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432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涉及避雷器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电阻片,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灭弧装置,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安装机构,所述固定安装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防雷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有机硅板、避雷短针、支持卡、引下线、螺母、接闪器和避雷带的共同作用下,能够有效防止配网线路由于雷击闪络跳闸或断线事故的发生,避免此避雷器在雷电环境下遭到损坏,可对其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此防雷装置本体采用的是过氧化物固化的有机硅板,其拥有优异漏电起痕性能、力学性能、憎水性和阻燃电性能,不含金属氧化物压敏元件,避免了高压电老化和过热损坏问题。避免了高压电老化和过热损坏问题。避免了高压电老化和过热损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避雷器
,具体涉及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

技术介绍

[0002]高压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主要是架设避雷器。目前中国国内的配电线路防雷主要采用的是单间隙的氧化锌避雷器产品,即只有在本体与导线间有一个空气间隙,但这类产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只有一个空气间隙,就存在着以下缺点:雷击放电不稳定、灭弧能力不强的缺点,所以急需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多腔室间隙类型的线路避雷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制作简单、通流大、热量无积累、免维护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的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熄弧能力差且灭弧时间长,有可能复燃,重量和体积造成装置安装困难,运行维护成本高,限制了其在配网大范围推广应用;
[0004]2、现有的多腔室间隙避雷器,不具备故障报警功能,从而无法第一时间通知维护人员对其进行维修,功能性与实用性较差,避雷器长时间使用会因外力作用导致其无法稳固安装在线杆上,会出现松动,无法对其进行固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电阻片,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灭弧装置,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安装机构,所述固定安装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防雷装置,所述防雷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电源箱,所述电源箱的下端设置有电阻杆,所述电阻杆的下端设置有故障报警装置;所述防雷装置包括有机硅板、避雷短针、支持卡、引下线、螺母、接闪器、避雷带,所述避雷短针位于有机硅板的前端外表面,所述避雷带位于有机硅板的上端;所述有机硅板的上端通过强力胶与避雷带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有机硅板的外表面通过卡槽与避雷短针的一侧可拆卸连接。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引下线位于有机硅板的两侧,所述支持卡位于避雷短针的两侧,所述接闪器位于避雷带的上端,所述螺母位于接闪器的两侧。
[000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有机硅板的一侧通过接口与引下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接闪器的下端通过强力胶与避雷带的上端固定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安装机构包括上夹板、固定栓、螺纹调节杆、下夹板,所述螺纹调节杆贯穿于上夹板与下夹板,所述下夹板位于上夹板的下方,所述固定栓位于螺纹调节杆的上端。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纹调节杆的上端通过螺纹槽与固定栓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夹板的中间部位通过滑槽与螺纹调节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故障报警装置包括防爆传感器、进线管、吊耳、声光报警灯、外壳、显示屏,所述吊耳位于外壳的上端,所述显示屏位于外壳的前端外
表面,所述防爆传感器位于外壳的下端,所述进线管位于外壳的一侧,所述声光报警灯位于进线管的一侧。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壳与防爆传感器之间设置有卡槽,所述外壳的下端通过卡槽与防爆传感器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防爆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电线与声光报警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线设置于进线管的内部,所述吊耳的下端通过焊接块与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灭弧装置包括安装座、导电板、第二触头、电空接触器、第一触头,所述导电板位于安装座的下端,所述电空接触器位于安装座的上端,所述第二触头位于电空接触器的上端,所述第一触头位于第二触头的一侧。