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热源分区域供热联动系统
[0001]本技术多热源分区域供热联动系统,涉及供暖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农村煤改电集中供热的多热源分区域供热联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规煤改电集中供热系统是将要改造的区域进行分区供热,不同供暖区域单独供热,每个供暖区域需要设置独立主机站及相关泵房,每个供暖区域独立运行,无法进行互补。煤改电项目很多当地村民拥有楼房,供暖季会选择在楼房过冬,这样会使供暖区域末端热量需求比初期设计统计降低很多,有的区域可能会出现只有几个住户需要供暖的情况出现,此时该区域仍要开启整套设备对其进行供暖,系统热损比较大。其次,农村土地现状为红线内可安放设备空间有限或空间不规则,致使主机站选择及管网铺设限制很大,当设备站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所供暖的区域面积也受到限制。第三,村内房屋排列基本是房挨着房,村子中间很难找到供热站的位置,此时村子中间住户很难得到供暖保障。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多热源分区域供热联动系统,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上述现有技术提出的多个供暖区独立运行,无法互补;某个供暖区住户稀少,集中供暖热损比较大;供暖区内没有建造供热站的合适位置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多热源分区域供热联动系统。本技术主要利用在一套循环系统上设置有空气源热泵、电锅炉和太阳能加热装置多种加热装置供热装置成的多套供热装置,为供暖区域供热,从而达到多个冬暖区域供热互补、减少热损和多供热区域联动的效果。r/>[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6]一种多热源分区域供热联动系统包括:循环系统、系统环网循环泵(8)、供热装置和供/补水装置;
[0007]进一步地,循环系统由多台系统环网循环泵和管路组成的闭环装置;
[0008]进一步地,循环系统上设置有多套供热装置和一套供/补水装置;
[0009]进一步地,系统环网循环泵与供热装置的数量相同,间隔设置;
[0010]进一步地,一套供热装置和一台系统环网循环泵共同为一个供暖区域供热。
[0011]进一步地,供热装置包括:纯热泵供热装置、热泵与辅热装置共用供热装置;
[0012]进一步地,纯热泵供热装置为单台热泵装置和多台热泵机构;
[0013]进一步地,热泵与辅热装置共用供热装置包括:热泵与电锅炉共用供热装置、热泵与太阳能共用供热装置。
[0014]进一步地,纯热泵供热装置包括:空气源热泵、热泵循环泵和混水装置;
[0015]进一步地,空气源热泵的入水端通过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并在管路上设置热源循环泵;
[0016]进一步地,空气源热泵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
[0017]进一步地,空气源热泵为两台以上时,每台空气源热泵出水端管路通过混水装置合并为一条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
[0018]进一步地,热泵与电锅炉共用供热装置包括:空气源热泵、电锅炉、热泵循环泵、电锅炉循环泵和混水装置;
[0019]进一步地,空气源热泵的入水端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并在管路上设置热源循环泵;
[0020]进一步地,空气源热泵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
[0021]进一步地,电锅炉的入水端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并在管路上设置电锅炉循环泵;
[0022]进一步地,电锅炉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
[0023]进一步地,空气源热泵出水端管路与电锅炉出水端管路通过混水装置合并为一条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
[0024]进一步地,热泵与太阳能共用供热装置包括: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加热装置、热泵循环泵、太阳能循环泵、太阳能二次网循环泵、太阳能储热水箱、软水装置、混水装置、板式换热器和温度传感器;
[0025]进一步地,空气源热泵的入水端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并在管路上设置热源循环泵;
[0026]进一步地,空气源热泵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
[0027]进一步地,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入水端和出水端分别通过管路与太阳能储热水箱相连接;
[0028]进一步地,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入水端与太阳能储热水箱之间的管路上装配有太阳能循环泵;
[0029]进一步地,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出水端和入水端管路上各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
[0030]进一步地,太阳能储热水箱的出水端和入水端分别通过管路和板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通过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
