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雨量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406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量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雨量监测装置,包括量筒,所述量筒的顶部通过法兰连接有漏斗的底部,所述量筒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块的一侧端部,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端部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外壁一侧,所述连接杆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U型块,且U型块的内部活动连接盖板的一侧外壁,所述盖板的一侧外壁通过直连的方式连接电机的驱动端,且所述电机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U型块的一侧外壁,避免了树叶及粉尘进入至漏斗内而堵塞进水口,从而保证测量的精准性。从而保证测量的精准性。从而保证测量的精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雨量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雨量监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雨量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泥石流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格局和新构造运动、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水文、植被条件、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等多方面原因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关注这些原因数据指标对滑坡带进行监测可更加准确对山体滑坡进行提前预防及预警,泥石流的产生是地势险峻而且土质疏松,长时间的大雨或者暴风雨而不断冲刷泥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造成山体滑坡而产生泥土表面被严重冲刷,对雨量实时监测能够预料危险边坡的滑坡风险。
[0003]目前,现有的雨量检测结构过于复杂,且其固定在同一位置,同时其开口暴露,长时间暴露在外界,容易受到树叶及其杂质堵塞出水口,导致测量数据出现偏差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雨量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雨量监测装置,包括量筒,所述量筒的顶部通过法兰连接有漏斗的底部,所述量筒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块的一侧端部,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端部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外壁一侧,所述连接杆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U型块,且U型块的内部活动连接盖板的一侧外壁,所述盖板的一侧外壁通过直连的方式连接电机的驱动端,且所述电机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U型块的一侧外壁。
[0006]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漏斗的正上方,且所述盖板的直径大于所述漏斗的直径。
[0007]进一步的,所述漏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顶部,且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量筒的顶部,支撑架设置,由于连接量筒与漏斗。
[0008]进一步的,所述量筒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的顶部绑有连接绳的一侧端部,且所述连接绳的另一侧端部固定连接有漂浮板的底部中心位置,连接绳的设置,用于连接漂浮板,以起到固定的作用。
[0009]进一步的,所述量筒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水箱的顶部,所述量筒与所述水箱之间通过法兰分别连接排水管的端部两侧,所述排水管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阀,使用时,可通过排水管将雨水送入至水箱中。
[0010]进一步的,所述量筒与所述水箱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刻度尺,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地座的顶部,刻度尺的设置,可直观地判断雨水量。
[0011]进一步的,所述地座的一侧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扶手,且所述地座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刹车片,通过移动轮的设置,可方便该装
置移动,从而提高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本技术通过盖板的设置,使用时,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盖板打开,以便于漏斗接雨,当不使用时,可再次启用电机,并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盖板关闭漏斗,以避免树叶及粉尘进入至漏斗内而堵塞进水口,从而保证测量的精准性。
[0014]2.本技术通过量筒与水箱的设置,可根据不同的雨量,进行测量,以提高该装置测量时的准确性,同时,通过移动轮的设置,可方便该装置移动,从而提高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排水管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漂浮板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为:1、量筒;101、排水口;2、支撑架;3、漏斗;4、连接杆;401、连接块;5、盖板;501、电机;6、水箱;7、排水管;701、电磁阀;8、地座;801、扶手;802、移动轮;9、刻度尺;10、固定块;11、连接绳;12、漂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用于便于装配的轨道板模具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参照图1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雨量监测装置,包括量筒1,量筒1的顶部通过法兰连接有漏斗3的底部,量筒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块401的一侧端部,连接块401的另一侧端部固定连接连接杆4的外壁一侧,连接杆4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U型块,且U型块的内部活动连接盖板5的一侧外壁,盖板5的一侧外壁通过直连的方式连接电机501的驱动端,且电机50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U型块的一侧外壁。
[0023]其中,盖板5位于漏斗3的正上方,且盖板5的直径大于漏斗3的直径。
[0024]其中,漏斗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顶部,且支撑架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量筒1的顶部,支撑架2的设置,用于连接量筒1与漏斗3以为其提供有效的支撑性,保持其使用使的稳定性。
[0025]其中,量筒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0,且固定块10的顶部绑有连接绳11的一侧端部,且连接绳11的另一侧端部固定连接有漂浮板12的底部中心位置,通过漂浮板12的设置,雨水可带动漂浮板12漂浮,在辅助使用者观察水位的状态。
[0026]其中,量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水箱6的顶部,量筒1与水箱6之间通过法兰分别连接排水管7的端部两侧,排水管7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阀701,当雨水量较大时,则可
通过电磁阀701的启用,方便量筒1中的雨水进入至排水管7的内部,并通过排水管7送入至水箱6内。
[0027]其中,量筒1与水箱6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刻度尺9,水箱6的底部固定连接地座8的顶部,通过刻度尺9的设置,可直观地判断雨量,使得测量数据更加准确。
[0028]其中,地座8的一侧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扶手801,且地座8的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802,移动轮802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刹车片,使用时,可通过扶手801推动该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之后将移动轮802的刹车片固定,避免该装置移动。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30]该地质灾害防治用雨量监测装置,使用时,可推动该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之后将移动轮802的刹车片固定,避免该装置移动,之后,可启用电机501,在电机501的驱动下带动盖板5打开,以便于漏斗3接雨,漏斗3所接的雨水流入至量筒1的内部,当雨水较小时,仅启用量筒1承接雨水,通过雨水带动漂浮板12漂浮,并通过漂浮板12的设置,在辅助使用者观察水位的状态,当雨水量较大时,则可通过电磁阀701的启用,方便量筒1中的雨水进入至排水管7的内部,并通过排水管7送入至水箱6内,之后通过刻度尺9判断雨量,从而提高该装置的容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雨量监测装置,包括量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量筒(1)的顶部通过法兰连接有漏斗(3)的底部,所述量筒(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块(401)的一侧端部,所述连接块(401)的另一侧端部固定连接连接杆(4)的外壁一侧,所述连接杆(4)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U型块,且U型块的内部活动连接盖板(5)的一侧外壁,所述盖板(5)的一侧外壁通过直连的方式连接电机(501)的驱动端,且所述电机(50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U型块的一侧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雨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位于所述漏斗(3)的正上方,且所述盖板(5)的直径大于所述漏斗(3)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雨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顶部,且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量筒(1)的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防治用雨量监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海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环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