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导管超声治疗温度监控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232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经导管超声治疗温度监控方法及系统,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通过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输入超声波频率期望区间和超声波能量期望区间输入超声激励电路匹配第一脉冲信号并发射;通过超声换能器接收并产生第一超声波;通过温度采集电路,接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监测时序数据;传输至所述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构建监测温度变化曲线;当所述监测温度变化曲线满足所述预警区间时,生成第一预警信号;根据所述第一预警信号,切断所述超声激励电路,并在所述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预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对于异常场景不具备自适应处理能力,导致存在适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差的技术问题。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导管超声治疗温度监控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经导管超声治疗温度监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血栓形成是大量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目前,溶栓的治疗方式包括置管溶栓(CDT),通过导管给予tPA等药物,这类疾病主流的治疗方法。但其具有需要的药物剂量较大,出血的风险较大,同时具有严格的时间窗,对于亚急性血栓和陈旧型血栓的治疗效果较差。机械碎栓(PMT),具有除栓效率高,但是机械碎栓容易破坏血管壁,容易造成溶血等风险。由于技术发展,目前已研发出一种超声辅助溶解血栓装置,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将血栓进行撕裂溶解。经导管介入治疗是当前临床血栓性疾病的一类新型治疗方法。超声溶栓技术是溶栓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0003]超声溶栓系统中,在结构设计上,需要使用经导管内置换能器,换能器进行电声转化时,会有一部分能量转换为热量导致换能器发热,若是温度较高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因此超声溶栓系统工作时,对经导管内置换能器造成的升温信息需要重要监测,以保障患者安全。
[0004]目前针对超声溶栓系统的监测过程为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换能器附近的温度,并显示于可视化界面,出现超过设定阈值的温度值时实现预警,此种方式滞后性较差,且对于异常场景不具备自适应处理能力,智能化程度较低,导致适应性较差。
[0005]现有技术中由于对于异常场景不具备自适应处理能力,导致存在适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通过提供了一种经导管超声治疗温度监控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对于异常场景不具备自适应处理能力,导致存在适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7]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经导管超声治疗温度监控方法及系统。
[0008]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经导管超声治疗温度监控方法,基于一经导管超声治疗温度监控系统实施,所述系统包括上位机、超声激励电路、超声换能器、温度采集电路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输入待控制参数,其中,所述待控制参数包括超声波频率期望区间和超声波能量期望区间;将所述超声波频率期望区间和所述超声波能量期望区间输入超声激励电路匹配第一脉冲信号并发射;通过超声换能器接收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并产生第一超声波,其中,所述超声换能器部署于第一预设区域;通过温度采集电路,接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监测时序数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部署于第二预设区域;将所述温度监测时序数据传输至所述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构建监测温度变化曲线;当所述监测温度变化曲线满足所述预警区间时,生成第一预警信号;根据所述第一预警信号,切断所述超声激励电路,并在所述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预警。
[0009]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经导管超声治疗温度监控系统,包括上位机、超声激励电路、超声换能器、温度采集电路和温度传感器,还包括:控制参数输入模块,用于通过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输入待控制参数,其中,所述待控制参数包括超声波频率期望区间和超声波能量期望区间;超声波发射模块,用于将所述超声波频率期望区间和所述超声波能量期望区间输入超声激励电路匹配第一脉冲信号并发射;超声波接收治疗模块,用于通过超声换能器接收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并产生第一超声波,其中,所述超声换能器部署于第一预设区域;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温度采集电路,接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监测时序数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部署于第二预设区域;温度变化曲线构建模块,用于将所述温度监测时序数据传输至所述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构建监测温度变化曲线;温度异常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监测温度变化曲线满足所述预警区间时,生成第一预警信号;温度异常预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警信号,切断所述超声激励电路,并在所述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预警。