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触头的下端通过槽口与电空接触器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下端通过凹槽与导电板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导电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空接触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6]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通过上夹板、固定栓、螺纹调节杆和下夹板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将不同规格大小的避雷器固定安装在线杆上,并且不易使其因风力作用下导致避雷器脱落,稳固性较强,将主体上端部分卡接在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并通过手动旋转螺纹调节杆,使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的间隔距离发生改变,当主体刚好被上夹板与下夹板夹持住时,将固定栓拧紧,从而达到固定夹持的效果,若对其进行拆卸,只需将固定栓拧下即可,非常实用高效。
[0017]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通过有机硅板、避雷短针、支持卡、引下线、螺母、接闪器和避雷带的共同作用下,能够有效防止配网线路由于雷击闪络跳闸或断线事故的发生,避免此避雷器在雷电环境下遭到损坏,可对其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此防雷装置本体采用的是过氧化物固化的有机硅板,其拥有优异漏电起痕性能、力学性能、憎水性和阻燃电性能,不含金属氧化物压敏元件,避免了高压电老化和过热损坏问题,延长了此避雷器的使用寿命,由接闪器对雷电进行接收,并将其传导至有机硅板上通过引下线将电流引入地下,从而实现避雷的效果,而设有的避雷短针与避雷带能够进一步起到防雷的效果,增强其功能性,并且此防雷装置不受压敏特性电阻片电压梯度的限制,装置在体积、重量、安装高度上大大降低了安装使用环境条件,采用自然体接地,不须增加额外接地电阻,安装方便、简单、可靠。
[0018]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通过防爆传感器、进线管、吊耳、声光报警灯、外壳和显示屏的共同作用下,可使此避雷器具备故障报警功能,当其发生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通知维修人员对其进行检修,当避雷器在使用途中因温度过高出现爆裂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时,可由防爆传感器对其进行感应,并将感应信号传导至显示屏,因显示屏内部设有信息处理分析模块与转换模块,可对接收到的信号放大并转换成文字信息,从而经信息处理分析模块对其进行分析,若信息为为危险信息,则声光报警灯会第一时间发出闪烁并鸣笛,从而通知检修员对其检修。
[0019]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通过安装座、导电板、第二触头、电空接触器和第一触头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提高此避雷器的熄弧能力,缩短灭弧时长,利用了灭弧栅工作原理进行灭弧,通过内部设有的第一触头与第二触头相互配合使经过避雷器内部的电
弧引导至电空接触器内部,并由电空接触器对其工作,使电弧电流过零点时间边长,从而不会使其立即熄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多腔室间隙避雷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防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故障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灭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主体;2、固定安装机构;21、上夹板;22、固定栓;23、螺纹调节杆;24、下夹板;3、防雷装置;31、有机硅板;32、避雷短针;33、支持卡;34、引下线;35、螺母;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电阻片(7),所述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灭弧装置(8),所述连接杆(9)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安装机构(2),所述固定安装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防雷装置(3),所述防雷装置(3)的一侧设置有电源箱(4),所述电源箱(4)的下端设置有电阻杆(5),所述电阻杆(5)的下端设置有故障报警装置(6);所述防雷装置(3)包括有机硅板(31)、避雷短针(32)、支持卡(33)、引下线(34)、螺母(35)、接闪器(36)、避雷带(37),所述避雷短针(32)位于有机硅板(31)的前端外表面,所述避雷带(37)位于有机硅板(31)的上端;所述有机硅板(31)的上端通过强力胶与避雷带(37)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有机硅板(31)的外表面通过卡槽与避雷短针(32)的一侧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下线(34)位于有机硅板(31)的两侧,所述支持卡(33)位于避雷短针(32)的两侧,所述接闪器(36)位于避雷带(37)的上端,所述螺母(35)位于接闪器(36)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板(31)的一侧通过接口与引下线(3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接闪器(36)的下端通过强力胶与避雷带(37)的上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安装机构(2)包括上夹板(21)、固定栓(22)、螺纹调节杆(23)、下夹板(24),所述螺纹调节杆(23)贯穿于上夹板(21)与下夹板(24),所述下夹板(24)位于上夹板(21)的下方,所述固定栓(22)位于螺纹调节杆(23)的上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腔室间隙避雷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照宏赵进华张蛟赵长国谢启鹏张鹏江东君王爽詹本高徐辉刘元波吴琪洁马鹏程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昭通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