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谐双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53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可调谐双工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包括:腔体和盖板,所述盖板与腔体扣合;所述腔体的侧边设置连接器;所述腔体的一侧设置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所述腔体的另一侧设置输出端口,所述腔体上还设置耦合端口;所述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设置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所述输出端口上设置第三连接器,所述耦合端口上设置第四连接器;所述腔体内设置隔墙,所述隔墙将腔体分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设置谐振柱;所述盖板上设置调谐螺杆,所述调谐螺杆与谐振柱对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腔体与盖板扣合形成密封的腔体结构,通过调谐螺杆对各个腔体内进行谐波调节,达到精确调谐的效果。达到精确调谐的效果。达到精确调谐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谐双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为可调谐双工器。

技术介绍

[0002]双工器是异频双工电台,中继台的主要配件,其作用是将发射和接收讯号相隔离,保证接收和发射都能同时正常工作。它是由两组不同频率的带阻滤波器组成,避免本机发射信号传输到接收机。
[0003]双工器,又称天线共用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双向三端滤波器。双工器既要将微弱的接受信号耦合进来,又要将较大的发射功率馈送到天线上去,且要求两者各自完成其功能而不相互影响。
[0004]在移动通信中,由于多信道的共用,为避免不同信道间的射频耦合引起互调干扰,并考虑经济、技术及架设场地的因素,人们设计了一种合路器,可以将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合成一种频率并进行输出,合路器由空腔谐振器及谐振柱组成,空腔谐振器是一个高Q值的、低插损的带通滤波器,谐振柱则是一个正向损耗小(0.8dB)反向损耗大(20dB)三断口器件。
[0005]然而,目前市场科技上流通的合路器多为单频滤波器或双工器,这些合路器并不能满足基站的需求,对于更多频率的信号不能有序的组合,容易造成频率紊乱、重合,甚至对合路器造成损坏。不能进行精确的调谐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可调谐双工器。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可调谐双工器,包括:
[0009]腔体和盖板,所述盖板与腔体扣合;所述腔体的侧边设置连接器;
[0010]所述腔体的一侧设置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所述腔体的另一侧设置输出端口,所述腔体上还设置耦合端口;
[0011]所述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设置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所述输出端口上设置第三连接器,所述耦合端口上设置第四连接器;
[0012]所述腔体内设置隔墙,所述隔墙将腔体分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设置谐振柱;
[0013]所述盖板上设置调谐螺杆,所述调谐螺杆与谐振柱对应设置。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第一固定介质,所述第一固定介质上设置飞杆;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第二固定介质,所述第二固定介质上设置第二飞杆。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第一固定介质的下端设置用于安装第一飞杆的安装槽,所述第一固定介质的侧边设置定位槽,所述第一固定介质的上方设置安装螺孔,盖
板上对应位置设置安装螺栓。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腔体内部还设置与第一固定介质的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凸起。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第一飞杆的两端设置限位环。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输入端口为1710

1780MHZ的输入端口,所述第二输入端口为2110

2180MHZ的输入端口,所述耦合端口为40dB的耦合端口。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腔体的上侧设置凹槽,所述盖板的下侧边缘设置与凹槽配合的凸起,所述盖板与腔体通过凹槽和凸起卡接。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隔墙上设置安装孔,所述盖板上设置与隔墙上安装孔对应的安装螺栓。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隔墙与谐振柱之间设置加强筋。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的腔体与盖板扣合形成密封的腔体结构,在腔体的一侧设置输入接口,另一侧设置输出接口,其中,输入接口设置两个,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为SMA连接器,在输入接口侧还设置耦合端口,输出端口连接第三连接器,通过调谐螺杆对各个腔体内进行谐波调节,不需要改变其他参数或结构,达到精确调谐的效果。
[0024]2、第一飞杆和第二飞杆用于抑制零点,保证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使信号按照预定的路径从第一输入端口或第二输入端口传输至输出端口。
[0025]3、第一飞杆通过第一固定介质固定,第二飞杆通过第二固定介质固定,第一固定介质和第二固定介质可提高第一飞杆和第二飞杆的稳定性。
[0026]4、第一飞杆的两端设置限位环,防止第一飞杆发生水平移动。
[0027]5、在腔体上侧边缘设置凹槽,盖板上配合设置凸起,方便盖板与腔体的扣合,提高扣合的密封性。
[0028]6、在隔墙上设置安装孔,一方面实现与盖板上的安装螺栓连接,腔体上方边缘也设置安装孔,隔墙上与腔体上方的安装孔与盖板上的安装螺栓连接,通过拧紧安装螺栓,实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密封,防止出现间隙。
[0029]7、在谐振柱的底部设置加强筋,用于对谐振柱进行支撑,加强筋延伸至距离最近的隔墙上,对腔体底部进行加固,提高了腔体底部的抗变形能力,减缓了壳体受力变形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3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可调谐双工器立体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可调谐双工器分体结构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谐双工器俯视图;
[003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谐双工器主视图;
[003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谐双工器左视图;
[0037]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谐双工器右视图;
[0038]附图标记:
[0039]100

腔体,200

盖板,300

连接器,400

第一固定介质,500

第一飞杆,600第二固定介质,700

第二飞杆;
[0040]101

第一输入端口,102

第二输入端口,103

输出端口,104

耦合端口;105隔墙,106

谐振柱,107

凹槽;151

第一空腔,152

第二空腔,153

安装孔;201

调谐螺杆,202

安装螺栓;301

第一连接器、302

第二连接器,302

第三连接器,304

第四连接器;401

安装槽,402

定位槽,403

安装螺孔;501

限位环,161

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谐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和盖板,所述盖板与腔体扣合;所述腔体的侧边设置连接器;所述腔体的一侧设置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所述腔体的另一侧设置输出端口,所述腔体上还设置耦合端口;所述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设置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所述输出端口上设置第三连接器,所述耦合端口上设置第四连接器;所述腔体内设置隔墙,所述隔墙将腔体分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设置谐振柱;所述盖板上设置调谐螺杆,所述调谐螺杆与谐振柱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谐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第一固定介质,所述第一固定介质上设置飞杆;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第二固定介质,所述第二固定介质上设置第二飞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谐双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介质的下端设置用于安装第一飞杆的安装槽,所述第一固定介质的侧边设置定位槽,所述第一固定介质的上方设置安装螺孔,盖板上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萌李峰陈婵华姬庆吴海丰何华万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优圣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