[0010]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经导管超声溶栓系统,包括上述的经导管超声治疗的温度监控系统。
[0011]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经导管超声消融系统,包括上述的经导管超声治疗的温度监控系统。
[0012]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3]由于采用了通过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由医师或工作人员确定需要满足的超声波频率期望区间和超声波能量期望区间;再根据超声波频率期望区间和所述超声波能量期望区间,匹配对应的脉冲信号;通过内置的导管换能器接收脉冲信号并产生超声波对患者的第一预设区域进行治疗;治疗的同时,通过温度采集电路接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监测时序数据发送至人机交互界面,构建温度变化曲线;当温度变化曲线满足预警区间,生成预警指令并同时切断电路的技术方案,达到了针对异常场景进行自适应的调整,提高经导管超声治疗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0014]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经导管超声治疗温度监控方法流程示意图;
[001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经导管超声治疗温度监控系统单元间电路连接示意图;
[001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温度采集电路的单元间电路连接示意图;
[001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经导管超声治疗温度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控制参数输入模块11,超声波发射模块12,超声波接收治疗模块13,温度采集模块14,温度变化曲线构建模块15,温度异常判断模块16,温度异常预警模块17,预警时长预测模块18,判断执行模块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002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经导管超声治疗温度监控方法及系统。由于采用了通过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由医师或工作人员确定需要满足的超声波频率期望区间和超声波能量期望区间;再根据超声波频率期望区间和所述超声波能量期望区间,匹配对应的脉冲信号;通过内置的导管换能器接收脉冲信号并产生超声波对患者的第一预设区域进行治疗;治疗的同时,通过温度采集电路接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监测时序数据发送至人机交互界面,构建温度变化曲线;当温度变化曲线不满足预警区间,则对监测温度变化曲线进行预测,生成表征达到预警区间的温升预警时长;若是预警区间满足预设时长,则对第一超声波进行自适应调整,生成第二超声波的技术方案,达到了预先性较高的温度监测,且可针对异常状态的温度监测值进行自动化调整的技术效果。
[0022]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经导管超声治疗温度监控方法,其中,基于一经导管超声治疗温度监控系统实施,所述系统包括上位机、超声激励电路、超声换能器、温度采集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导管超声治疗的温度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一经导管超声治疗的温度监控系统实施,所述系统包括上位机、超声激励电路、超声换能器、温度采集电路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输入待控制参数,其中,所述待控制参数包括超声波频率期望区间和超声波能量期望区间;将所述超声波频率期望区间和所述超声波能量期望区间输入超声激励电路匹配第一脉冲信号并发射;通过超声换能器接收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并产生第一超声波,其中,所述超声换能器部署于第一预设区域;通过温度采集电路,接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监测时序数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部署于第二预设区域;将所述温度监测时序数据传输至所述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构建监测温度变化曲线;当所述监测温度变化曲线满足预警区间时,生成第一预警信号;根据所述第一预警信号,切断所述超声激励电路,并在所述上位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进行预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监测温度变化曲线不满足所述预警区间,对所述监测温度变化曲线进行预测,生成温升预警时长;当所述温升预警时长满足预设时长时,基于所述超声波频率期望区间和所述超声波能量期望区间对所述第一超声波进行调整,生成第二超声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温度采集电路,接收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监测时序数据,包括:根据所述温度采集电路,获取CAN总线数据收发电路、MCU控制电路、数字转化电路和差分信号滤波电路;通过所述差分信号滤波电路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生成差分模拟信号;将所述差分模拟信号输入所述数字转化电路数字转换,生成所述温度监测时序数据;将所述温度监测时序数据通过所述MCU控制电路,传输至所述CAN总线数据收发电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温升预警时长满足预设时长时,基于所述超声波频率期望区间和所述超声波能量期望区间对所述第一超声波进行调整,生成第二超声波,包括:根据所述温度变化曲线和所述预设时长,确定温升速率阈值;构建第一映射关系;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温升速率阈值,构建自适应调整公式;基于所述超声波频率期望区间和所述超声波能量期望区间,随机提取第n频率参数和第n能量参数;将所述第n频率参数和所述第n能量参数输入所述自适应调整公式,生成第n调整接受度;
若所述第n调整接受度为1,则根据所述第n频率参数和所述第n能量参数,生成所述第二超声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调整公式为:其中,P
n
表征第n组频率取值和能量取值对应的调整接受度,x
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谱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