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酸洗连轧机生产无取向高牌号硅钢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232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酸洗连轧机生产无取向高牌号硅钢的制备方法,选用常化酸洗后的无取向高牌号钢卷,硅铝含量为3.8~4.2%;电磁感应加热炉出口板温为90~100℃;五架工作辊的每个机架轧辊辊面粗糙度均为0.20~0.28μm,每个轧辊直径均为385~400mm;乳化液的质量浓度为3.0~3.5%;1#机架的压下率控制在35~40%之间,中间机架的压下率逐步减小,直到成品道次第5#机架控制在20~22%之间;解决了较大轧制力的问题,能够批量稳定生产0.295mm厚度无取向高牌号硅钢,提高了生产稳定性、增加产量。产量。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酸洗连轧机生产无取向高牌号硅钢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硅钢冷轧
,具体涉及一种用酸洗连轧机生产无取向高牌号硅钢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从目前国家产业政策看,硅钢产业正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其中高牌号及高效电机用无取向硅钢作为无取向硅钢中的核心技术品种,进一步向着“低损耗、高磁感、低成本、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产品厚度向薄规格、涂层向无公害方向发展,以满足电机行业向轻量化、高功率密度、变频、高效、高速、节能环保、智能化发展的需求。采用酸洗连轧机生产高硅含量、薄规格的无取向电工钢,在生产效率、制造成本、产品质量一致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是各电工钢制造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
[0003]0.295mm厚度无取向高牌号硅钢在酸洗连轧机生产时,相对于中低牌号其基材中硅铝等合金含量较高,材质整体质地硬且脆,其机械加工性能难度极高,轧制过程中容易产生边裂和断带。同时随着成品厚度的减薄,各机架压下分配变大,轧制负荷变大,轧制过程中加工硬化变大,导致生产难度增加,轧制稳定性变差,容易发生断带,成品板形相对较差,诸多技术瓶颈制约酸洗连轧机批量稳定生产0.295mm厚度无取向高牌号硅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酸洗连轧机生产无取向高牌号硅钢的制备方法,提高了酸洗连轧机的轧制稳定性,从而实现了批量生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用酸洗连轧机生产无取向高牌号硅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选用常化酸洗后的无取向高牌号钢卷,硅铝含量为3.8~4.2%;
[0007]电磁感应加热炉出口板温为90~100℃;
[0008]五架工作辊的每个机架轧辊辊面粗糙度均为0.20~0.28μm,每个轧辊直径均为385~400mm;
[0009]乳化液的质量浓度为3.0~3.5%;
[0010]轧制时,1#机架的压下率控制在35~40%之间,中间机架的压下率逐步减小,直到成品道次第5#机架控制在20~22%之间;
[0011]制备的无取向高牌号硅钢的厚度为0.295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无取向高牌号钢卷冷轧前厚度为2.1~2.2mm。
[0013]进一步地,所述无取向高牌号钢卷截面轮廓对称平滑,边部无边裂、毛刺及分层缺陷。
[0014]进一步地,所述乳化液的温度为55~60℃。
[0015]进一步地,所述五架工作辊的每个机架轧辊辊面粗糙度相同或不同。
[0016]进一步地,所述五架工作辊的每个机架轧辊直径相同或不同。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用酸洗连轧机生产无取向高牌号硅钢的制备方法解决了较大轧制力的问题,能够批量稳定生产0.295mm厚度无取向高牌号硅钢,提高了生产稳定性、增加产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无取向高牌号常化板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图;
[0019]图2为轧制力与直径的相关性图;
[0020]图3为轧制力与myu5的相关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它们不对本专利技术构成限定。
[0022]用酸洗连轧机生产无取向高牌号硅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3]原料选取:选用常化酸洗后的无取向高牌号钢卷,硅铝含量为3.8~4.2%;无取向高牌号钢卷冷轧前厚度为2.1~2.2mm,截面轮廓对称平滑,边部无边裂、毛刺及分层缺陷。
[0024]电磁炉工艺:对无取向高牌号进行取样,实测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为电磁感应加热炉设定温度提供理论依据。将无取向高牌号常化板加工成80mm
×
30mm
×
20mm的拉伸样,并用砂纸将拉伸区毛刺打磨干净,使用AG

IS 100KN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进行试验。当温箱温度达到目标温度(误差
±
2℃)并保温15min后进行拉伸,采用300mm/min(0.02/s,设备最大拉伸速度)拉伸速率直至拉断。
[0025]表1 无取向高牌号常化板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
[0026]温度(℃)Rm(Mpa)Rp0.2(Mpa)A50(%)

2055544525.5

1054043524.5053541526.01053542024.52052140431.03051639830.04051040529.05049438129.56049838528.57048737129.58047736732.09047436029.510046934832.012047034129.514046733922.5160472336

26.5180466334

21.5
200480358

17.0220505371

18.5240504368

19.5260499372

20.0300504375

24.5
[0027]如图1所示在

20℃~160℃区间,常化板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160℃时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保持一个较低值,160℃~260℃强度再次上升。在

20℃~10℃区间,延伸率基本保持不变,10~120℃区间,延伸率有较大提高,120℃~280℃区间延伸率大幅度降低,300℃延伸率开始恢复。
[0028]从实验数据上看,常化板在10℃时延伸率相对较低,且屈服强度处于较大值,对轧制成型不利,超过120℃时延伸率开始急剧恶化。因此电磁感应加热炉出口板温为90~100℃,这样能有效降低前两道次轧制力。
[0029]轧辊配辊模式选型
[0030]轧制力计算公式:
[0031]轧制力
[0032]摩擦效应
[0033]其中:H为入口厚度,R为工作辊半径,h为出口厚度,r为压下量,b为材料宽度,Kp为平均屈服应力,k为张力效应,μ为摩擦系数;
[0034]由上述公式可知,工作辊直径越小,轧制力越小;轧辊粗糙度越小,轧制力越小。对成品厚度0.35mm、含硅量3.0%左右的无取向高牌号硅钢的轧制后台参数进行分析,发现随着五架工作辊直径的增加,五架的轧制压力有增加趋势,特别是直径接近上限的时候,轧制力增加特别明显(如图2所示),使用较小直径的工作辊,可以有效的减小轧制力,在轧制无取向高牌号时,要避免使用直径接近上限的工作辊。
[0035]对成品厚度0.35mm、含硅量3.0%的无取向高牌号硅钢的轧制后台参数进行分析,发现随着myu5(五架摩擦系数)的上升,五架轧制力明显上升,特别是当myu5大于0.32以上时,轧制力快速上升(如图3所示)。摩擦系数主要决定于工作辊的表面粗糙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酸洗连轧机生产无取向高牌号硅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用常化酸洗后的无取向高牌号钢卷,硅铝含量为3.8~4.2%;电磁感应加热炉出口板温为90~100℃;五架工作辊的每个机架轧辊辊面粗糙度均为0.20~0.28μm,每个轧辊直径均为385~400mm;乳化液的质量浓度为3.0~3.5%;轧制时,1#机架的压下率控制在35~40%之间,中间机架的压下率逐步减小,直到成品道次第5#机架控制在20~22%之间;制备的无取向高牌号硅钢的厚度为0.29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酸洗连轧机生产无取向高牌号硅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培毅王龙张泉段亚东童海斌吴洪李刚刘波陈万汪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