液管路和发动机散热器之间循环,实现降温。通过第一水泵实现发动机停机后继续驱动发动机冷却液,实现散热功能,有效解决发动机停机后的温度超限问题。有效解决发动机停机后的温度超限问题。有效解决发动机停机后的温度超限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混合动力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动力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混合动力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混合动力车辆的部件较多,温度阈值不一致,升温降温需求也不一致,不同部件的冷却液管路无法直接串联,所需阀和换热器较多,成本较高。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将各个热管理系统集成,以实现节约成本。但是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动机在运行较长时间后,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温度过高需要及时降温,否则会影响发动机的寿命;现有技术中通过发动机散热器散热,造成热量流失;且在散热过程中会消耗较多的电量,难以实现较好的节能效果。另外,发动机在急停后存在温度超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混合动力车辆,不仅能够将发动机的热量存储以待利用,而且能有效解决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动机急停后的温度超限的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高于最高温度限值时,进入蓄热模式;
[0008]所述蓄热模式为:将发动机的冷却液管路出口与蓄热器的进液口连通,蓄热器的出液口与发动机的冷却液管路进口连通,蓄热器蓄热的同时降低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升;
[0009]当发动机停机时,进入发动机停机循环模式;
[0010]所述发动机停机循环模式为:通过第一水泵驱动发动机冷却液在发动机的冷却液管路和发动机散热器之间循环。
[0011]作为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的一个可选方案,当电池需要加热时,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管路出口与所述蓄热器的进液口断开,所述蓄热器的出液口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管路进口断开,所述第一水泵驱动所述蓄热器内的高温冷却液通过板式换热器与电池冷却液交换热量,为电池加热。
[0012]作为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的一个可选方案,当混合动力车辆有整机热机需求时,启动快速热机模式,所述快速热机模式包括以下步骤:
[0013]所述电池先启动加热膜加热,同时所述发动机进入热机状态;
[0014]当所述电池具备放电能力时,电机进入蠕行低效发热模式,同时进入电机余热加热模式;
[0015]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等于第一设定温度时,停止所述电机余热加热模式,进入发动机余热加热模式。
[0016]作为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电机余热加热模
式为:
[0017]若电池冷却液温度<电机冷却液温度<第二设定温度,所述第二设定温度为所述电池能承受的最高温度,第二水泵驱动电池冷却液流动,所述电池冷却液自电池的冷却液管路出口进入电机的冷却液管路和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液管路,再自电池的冷却液管路进口进入所述电池。
[0018]作为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发动机余热加热模式为:
[0019]若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所述电池冷却液温度,所述电池进入电池自循环模式,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在机械水泵的驱动下通过所述板式换热器与所述电池冷却液交换热量。
[0020]作为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电池自循环模式为:所述第二水泵驱动所述电池冷却液在电池的冷却液管路中循环。
[0021]混合动力车辆,包括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采用如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所述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发动机散热器、水阀、第一水泵和蓄热器,所述发动机散热器用于发动机冷却液的散热,发动机的冷却液管路出口能与所述蓄热器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水泵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管路出口,所述水阀设置于发动机的冷却液管路进口和发动机散热器的进口的并联支路上,所述第一水泵用于驱动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在发动机的冷却液管路和所述发动机散热器之间循环。
[0022]作为混合动力车辆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板式换热器和第二水泵,所述板式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和所述发动机热管理系统之间,所述蓄热器能通过所述板式换热器与电池的冷却液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用于驱动电池冷却液在电池的冷却液管路中循环。
[0023]作为混合动力车辆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发动机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第一阀口与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管路出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二阀口与板式换热器热水侧的一端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热水侧的另一端与所述蓄热器的出液口和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管路进口连接,板式换热器冷水侧的一端与电池的冷却液管路进口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冷水侧的另一端与电池的冷却液管路出口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三阀口与所述蓄热器的进液口连接。
[0024]作为混合动力车辆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电驱热管理系统,所述电驱热管理系统包括充电机、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机散热器和第三水泵,电机的冷却液管路出口与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液管路进口连接,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液管路出口与充电机的冷却液管路进口连接,充电机的冷却液管路出口与电机散热器的进液口连接,电机散热器的出液口与电机的冷却液管路进口连接,所述第三水泵用于驱动充电机冷却液、电机冷却液和电机控制器冷却液流经所述电机散热器散热。
[0025]作为混合动力车辆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和所述电驱热管理系统之间设置有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第一阀口与电池的冷却液管路进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阀口与电池的冷却液管路出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三阀口与所述充电机的冷却液管路进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阀口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液管路出口连接。
[0026]作为混合动力车辆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空调系统,所述空调
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36]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7]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9]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高于最高温度限值时,进入蓄热模式;所述蓄热模式为:将发动机(1)的冷却液管路出口与蓄热器(6)的进液口连通,蓄热器(6)的出液口与发动机(1)的冷却液管路进口连通,蓄热器(6)蓄热的同时降低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升;当发动机(1)停机时,进入发动机停机循环模式;所述发动机停机循环模式为:通过第一水泵(5)驱动发动机冷却液在发动机(1)的冷却液管路和发动机散热器(2)之间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池(10)需要加热时,所述发动机(1)的冷却液管路出口与所述蓄热器(6)的进液口断开,所述蓄热器(6)的出液口与所述发动机(1)的冷却液管路进口断开,所述第一水泵(5)驱动所述蓄热器(6)内的高温冷却液通过板式换热器(11)与电池冷却液交换热量,为电池(10)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混合动力车辆有整机热机需求时,启动快速热机模式,所述快速热机模式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电池(10)先启动加热膜加热,同时所述发动机(1)进入热机状态;当所述电池(10)具备放电能力时,电机(15)进入蠕行低效发热模式,同时进入电机余热加热模式;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等于第一设定温度时,停止所述电机余热加热模式,进入发动机余热加热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余热加热模式为:若电池冷却液温度<电机冷却液温度<第二设定温度,所述第二设定温度为所述电池(10)能承受的最高温度,第二水泵(12)驱动电池冷却液流动,所述电池冷却液自电池(10)的冷却液管路出口进入电机(15)的冷却液管路和电机控制器(16)的冷却液管路,再自电池(10)的冷却液管路进口进入所述电池(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余热加热模式为:若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所述电池冷却液温度,所述电池(10)进入电池自循环模式,所述发动机冷却液在机械水泵的驱动下通过所述板式换热器(11)与所述电池冷却液交换热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自循环模式为:所述第二水泵(12)驱动所述电池冷却液在所述电池(10)的冷却液管路中循环。7.混合动力车辆,包括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采用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所述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1)、发动机散热器(2)、水阀(4)、第一水泵(5)和蓄热器(6),所述发动机散热器(2)用于发动机冷却液的散热,所述发动机(1)的冷却液管路出口能与所述蓄热器(6)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水泵(5)设置于所述发动机(1)的冷却液管路出口,所述水阀(4)设置于发动机(1)的冷却液管路进口和发动机散热器(2)的进口的并
联支路上,所述第一水泵(5)用于驱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潘振锋王明利郑轶钟张鑫垚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