[0031]进一步地,板式换热器入水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上设置有太阳能二次网循环泵;
[0032]进一步地,空气源热泵出水端管路与板式换热器出水端管路通过混水装置合并为一条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
[0033]进一步地,太阳能储热水箱与软水装置通过管路相连接。
[0034]进一步地,供/补水装置包括:定压补水装置、补水箱和软水装置;
[0035]进一步地,补水箱通过定压补水装置和管路与循环系统相连接;
[0036]进一步地,补水箱与软水装置通过管路相连接。
[0037]进一步地,供热装置与循环系统相连接处两端的循环系统管路上各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以测量进/出供热装置的水温。
[0038]进一步地,循环系统上设置有多个末端旁通阀,每个末端旁通阀控制一个供暖区域的热水流量分配比例。
[0039]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为:
[0040]1、开启定压补水装置,通过补水箱将经软水装置软化后的水对整个循环系统和多
个供热装置进行注水及冲洗;
[0041]2、启动系统环网循环泵将系统环网内的水循环起来;
[0042]3、启动循环泵(热泵循环泵、电锅炉循环泵和太阳能循环泵),并开始启动加热设备(空气源热泵、电锅炉和太阳能加热装置),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确定每个区域开启加热设备的数量和加热温度;
[0043]4、当天气良好温度较高时,根据环网各个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数据,通过变频调节系统环网循环泵流量,用于满足末端热量需求。
[0044]5、如果系统环网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可根据各个热源站的优势进行独立补热运行,同时系统中含有太阳能系统,启动太阳能二次网循环泵,太阳能循环泵,太阳能储热水箱,板式换热器,通过混水装置连接入系统环网为末端用户供热。
[0045]6、如果系统提供热量仍然不能满足末端需求时,开启空气源热泵,热泵循环泵,通过混水装置连接入系统环网为末端用户供热;其中开启空气源热泵的供热站可根据每个热泵供热站所处的环境温度来开启,首先启动环温较高的供热站。
[0046]7、当遇到极端天气时,开启所有设备,此时系统中含有电锅炉,使用电锅炉尽可能的将水温提高并供给系统环网。
[0047]较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48]第一、以往改造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热源分区域供热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热源分区域供热联动系统包括:循环系统、系统环网循环泵(8)、供热装置和供/补水装置;所述的循环系统由多台系统环网循环泵(8)和管路组成的闭环装置;所述的循环系统上设置有多套供热装置和一套供/补水装置;所述的系统环网循环泵(8)与供热装置的数量相同,间隔设置;一套供热装置和一台系统环网循环泵(8)共同为一个供暖区域供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热源分区域供热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热装置包括:纯热泵供热装置、热泵与辅热装置共用供热装置;所述的纯热泵供热装置为单台热泵装置和多台热泵机构;所述的热泵与辅热装置共用供热装置包括:热泵与电锅炉共用供热装置、热泵与太阳能共用供热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热源分区域供热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纯热泵供热装置包括:空气源热泵(1)、热泵循环泵(4)和混水装置(13);所述的空气源热泵(1)的入水端通过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并在管路上设置热源循环泵(4);所述的空气源热泵(1)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所述的空气源热泵(1)为两台以上时,每台空气源热泵(1)出水端管路通过混水装置(13)合并为一条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热源分区域供热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泵与电锅炉共用供热装置包括:空气源热泵(1)、电锅炉(2)、热泵循环泵(4)、电锅炉循环泵(5)和混水装置(13);所述的空气源热泵(1)的入水端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并在管路上设置热源循环泵(4);所述的空气源热泵(1)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所述的电锅炉(2)的入水端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并在管路上设置电锅炉循环泵(5);所述的电锅炉(2)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所述的空气源热泵(1)出水端管路与电锅炉(2)出水端管路通过混水装置(13)合并为一条管路与循环系统的管路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热源分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泰,周丹,郭靖,郭立明,张昌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冷机系统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