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咽喉部吸引鼻咽通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87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咽喉部吸引鼻咽通气管,涉及医疗器械,包括:鼻咽管,鼻咽管一端形成圆顶,在圆顶开设导气孔,鼻咽管还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握持部,握持部一端设置有通气端,通气端与鼻咽管通过握持部连通;吸痰结构,设置于鼻咽管的内壁,吸痰结构呈弧形,吸痰结构的一端与圆顶连接,吸痰结构的另一端端封闭,吸痰结构与鼻咽管的交集区域构成吸痰通道,圆顶设置有主吸痰孔,吸痰通道内还设置有穿过鼻咽管的第一吸痰孔;引痰管,连通吸痰通道和吸痰设备,引痰管上设置有引痰开关,本申请中解决了鼻咽管在使用中因痰液造成鼻咽管堵塞造成呼吸道梗阻,呼吸不畅的问题,既能不影响原有的鼻咽管的功能,又能将呼吸道内的痰液吸出。液吸出。液吸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咽喉部吸引鼻咽通气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咽喉部吸引鼻咽通气管。

技术介绍

[0002]鼻咽通气管是一种用于鼻咽通气置入术中的医疗器械,主要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完全呼吸道梗阻,不能使用或不耐受口咽通气管的患者。鼻咽通气管自患者的鼻端插入至喉部,插入深入约为13

15厘米,用于解除上呼吸道梗阻,保持气道通畅。
[0003]目前的鼻咽通气管在使用过程中,鼻咽通气管的第一端位于喉部,喉部一般会积聚有痰液,造成鼻咽通气管堵塞、通气不畅等问题导致鼻咽通气管需要定期更换,而频繁的更换鼻咽通气管容易造成鼻腔黏膜损坏,对于具有鼻咽反射亢奋的患者来说,更换鼻咽通气管也是一种不好的就医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咽喉部吸引鼻咽通气管,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鼻咽通气管因痰液堵塞造成的频繁更换鼻咽通气管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咽喉部吸引鼻咽通气管,包括:
[0006]鼻咽管,鼻咽管的第一端形成圆顶,在圆顶与鼻咽管的连接处开设有导气孔,所述鼻咽管的第二端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硬质材料制成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的相对的侧面设置有贯通握持部的气道,所述鼻咽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气道连通,在握持部背离鼻咽管的端面还设置有通气端,所述通气端与所述气道连通;
[0007]吸痰结构,设置于鼻咽管的内壁,所述吸痰结构呈弧形,所述吸痰结构沿鼻咽管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吸痰结构的第一端与圆顶的内壁连接,吸痰结构的第二端封闭设置,所述吸痰结构与所述鼻咽管的弧度方向相反,所述吸痰结构与鼻咽管的交集区域构成吸痰通道,所述圆顶在吸痰通道的轴向投影范围内设置有主吸痰孔,所述吸痰通道内还设置有第一吸痰孔,所述第一吸痰孔穿过所述鼻咽管;
[0008]引痰管,一端连通于吸痰通道,另一端用于连接吸痰设备,所述引痰管上设置有引痰开关。
[0009]优选的,所述引痰开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两端设置导入孔和导出孔,所述导入孔和导出孔之间形成连通腔,所述连通腔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本体间形成环形通道,所述活塞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出孔的直径,所述活塞沿连通腔的长度方向可活动的与所述导出孔抵接。
[0010]优选的,所述引痰开关还包括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可拆卸的插接于所述导出孔内,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挡片,所述挡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接部以及引痰连接部,所述插接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导出孔的深度,所述插接部的边缘设置有向引痰连接部方向凹陷的引痰槽,所述引痰槽的高度小于所述插接部的高度与导出孔深度之差。
[0011]优选的,所述连通腔内还设置有圆形固定板,所述圆形固定板设置在导入孔和导出孔之间,所述圆形固定板的圆心处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穿过所述圆形固定板,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活塞杆靠近导出孔的一端,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活塞杆外套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一端与所述活塞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圆形固定板抵接,所述圆形固定板上设置有供痰液由导入孔流向导出孔的若干中间孔。
[0012]优选的,所述插接部与所述导出孔之间设置有卡合机构。
[0013]优选的,所述鼻咽管上还设置有通气侧孔,所述通气侧孔靠近所述导气孔一端。
[0014]优选的,所述吸痰结构上还设置第二吸痰孔。
[0015]优选的,所述圆顶与所述鼻咽管经斜面切除后形成所述导气孔,所述导气孔端面经过所述圆顶的顶部且所述导气孔的端面与所述鼻咽管的轴向方向构成45
°
角。
[0016]优选的,所述鼻咽管、吸痰结构由柔性医用PVC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
[0017]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8]本申请中采用在鼻咽管内置入吸痰结构,解决了鼻咽管在使用中因痰液造成鼻咽管堵塞造成呼吸道梗阻,呼吸不畅的问题,既能不影响原有的鼻咽管的功能,又能将呼吸道内的痰液吸出,在无需使用外联的吸痰设备时,引痰开关具有一定的痰液存储能力,避免痰液沿引痰管流出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图;
[0022]图4是引痰开关的剖视图;
[0023]图5是图2在M

