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注射用改性透明质酸、制备方法及其在美容注射材料上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9401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涉及生物安全注射用改性透明质酸、制备方法及其在美容注射材料上的应用。该改性透明质酸具有如式I、式II或式III所示的分子结构,其中,R1、R2和R3可独立地选择氢原子、羟基、碳元素数不大于3的烷基、碳元素数不大于3的酮基及碳元素数不大于3的烷羟基,n为正整数。该改性透明质酸基于天然分子进行改性,改性过程简便,改性后能够被制作成水凝胶、微凝胶、乳胶等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美容领域或医疗领域,尤其是基于该改性透明质酸制作的水凝胶具有优良的流变学和机械性能,细胞毒性低,异体排斥反应小,具有广阔地应用于美容注射应用前景。前景。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安全注射用改性透明质酸、制备方法及其在美容注射材料上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明质酸
,尤其涉及生物安全注射用改性透明质酸、制备方法及其在美容注射材料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透明质酸,又称玻尿酸,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角膜、关节液、细胞外基质中,具有保持水分、调节细胞渗透压、促进细胞自我修复和软骨形成等生理功能。透明质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以及劲弹性,改性条件温和、工艺简单,可修饰位点多,其羟基、羧基和乙酰基都可用于修饰改性,因而其研究备受青睐。
[0003]尤其是以透明质酸为基本原料制备的水凝胶在美容注射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例如,美容针,美容支撑材料,美容支撑体等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4]然而现有的改性透明质酸材料的硬度、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其稳定性较差、力学性能差;同时透明质酸为非抗原性,生物活性单一,容易引发炎症和异体排斥反应等不良效果,生物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生物安全性注射用改性透明质酸,至少能够一定程度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性透明质酸,具有如
[0007][0008][0009]所示的微观分子结构;其中,R1、R2和R3可独立地选择氢原子、羟基、碳元素数不大于3的烷基、碳元素数不大于3的酮基及碳元素数不大于3的烷羟基,n为正整数。
[00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第一方面涉及的改性透明质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利用金属材料对透明质酸静电复合,促使透明质酸的侧链羧基电离而带负电;
[0012]利用带负电的透明质酸在N,N

二环己基碳酞亚胺和4

二甲氨基吡啶存在下分别与如
[0013][0014]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反应,经过纯化即可对应得到如式I、式II或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即为所述的改性透明质酸。
[0015]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方法采用了一反应装置进行,所述反应装置包括:
[0016]容器、阳电极、阴电极、电源及设置于所述容器内的有机纳滤膜,所述有机纳滤膜将所述容器内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阳电极的一端插入至所述第一空间内、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的阳极处,所述阴电极的一端插入至所述第二空间内、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的阴极处,所述阳电极成格栅状并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
[0017]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0018]在所述第一空间内加入被改性的透明质酸水溶液作为水相并使得所述阳电极处在水面位置,在所述第二空间加入等量的纯水,开启电源电解,使得透明质酸的侧链羧基电离而带负电;
[0019]关闭电源,继续于所述第一空间加入被反应液作为有机相,所述第二空间加入等量的纯水;其中,所述被反应液为包含N,N

二环己基碳酞亚胺和4

二甲氨基吡啶以及改性物的DMSO溶液,所述改性物为如式IV、式V或式VI所示的化合物;
[0020]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抽滤除去不溶物,滤液用无水乙醇进行沉淀,离心即可得所述改性的透明质酸。
[0021]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改性透明质酸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于2~8℃条件下,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透明质酸或权利要求2

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改性透明质酸溶于水形成第一溶液;
[0023]先第一溶液中加入第一交联剂后,置于

15~

20℃处理后得到第二溶液;
[0024]向第二溶液中加入胶原蛋白肽水溶液和第二交联剂,再次置于

15~

20℃处理后,升温至室温即可得到所述水凝胶。
[0025]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交联剂选自乙二醇醚、乙二醇醚醋酸酯、丙二醇醚、丙二醇醚醋酸酯、丁基二乙二醇醚、单甲基烯丙基乙二醇醚和聚乙二醇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交联剂选自乙二胺、三乙胺、Β

羟基乙二胺和四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0026]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胶原蛋白水溶液的浓度为2~4wt%,加入第一交联剂或加入第二交接剂后的处理时长均为10~24h。
[0027]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基于第三方面涉及的方法制得的美容注射材料。
[0028]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第一方面涉及的改性透明质酸在制备下述任一项产品中的应用,所述产品包括微凝胶、水凝胶、乳胶、美容面膜、美容注射材料和美容整形材料。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0]本专利技术中涉及改性透明质酸,基于天然分子进行改性,改性过程简便,改性后能够被制作成水凝胶、微凝胶、乳胶等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美容领域或医疗领域,尤其是基于该改性透明质酸制作的水凝胶具有优良的流变学和机械性能,细胞毒性低,异体排斥反应小,具有广阔地应用于美容注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改性透明质酸的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图1中的阳电极的立体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HA的1HNMR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HA

A1的1HNMR图。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HA

B1的1HNMR图。
[003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HA

C1的1HNMR图。
[0037]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对比例4制备的水凝胶微观形貌图。
[0038]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28制备的水凝胶微观形貌图。
[0039]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28粘附生长细胞生长7天的微观图。
[0040]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28粘附生长细胞生长7天的更微观细胞生长图。
[0041]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28在小鼠体内实验7天的组织切片图。
[0042]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实施例28在小鼠体内实验60天的组织切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44]为更加深入地利用透明质酸的杰出的水溶性、保湿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其在高级化妆品和美容材料中发挥作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改性的透明质酸。
[0045]该改性透明质酸具有如
[0046][0047]所示的微观分子结构;其中,R1、R2和R3可独立地选择氢原子、羟基、碳元素数不大于3的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安全注射用改性透明质酸,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所示的微观分子结构;其中,R1、R2和R3可独立地选择氢原子、羟基、碳元素数不大于3的烷基、碳元素数不大于3的酮基及碳元素数不大于3的烷羟基,n为正整数。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安全注射用改性透明质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利用金属材料对透明质酸静电复合,促使透明质酸的侧链羧基电离而带负电;利用带负电的透明质酸在N,N

二环己基碳酞亚胺和4

二甲氨基吡啶存在下分别与如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反应,经过纯化即可对应得到如式I、式II或式III所示的化合物,即为所述的改性透明质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采用了一反应装置进行,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容器、阳电极、阴电极、电源及设置于所述容器内的有机纳滤膜,所述有机纳滤膜将所述容器内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阳电极的一端插入至所述第一空间内、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的阳极处,所述阴电极的一端插入至所述第二空间内、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的阴极处,所述阳电极成格栅状并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一空间内加入被改性的透明质酸水溶液作为水相并使得所述阳电极处在水面位置,在所述第二空间加入等量的纯水,开启电源电解,使得透明质酸的侧链羧基电离而带负电;关闭电源,继续于所述第一空间加入被反应液作为有机相,所述第二空间加入等量的纯水;其中,所述被反应液为包含N,N

二环己基碳酞亚胺和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格鲁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