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盆栽植物智能浇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3953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盆栽植物智能浇水系统,包括盆栽主体,所述盆栽主体放置在转动底盘上,盆栽主体内设置有环境监测单元,盆栽主体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喷洒单元和遮阳单元;所述转动底盘转动安装在底座上,转动底盘上还设置有供水单元,供水单元与喷洒单元相连通;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控制单元和通信单元,环境监测单元、喷洒单元、遮阳单元与、供水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控制单元通过通信单元与移动终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种植者无法时刻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导致植物存活率低的问题,实现了种植者可通过使用移动终端对线上虚拟植物图像进行浇水的方式来远程操控对线下盆栽植物进行浇水,大大提高盆栽植物的生存率。存率。存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盆栽植物智能浇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物联网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盆栽植物智能浇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物联网是指将互联网的概念扩展到物理设备和日常对象之间的连接中,这些设备嵌入了电子设备、网络连接和其他形式的硬件(如传感器),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人通信和交互,并且可以远程监控。
[000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盆栽或花卉种植已然成为许多兴趣爱好者的钟爱,但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往往无暇分出太多精力来照顾植物,比如工作非常忙的时候、需要加班或出差的时候等,使得种植者无法随时随刻进行观察植物的情况,以至于有时候忽略了浇水,导致植物出现缺水变焉,更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植物枯萎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盆栽植物智能浇水系统,实现线上操控与线下种养绿植联动,种植者通过使用移动终端对线上虚拟植物图像进行浇水的方式来远程操控对线下盆栽植物进行浇水,大大提高盆栽植物的生存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盆栽植物智能浇水系统,包括盆栽主体,所述盆栽主体放置在转动底盘上,盆栽主体内设置有环境监测单元,盆栽主体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喷洒单元和遮阳单元;所述转动底盘转动安装在底座上,转动底盘上还设置有供水单元,供水单元与喷洒单元相连通;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控制单元和通信单元,且环境监测单元、喷洒单元、遮阳单元与、供水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控制单元通过通信单元与移动终端相连接。
[0006]所述转动底盘为U型结构,盆栽主体和供水单元均设置在转动底盘的U型开口内,且盆栽主体位于供水单元的上方;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与控制单元相连接,且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轴承与转动底盘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
[0007]所述环境监测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的探头设于盆栽主体的土壤内,光照传感器安装于盆栽主体的侧壁上,且温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相连接。
[0008]所述遮阳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遮阳布和用于控制遮阳布伸缩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安装于水平设置的U型横梁架上,U型横梁架通过四根支杆安装在转动底盘上。
[0009]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微型电机、卷轴和两个伸缩弹簧,其中微型电机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U型横梁架的底梁和两个侧梁上均设有导槽,微型电机和卷轴均安装于底梁的导槽内,卷轴的一端与微型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底梁导槽的内壁转动连接,遮阳布的一端设置在卷轴上、另一端分别连接两个伸缩弹簧;两个伸缩弹簧分别设置
在两个侧梁导槽的外端,且伸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侧梁导槽的内壁、另一端固定连接遮阳布。
[0010]所述U型横梁架上安装有红外摄像头,红外摄像头与控制单元相连接。
[0011]所述喷洒单元包括喷淋头和用于安装喷淋头的固定杆,固定杆为倒置的L型结构,喷淋头安装于固定杆水平段的外端,固定杆的竖直段固定在转动底盘上;所述的喷淋头通过水管与供水单元相连通。
[0012]所述供水单元包括水箱和微型水泵,水箱的上部设有注水孔、下部设有出水孔,微型水泵设置在水箱的外侧,且微型水泵的进水口与水箱的出水孔相连通,微型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喷淋头相连通;所述水箱内设有液位计,微型水泵和液位计均与控制单元相连接。
