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防撞梁总成,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正前方的前侧防撞梁,前侧防撞梁与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左右两个相互对称的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对称且固定安装在支撑架前侧面上的固定杆,两个固定杆之间固定安装有中心滑杆,中心滑杆的中心位置处套设有中心环,中心滑杆上还套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滑环,中心环位于两个滑环之间,中心环与滑环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设在中心滑杆上,滑环与前侧防撞梁之间通过铰链铰接有第一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缓冲抗震性能,利于提高车辆安全,给使用者带来便利。给使用者带来便利。给使用者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防撞梁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防撞梁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防撞梁总成是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汽车防撞梁总成也是汽车安全行驶上的一个重要部件;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392093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梁总成结构,包括防撞梁本体,所述防撞梁本体上连接有防撞板,所述防撞板向上延伸一定高度,所述防撞梁本体后端设有连接至机舱纵梁上的吸能盒;
[0004]虽然该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好,减少机舱内零件损坏的可能性,减少驾乘人员受伤风险,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的优点,但是该技术方案在具体使用时,其上的吸能盒内部缺少对应的多个用于缓冲抗震的弹簧,会造成其缓冲抗震性能较差,不具有较好的吸能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行车安全,给使用者带来不便。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防撞梁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防撞梁总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汽车防撞梁总成,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正前方并在受力后能够朝着支撑架一侧运动的前侧防撞梁,所述前侧防撞梁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左右两个用于进行缓冲保护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对称且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前侧面上的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固定安装有中心滑杆,所述中心滑杆的中心位置处套设有中心环,所述中心滑杆上还套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滑环,所述中心环位于两个所述滑环之间,所述中心环与所述滑环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中心滑杆上,所述滑环与所述前侧防撞梁之间通过铰链铰接有第一连杆。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两端部板体上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板,便于利用定位板套在车架上进行定位安装操作。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支撑板,便于对支撑板进行固定,达到对支撑架进行固定的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的其中一末端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滑环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外一末端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前侧防撞梁上,使第一连杆能够随着前侧防撞梁的移动同步转动。
[0011]优选的,所述中心滑杆上固定安装有左右两个相互对称的端部限位环,所述滑环位于两个所述端部限位环之间,通过设置的端部限位环,实现对滑环进行限位,保证滑环不会出现从中心滑杆上脱落的情况。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相互靠近的侧面上均通过铰链铰接有第二连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之间通过铰链铰接,通过设置的第二连杆撑在两个第一连杆之间,使两个第一连杆能够更好的向外张开,利于在第一连杆受力后朝着中间位置挤压第一弹簧进行缓冲保护操作。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前侧防撞梁之间还设置有中心组件,所述中心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外表面上的椭圆套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前侧防撞梁内表面上的椭圆筒,所述椭圆套套设在所述椭圆筒上并与所述椭圆筒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椭圆套与所述椭圆筒的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弹簧,通过设置的椭圆套与椭圆筒之间滑动连接,且利用第二弹簧能够进一步进行缓冲保护操作。
[0014]优选的,所述端部限位环的外径大于所述滑环的内径,保证滑环无法穿过端部限位环从中心滑杆上滑脱。
[0015]优选的,所述前侧防撞梁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套设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内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滑槽,所述支撑架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穿过所述滑槽并与所述滑槽之间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凸块在滑槽内滑动,实现对前侧防撞梁的运动进行导向定位操作。
[0016]优选的,所述凸块的顶部板体上转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抵在所述导向板的上表面上,通过设置的滚筒,利于对导向板的顶部进行限位操作,且滚筒能够转动,利于减少导向板与滚筒之间的摩擦力,使导向板在滚筒的下方前后移动的时候更加顺利。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缓冲组件,保证在使用时,在前侧防撞梁受到撞击之后,会带动第一连杆朝着支撑架方向移动,由于第一连杆本身呈倾斜状,且第一连杆与滑环之间铰接,第一连杆会带动滑环朝着中心环的方向运动,实现挤压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被挤压发生形变,能够进行缓冲保护,另外通过设置的中心组件,也能够利用第二弹簧进行缓冲保护,达到较好的吸收碰撞作用力的效果,方便使用,解决了常规的防撞梁总成在具体使用时,其上的吸能盒内部缺少对应的多个用于缓冲抗震的弹簧,会造成其缓冲抗震性能较差,不具有较好的吸能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行车安全,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
[0019]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导向板和凸块,利用凸块在滑槽内滑动,实现对导向板和前侧防撞梁的运动进行导向,使前侧防撞梁不易出现侧歪等情况。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中心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内图5中A处的放大图。
[0026]图中各个标号的意义为:
[0027]1、支撑架;10、定位板;11、支撑板;12、前侧防撞梁;
[0028]2、缓冲组件;20、固定杆;21、中心滑杆;22、端部限位环;23、中心环;24、第一弹簧;
25、滑环;26、第一连杆;27、第二连杆;
[0029]3、中心组件;30、椭圆套;31、椭圆筒;32、第二弹簧;
[0030]4、导向板;40、滑槽;
[0031]5、凸块;50、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撞梁总成,包括支撑架(1)和设置在支撑架(1)正前方并在受力后能够朝着支撑架(1)一侧运动的前侧防撞梁(1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防撞梁(12)与所述支撑架(1)之间设置有左右两个用于进行缓冲保护的缓冲组件(2),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两个相互对称且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前侧面上的固定杆(20),两个所述固定杆(20)之间固定安装有中心滑杆(21),所述中心滑杆(21)的中心位置处套设有中心环(23),所述中心滑杆(21)上还套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滑环(25),所述中心环(23)位于两个所述滑环(25)之间,所述中心环(23)与所述滑环(25)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24),所述第一弹簧(24)套设在所述中心滑杆(21)上,所述滑环(25)与所述前侧防撞梁(12)之间通过铰链铰接有第一连杆(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两端部板体上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板(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支撑板(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6)的其中一末端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滑环(25)上,所述第一连杆(26)的另外一末端通过铰链铰接在所述前侧防撞梁(12)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滑杆(21)上固定安装有左右两个相互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涛,翟孟伟,尹瑞虎,吴帅,张国刚,沈林,徐苌,
申请(专利权)人:开封东秀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