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生土再建果园及其用于增加果园抗涝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2628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生土再建果园及其用于增加果园抗涝性的方法,属于园艺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利用生土再建果园的方法包括:果园铺设生土,施肥,平整土地;幼树定植后进行果园生草,秋施有机肥时深翻,将草翻至20~30cm以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生土堆高果园,并采用所述果园再建方法,在使用生土堆高果园防涝的基础上,加快生土熟化,减轻生土对果树的不良影响,能够有效的抵御洪涝的危害,保证果树正常生长和结果,提高果树生产水平。提高果树生产水平。提高果树生产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生土再建果园及其用于增加果园抗涝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园艺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生土再建果园及其用于增加果园抗涝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台风前后,雨水量较大,往往会造成短期涝害,轻则伤树,重则死树。减轻涝害常用的方法有三沟配套、强排、小包围、堆土等方法。但对于整体地势较低的区县,台风后往往河水漫灌,排水无处可排,这给农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0003]建筑用地的地基土堆放问题是建筑行业的难题,由于建筑用地的地基土堆放量大,建筑工地常常需要对堆放的地点进行付费。利用建筑用地的地基土堆高果园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又能提高果园抗涝水平。但是由于建筑用地的地基土一般未经过开垦种植,土壤为生土,土壤板结、结构紧密、微生物含量低、养分少,保水能力差,因此,以建筑用地的地基土堆高果园虽然能防治涝害发生,但同样会对果树正常生长产生不良影响,若以地基土堆高果园防治涝害发生,则需要一系列改良措施促进果园内地基土的快速熟化。因此,如何促进果园生土的快速熟化,减轻地基土堆土对果树正常生长的不良影响成为生土堆高果园防治涝害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生土再建果园的方法,可以加快生土熟化,避免生土对果树正常生长的不良影响。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增加果园抗涝性的改造方法,能够有效的抵御洪涝的危害,减轻生土堆高对果树的不良影响,保证果树正常生长和结果,提高果树生产水平。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生土再建果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果园铺设生土,施肥,平整土地;幼树定植后进行果园生草,秋施有机肥时深翻,将草翻至20~30cm以下。
[0009]优选的,所述生土为建筑用地的地基土,所述地基土地表0~50cm部分的土铺设于果园上部。
[0010]优选的,所述果园生草包括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
[0011]优选的,铺设生土后,每亩撒施有机肥5~10吨、高纤维农业废弃物1~5吨,深翻旋耕,平整土地。
[0012]优选的,冬季前完成果园平整工作,霜冻前果园浇透水。
[0013]优选的,幼树每半个月浇水1次;每半个月追肥1次,每树施50~150g氮肥;秋季基肥每亩施有机肥1~2吨+微生物菌肥3~6kg+发酵大豆肥200~300kg。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增加果园抗涝性的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采用生土堆高果园,利用上述生土再建果园的方法再建果园。
[0016]优选的,堆土高度较历年涝害淹水位置高20~30cm,地面行向地势坡度设置为3~6


[0017]优选的,果园草高于50cm以上时及时茬割,留茬高度15~20cm。
[0018]优选的,果园外围建设排水沟、小包围设施和/或防护林。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所述利用生土再建果园的方法,通过重施有机肥料,人工生草或者自然生草培肥进行生土熟化,同时通过撒施化肥和微生物菌肥,增加灌水用量等一系列操作加快生土熟化,可以有效避免生土对果树的不良影响。
[0021]本专利技术采用生土堆高果园,并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利用生土再建果园的方法,在使用生土堆高果园防涝的基础上,加快生土熟化,减轻堆土对果树的不良影响,不仅能够有效的抵御洪涝的危害,还能保证果树正常生长和结果,提高果树生产水平。同时有效解决了建筑用地的地基土堆放问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建筑用地基土建园过程;