M方向的剖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
鼻咽管、11

导气孔、12

连接件、121

握持部、122

通气端、
[0026]2‑
吸痰结构、21

主吸痰孔、22

第一吸痰孔、
[0027]3‑
引痰管、31

引痰开关、311

本体、312

导入孔、314

连通腔、315

活塞、316

插接结构、317

圆形固定板、318

活塞杆、319

限位块、320

通气侧孔、 321

第二吸痰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9]如图1

5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咽喉部吸引鼻咽通气管,包括鼻咽管1、吸痰结构2以及引痰管3。其中鼻咽管1由柔性医用PVC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鼻咽管1的第一端形成圆顶,鼻咽管1的第一端用于插入至喉部,圆顶可以避免鼻咽管1对鼻腔、喉部造成损伤。进一步的,在圆顶与鼻咽管1的连接处开设有导气孔11。鼻咽管1的第二端设置有连接件12,连接件12由握持部121构成,在握持部121上设置有气道,气道贯穿握持部121 相对的侧面,气道与鼻咽管1的第二端连接,握持部121背离鼻咽管1的一面设置有通气端122,通气端122与前述的气道连通。当鼻咽管1插入鼻腔及喉部时,在鼻咽部后壁遇到阻力,使用者
通过旋转握持部121使得鼻咽管1顺利通过鼻腔和喉部。导气孔11、鼻咽管1、气道以及通气端122形成其气流通路,保证呼吸通畅。
[0030]优选的,导气孔11经过斜面切除后形成,该斜面经过圆顶的顶部并且斜面与鼻咽管1拉直后的轴向方向构成45
°
夹角。
[0031]前述的吸痰结构2设置在鼻咽管1的内壁上,吸痰结构2由柔性医用PVC 材料或硅胶材料制成。吸痰结构2呈弧形,吸痰结构2沿鼻咽管1的长度方向布置,具体来说,吸痰结构2的第一端与圆顶的内壁连接,吸痰结构2的第二端与鼻咽管1的内壁封闭设置。在本申请中吸痰结构2与鼻咽管1的弧度方向相反,吸痰结构2与鼻咽管1的交集区域构成吸痰通道,在圆顶上还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咽喉部吸引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鼻咽管(1),鼻咽管(1)的第一端形成圆顶,在圆顶与鼻咽管(1)的连接处开设有导气孔(11),所述鼻咽管(1)的第二端连接有连接件(12),所述连接件(12)包括硬质材料制成的握持部(121),所述握持部(121)的相对的侧面设置有贯通握持部(121)的气道,所述鼻咽管(1)的第二端与所述气道连通,在握持部(121)背离鼻咽管(1)的端面还设置有通气端(122),所述通气端(122)与所述气道连通;吸痰结构(2),设置于鼻咽管(1)的内壁,所述吸痰结构(2)呈弧形,所述吸痰结构(2)沿鼻咽管(1)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吸痰结构(2)的第一端与圆顶的内壁连接,吸痰结构(2)的第二端封闭设置,所述吸痰结构(2)与所述鼻咽管(1)的弧度方向相反,所述吸痰结构(2)与鼻咽管(1)的交集区域构成吸痰通道,所述圆顶在吸痰通道的轴向投影范围内设置有主吸痰孔(21),所述吸痰通道内还设置有第一吸痰孔(22),所述第一吸痰孔(22)穿过所述鼻咽管(1);引痰管(3),一端连通于吸痰通道,另一端用于连接吸痰设备,所述引痰管(3)上设置有引痰开关(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咽喉部吸引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痰开关(31)包括本体(311),所述本体(311)的两端设置导入孔(312)和导出孔,所述导入孔(312)和导出孔之间形成连通腔(314),所述连通腔(314)内设置有活塞(315),所述活塞(315)与所述本体(311)间形成环形通道,所述活塞(315)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出孔的直径,所述活塞(315)沿连通腔(314)的长度方向可活动的与所述导出孔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咽喉部吸引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痰开关(31)还包括插接结构(316),所述插接结构(316)可拆卸的插接于所述导出孔内,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频华崔艳慧彭稳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