[0013]所述通信单元包括无线传输模块和云平台,控制单元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云平台相连接,云平台与移动终端相连接;所述的无线传输模块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4G模块或5G模块。
[0014]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穿戴式设备。
[0015]采用上述结构的本技术,通过在盆栽主体内设置温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来检测土壤湿度、环境温度以及光照强度等信息,实现对盆栽植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当土壤湿度低于植物生长所需湿度时,将启动喷洒单元对盆栽植物进行浇水,同时种植者也可以通过使用移动终端APP对线上虚拟植物图像进行浇水的方式来远程操控对线下盆栽植物进行浇水,大大提高盆栽植物的生存率;当光照强度较大时,将启动遮阳单元对盆栽植物进行遮阳以保护植物不过分暴晒。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解决了种植者无法随时随刻进行观察植物的情况导致植物存活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遮阳单元的俯视剖面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框图。
[0020]图中:1为盆栽主体,11为温湿度传感器,12为光照传感器;2为转动底盘;3为底座,31为旋转电机;41为遮阳布,42为U型横梁架,43为支杆,44为微型电机,45为卷轴,46为伸缩弹簧;51为喷淋头,52为水管,53为固定杆,54为水箱,55为微型水泵,56为液位计;6为红外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盆栽植物智能浇水系统,包括盆栽主体1,盆栽主体1内种植有植物花卉。所述盆栽主体1放置在转动底盘2上,优选地,所述转动底盘2为U型结构,盆栽主体1设置在转动底盘2的U型开口内,转动底盘2转动安装在底座3上。所述底座3内设置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可采用stm32f103vb型号的单片机。底座3内设置有旋转电机31,旋转电机31与控制单元相连接,且旋转电机31的输出端通过轴承与转动底盘2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控制单元启动旋转电机工作,旋转电机带动转动底盘转动,以避免室内阳台上照射角度单一性导致的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问题。进一步地,可将旋转电机的工作时间间隔设置为24h,即每隔24h旋转电机启动一次,带动转动底盘转动180度,以此实现盆栽主体内的植物花卉受光均匀。
[0023]进一步地,所述盆栽主体1内设置有环境监测单元,该环境监测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11,温湿度传感器11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温湿度传感器11可采用sht35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11的探头插设于盆栽主体1的土壤内,用于实时监测盆栽主体内土壤的湿度,土壤的湿度不同,则通过探头的两个引脚的电流强弱不同,控制单元根据电流的不同,进而判断土壤湿度的程度。当土壤湿度低于植物花卉生长所需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盆栽植物智能浇水系统,包括盆栽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栽主体(1)放置在转动底盘(2)上,盆栽主体(1)内设置有环境监测单元,盆栽主体(1)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喷洒单元和遮阳单元;所述转动底盘(2)转动安装在底座(3)上,转动底盘(2)上还设置有供水单元,供水单元与喷洒单元相连通;所述底座(3)内设置有控制单元和通信单元,且环境监测单元、喷洒单元、遮阳单元与、供水单元均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控制单元通过通信单元与移动终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盆栽植物智能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底盘(2)为U型结构,盆栽主体(1)和供水单元均设置在转动底盘(2)的U型开口内,且盆栽主体(1)位于供水单元的上方;所述底座(3)内设置有旋转电机(31),旋转电机(31)与控制单元相连接,且旋转电机(31)的输出端通过轴承与转动底盘(2)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盆栽植物智能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11)和光照传感器(12),温湿度传感器(11)的探头设于盆栽主体(1)的土壤内,光照传感器(12)安装于盆栽主体(1)的侧壁上,且温湿度传感器(11)和光照传感器(12)均与控制单元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盆栽植物智能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遮阳布(41)和用于控制遮阳布(41)伸缩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安装于水平设置的U型横梁架(42)上,U型横梁架(42)通过四根支杆(43)安装在转动底盘(2)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盆栽植物智能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微型电机(44)、卷轴(45)和两个伸缩弹簧(46),其中微型电机(44)与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U型横梁架(42)的底梁和两个侧梁上均设有导槽,微型电机(44)和卷轴(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梦丽李玟琪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