[0023]图2为小包围设施高抗涝性再建果园;
[0024]图3为已建成的高抗涝性再建果园。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生土再建果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果园铺设生土,施肥,平整土地;幼树定植后进行果园生草,秋施有机肥时深翻,将草翻至20~30cm以下。
[0027]本专利技术所述生土为未经开垦种植过的土壤。本专利技术所述土壤来源优选为建筑用地的地基土,所述地基土分为上部分土壤(0~50cm)和中下部未经扰乱过的原生土壤。本专利技术在铺设生土时,将地基土中下部原生土壤先进行铺设,然后再铺设地基土上部分土壤。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将地基土中下部土从运输车上卸载倒置在地块上,呈均匀点状,所有地基土卸载完毕后使用推土机进行平整,上部再铺放地基上层土壤,所述地基上层土壤铺设厚度为10~30cm,优选为15~25cm,更优选为20cm。见图1。
[0028]本专利技术在铺设生土后进行施肥。本专利技术每亩撒施有机肥5~10吨、高纤维农业废弃物1~5吨,撒施到地块上后,使用机器深翻旋耕3~5次,翻耕深度为50~60cm,然后进行土地平整。本专利技术所述有机肥可选为发酵的羊粪、牛粪、猪粪、鸡粪或者商品有机肥等常用有机肥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所述高纤维农业废弃物可选为稻壳、粉碎的植物秸秆或菌菇渣等富含高纤维的农业废弃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有机肥和高纤维农业废弃物的来源不做限定。本专利技术通过重施肥料,以肥养土,促进生土熟化,通过施加高纤维农业废弃物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减少板结,促进生土熟化。
[0029]本专利技术所述果园平整工作尽量在冬季前完成,并在霜冻来临之前对果园浇透水,通过结冰、晾晒来分化坚实的土块,可以有效促进生土熟化。
[0030]本专利技术采用起垄机械起垄,用于幼树定植。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按照行距5~6m,垄宽1~1.5m,垄高30~50cm进行起垄;在地头留2~3m空间供果园机械掉头。
[0031]本专利技术对果园进行幼树定植。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根据种植计划在种植行拉线,在定植点上插树枝或者撒石灰做好标记,然后在定植点挖小穴,将苗木植于中央,舒展根系,扶正,横竖成行,后填入表土,轻轻提苗,保证根系舒展,然后踏实,让嫁接口露出土面,浇透水,然后覆土保墒。
[0032]为满足果园现代化和机械化的需要,采用宽行密植模式,即行距4~6m,株距2~3m,种植密度为44~66株/667m2。3亩以内的小面积种植仍可采用传统方法亩种33棵(株行距4m
×
5m),但整形时注意适当抬高主枝角度。
[0033]苗木的质量要求为:品种与砧木纯度≥95%,苗木高度≥80cm,嫁接口愈合良好,整形带内饱满芽个数≥6个,根皮与茎皮无干缩皱皮和新损伤处,无介壳虫和流胶病;侧根数量≥4根,侧根均匀,舒展而不卷曲,无根癌病和根结线虫。购买苗木时多购买5%的预备苗用于后期补苗。
[0034]本专利技术在幼树定植后进行果园生草,所述果园生草包括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所述人工种草草种优选为毛豆、大豆、油菜、苜蓿、三叶草等。种草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去除恶性杂草(连续人工连根拔起)。待9~11月份秋施有机肥时,通过深翻把草翻到20~30cm以下,增加土壤有机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生土再建果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果园铺设生土,施肥,平整土地;幼树定植后进行果园生草,秋施有机肥时深翻,将草翻至20~30cm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生土为建筑用地的地基土,所述地基土地表0~50cm部分的土铺设于果园上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果园生草包括人工种草和自然生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铺设生土后,每亩撒施有机肥5~10吨、高纤维农业废弃物1~5吨,深翻旋耕,平整土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冬季前完成果园平整工作,霜冻前果园浇透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幼树每半个月浇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纪红叶正文苏明申周慧娟李雄伟张夏南张明昊胡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