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考试装置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装置,包括:服务器、肢体识别装置、眼动仪和拾音器,其中,服务器分别与肢体识别装置、眼动仪和拾音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考试参加者的眼动、手势和肢体运动进行收集,收集全面,保证对考试参加者的考试过程评定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可根据需要从交换机、USB转接器和USB集线器直接收集考试参加者的局部信息,至少可解决现有的考试装置存在的无法方便的获取考试参加者的局部信息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考试装置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现有的动车组司机存在供不应求的普遍现象。在培训与考核方面,各铁路局大多采用运营线路进行培训与考核,对于动车组假设的状况均为示意性,不能够还原现场真实表现,并且能够设置的考试项点数量是有限的,从而不能全面考察动车组司机的问题分析能力和技能熟练程度。设置、恢复考试项点费时、费力且影响列车正常运营。现有的考试装置仅能收集考试参加者的整体信息。当需要获取考试参加者的局部信息(例如局部图像)时,需要进行图像放大和图像分割等处理,存在不便。因此,现有的考试装置存在无法方便的获取考试参加者的局部信息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考试装置存在的无法方便的获取考试参加者的局部信息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装置,包括:服务器、肢体识别装置、眼动仪和拾音器,其中,所述服务器分别与所述肢体识别装置、所述眼动仪和所述拾音器连接。
[0005]可选的,所述肢体识别装置包括手势识别体感相机和肢体识别体感相机。
[0006]可选的,所述手势识别体感相机通过交换机与所述服务器连接。
[0007]可选的,所述肢体识别体感相机依次通过USB转接器和继电器与所述服务器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眼动仪通过USB集线器与所述服务器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拾音器通过音频转换器与所述服务器连接。
[0010]可选的,还包括数据传输装置和打印机,所述服务器、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和所述打印机依次连接。
[0011]可选的,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服务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散热格栅,所述壳体的下表面设有进气网,所述壳体的内部底部设有散热组件,所述壳体的下表面的四角处分别设有支脚。
[0012]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侧壁设有安装座,所述服务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
[0013]可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驱动马达、主动转轴、从动转轴、传动带、带轮和扇叶,所述带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带轮分别安装于所述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上,所述传动带安装于两个所述带轮之间,所述主动转轴与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连接,驱动马达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底壁,所述从动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底壁,所述扇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扇叶分别安装于所述主动转轴和所述从动转轴。
[0014]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装
置,可通过肢体识别装置对人体的手势与四肢的运动进行采集,通过眼动仪测量司机眼睛的注视点的位置或眼球相对头部的运动从而实现眼动追踪,通过拾音器进行声音采集。服务器可获取肢体识别装置、眼动仪和拾音器收集的信息,便于后续对对考试参加者进行评定。由于对考试参加者的眼动、手势和肢体运动进行收集,因此收集信息全面,保证对考试参加者的考试过程评定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由于通过交换机、USB转接器和USB集线器进行连接,因此可根据需要从交换机、USB转接器和USB集线器直接收集考试参加者的局部信息(例如,局部影像、局部注视位置、局部动作等),至少可解决现有的考试装置存在的无法方便的获取考试参加者的局部信息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装置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装置的壳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如下
[0020]1‑
服务器、2
‑
肢体识别装置、21
‑
手势识别体感相机、22
‑
肢体识别体感相机、3
‑
眼动仪、4
‑
交换机、5
‑
USB转接器、6
‑
继电器、7
‑
音频转换器、8
‑
数据传输装置、9
‑
打印机、10
‑
拾音器、11
‑
USB集线器、12
‑
壳体、1201
‑
散热格栅、1202
‑
进气网、13
‑
散热组件、1301
‑
驱动马达、1302
‑
主动转轴、1303
‑
从动转轴、1304
‑
传动带、1305
‑
带轮、1306
‑
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装置,包括:服务器1、肢体识别装置2、眼动仪3和拾音器10,其中,所述服务器1分别与所述肢体识别装置2、所述眼动仪3和所述拾音器10连接。肢体识别装置2用于对人体的手势与四肢的运动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传输至服务器1;眼动仪3对人体眼睛进行眼动追踪,通过测量眼睛的注视点的位置或眼球相对头部的运动而实现眼动追踪,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服务器1;拾音器10用于进行声音采集,将采集到的声音信息传输至服务器1。服务器1收集考试参加者的身体状况,便于后续对考试参加者进行评定。
[0023]本技术的装置适用于驾驶考试,针对动车组进行模拟,并且需要进行实际操作(简称为实作)。这样的考试可称为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
[0024]作为示例,所述肢体识别装置2包括手势识别体感相机21和肢体识别体感相机22,手势识别体感相机21用于采集司机手势,并将采集到的手势信息传输至服务器1,肢体识别体感相机22用于采集司机肢体动作信息,并将肢体动作信息传输至服务器1。
[0025]作为示例,所述手势识别体感相机21通过交换机4与所述服务器1连接,手势识别体感相机21将采集到的手势信息传输至交换机4,随后,通过交换机4将手势信息传输至服务器1。
[0026]作为示例,所述肢体识别体感相机22依次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转接器5和继电器6与所述服务器1连接,肢体识别体感相机22将肢体动作信息通过USB转换器5和继电器6传输至服务器1。
[0027]作为示例,所述眼动仪3通过USB集线器11与所述服务器1连接,眼动仪3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USB集线器11传输至服务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1)、肢体识别装置(2)、眼动仪(3)和拾音器(10),其中,所述服务器(1)分别与所述肢体识别装置(2)、所述眼动仪(3)和所述拾音器(10)连接,其中,所述肢体识别装置(2)包括手势识别体感相机(21)和肢体识别体感相机(22),所述手势识别体感相机(21)通过交换机(4)与所述服务器(1)连接,所述肢体识别体感相机(22)依次通过USB转接器(5)和继电器(6)与所述服务器(1)连接,其中,所述眼动仪(3)通过USB集线器(11)与所述服务器(1)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器(10)通过音频转换器(7)与所述服务器(1)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传输装置(8)和打印机(9),所述服务器(1)、所述数据传输装置(8)和所述打印机(9)依次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车组模拟驾驶实作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1)安装于壳体(12)的内部,所述壳体(12)的上表面设有散热格栅(1201),所述壳体(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广旭,赵红丽,王铁城,铁瑛,张锴,谢智强,孙祎楠,马东亮,王健,高轩,胡鹏程,张一洋,丁道祥,鞠欣然,刘家南,耿超,王铮,于浩,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铁道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