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锁体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236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闭锁体的加工方法,加工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加工方法包括:S1、热处理;S2、以坯件下平面、坯件侧平面、坯件前端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出侧平面、内室、尾框、回转面、底窝、底窝台阶,粗钻、精铰针孔;S3、以侧平面、底窝、坯件下平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出上平面、撞击面,以及上平面、撞击面之间的台阶、腹框,腹框周边倒角;S4、以侧平面、底窝、上平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出闭锁肩、两侧面台阶,粗钻、精铰销孔、下平面孔、簧孔;S5、热处理。热处理。热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闭锁体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闭锁体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参见图1,闭锁体是枪械闭锁机构的主体零件,保证了各零件之间正确的相对位置,在自动循环的工作过程中,与其他机械的零部件共同完成机构动作。由于闭锁体在高温高压、摩擦的状态下工作,通常会使用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较高的材料,不利于切削加工。
[0003]闭锁体尺寸间的关系直接影响了加工质量。闭锁体在传统加工中长期出现加工质量差,工艺流程长,切削用的刀具耐用度较低,加工效率低下、人工和设备上投入大量成本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闭锁体的加工方法,加工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闭锁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坯件外形为长方体,坯件具有坯件下平面、坯件上平面、坯件侧平面、坯件前端面、坯件后端面,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热处理;
[0008]S2、以坯件下平面、坯件侧平面、坯件前端面为定位基准,用立铣刀在坯件侧平面上加工出侧平面,在侧平面上加工出内室,在坯件后端面上加工出尾框,尾框与内室连通,在内室、尾框的交界处加工出回转面,在坯件前端面上加工出底窝、底窝台阶,在底窝的中心部位粗钻、精铰针孔;
[0009]S3、以侧平面、底窝、坯件下平面为定位基准,用立铣刀在坯件上平面上加工出上平面、撞击面,以及上平面、撞击面之间的台阶、腹框,腹框与内室连通,用倒角立铣刀铣削出闭锁体腹框周边倒角;
[0010]S4、以侧平面、底窝、上平面为定位基准,用立铣刀在坯件前端面、侧平面之间加工出闭锁肩,在坯件下平面上加工出两侧面台阶,在坯件下平面上粗钻、精铰销孔、下平面孔,在底窝台阶上粗钻、精铰簧孔;
[0011]S5、热处理。
[0012]优选地,坯件材料为30CrNi3A。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通过热处理将坯件调整到硬度为100~200HB,屈服强度为320~450N/mm2,抗拉强度为550~850N/mm2;所述步骤S5中,通过热处理将工件调整为产品所需要的材料机械性能。即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热处理流程为正火、高温回火;所述步骤S5中,热处理流程为清洗烘干、淬火、清洗烘干、回火。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S2

S4中,加工设备为24刀位,主轴转速0~8000r/min带A轴回转
的X\Y\Z\A四轴加工中心。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加工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人工和设备投入较少。
[0017]本专利技术能够改善闭锁体机械加工前的可切削性,提高刀具耐用度,将各个部位进行了集成化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根据闭锁体各个部位的重要程度选择了优先加工的部位做为其他尺寸的定位基准和测量基准,提高了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闭锁体各部位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第2步骤闭锁体完成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第2步骤的工序加工及定位原理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第3步骤闭锁体完成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第3步骤的工序加工及定位原理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第4步骤闭锁体完成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第4步骤的工序加工及定位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中,闭锁体各个部位的尺寸相互影响,两个侧平面1是底窝2、针孔3、底窝台阶4、内室5、尾框6、回转面7、闭锁肩8、销孔9、下平面孔10、腹框13、两侧面台阶14、簧孔15的基准。闭锁体的底窝2是针孔3、底窝台阶4、内室5、闭锁肩8、销孔9、下平面孔10、腹框13、簧孔15的基准。闭锁体的上平面11是下平面孔10、撞击面12、腹框13,两侧面台阶14的基准。首先一次装夹同时加工出侧平面1和底窝2,针孔3、底窝台阶4、内室5、尾框6、回转面7。再以侧平面1、底窝2作为加工定位基准,一次装夹完成出上平面11作为下平面孔10、撞击面12、腹框13的加工。再以侧平面1、底窝2、上平面11作为加工定位基准,一次装夹完成闭锁肩8、销孔9、下平面孔10、两侧面台阶14、簧孔15加工。
[0026]实施例1
[0027]第1步骤:在机械加工前通过热处理手段将坯件材料30CrNi3A,调整为硬度100~200HB,屈服强度320~450N/mm2,抗拉强度为550~850N/mm2的切削加工性能好,切削用的刀具耐用度高的坯件。热处理流程为正火、高温回火。
[0028]第2步骤:加工设备为24刀位,主轴转速0~8000r/min带A轴回转的X\Y\Z\A四轴加工中心,具体加工内容如下:坯件外形为规则长方形74mm
×
48mm
×
46mm、六面平整,相互垂直。以坯件下平面16、坯件侧平面17、坯件前端面18为定位基准,用立铣刀分别加工出侧平面1、底窝2、底窝台阶4、内室5、尾框6、回转面7。用直柄专用麻花钻粗钻削针孔3、直柄专用铰刀精铰出针孔3。
[0029]第3步骤:加工设备为24刀位,主轴转速0~8000r/min,带A轴回转的X\Y\Z\A四轴加工中心,具体加工内容如下:以侧平面1、底窝2、坯件下平面16为定位基准,用立铣刀分别加工出上平面11、撞击面12、腹框13,用倒角立铣刀铣削出闭锁体腹框周边倒角。
[0030]第4步骤:加工设备为24刀位,主轴转速0~8000r/min带A轴回转的X\Y\Z\A四轴加
工中心,具体加工内容如下:以侧平面1、底窝2、上平面11为定位基准,用立铣刀铣削出闭锁肩8、两侧面台阶14。用专用钻头、铰刀钻铰出销孔9、下平面孔10、簧孔15。
[0031]第5步骤为机械加工完成后,通过热处理手段将闭锁体半成品调整为产品所需要的材料机械性能。热处理流程为工步1清洗烘干、工步2淬火、工步3清洗烘干、工步4回火。
[0032]实施例2
[0033]第3步骤也可以加工设备为24刀位,主轴转速0~8000r/min,X\Y\Z三轴加工中心。
[003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锁体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坯件外形为长方体,坯件具有坯件下平面、坯件上平面、坯件侧平面、坯件前端面、坯件后端面,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热处理;S2、以坯件下平面、坯件侧平面、坯件前端面为定位基准,用立铣刀在坯件侧平面上加工出侧平面,在侧平面上加工出内室,在坯件后端面上加工出尾框,尾框与内室连通,在内室、尾框的交界处加工出回转面,在坯件前端面上加工出底窝、底窝台阶,在底窝的中心部位粗钻、精铰针孔;S3、以侧平面、底窝、坯件下平面为定位基准,用立铣刀在坯件上平面上加工出上平面、撞击面,以及上平面、撞击面之间的台阶、腹框,腹框与内室连通,用倒角立铣刀铣削出闭锁体腹框周边倒角;S4、以侧平面、底窝、上平面为定位基准,用立铣刀在坯件前端面、侧平面之间加工出闭锁肩,在坯件下平面上加工出两侧面台阶,在坯件下平面上粗钻、精铰销孔、下平面孔,在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诗英伍玉波林开平林华黄红春蒋曦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