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16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柔性AMOLED层、圆偏振片层、第一OCA光学胶层、柔性CTP层、第二OCA光学胶层以及曲面盖板;柔性CTP层由支撑膜层、CPI膜层和ITO层依次层叠组成,ITO层靠近柔性AMOLED层一侧设置,支撑膜层靠近曲面盖板一侧设置,支撑膜层为丙烯酸酯层。本实用通过在CPI膜层远离ITO层一侧引入特定的支撑膜层,很好地遮掩并淡化ITO层的蚀刻纹路,并表现出较好的防眩光效果,提高了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的品质。膜的品质。膜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薄膜领域,特别是一种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

技术介绍

[0002]导电薄膜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基础,应用十分广泛,可用于制作现代电子元器件、半导体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和微片电路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器件开始朝柔性化、超薄化方向发展,使得对柔性导电薄膜的需求日益迫切。
[0003]目前,柔性触控显示薄膜通常是在CPI膜层上设置ITO层层,虽然这种CPI搭配ITO的膜层设置方式相对于普通的玻璃来说,已经具有较好的消影效果,但随着ITO方阻或者厚度的不同,仍会产生肉眼可见的炫光效果,使膜层内部的刻蚀纹路清晰可见。为获得更加高清透品质的柔性膜层,就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膜层设计方式以解决上述现有膜层设置方式中所表现出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用于解决现有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存在明显炫光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柔性AMOLED层、圆偏振片层、第一OCA光学胶层、柔性CTP层、第二OCA光学胶层以及曲面盖板;柔性CTP层由支撑膜层、CPI膜层和ITO层依次层叠组成,ITO层靠近柔性AMOLED层一侧设置,支撑膜层靠近曲面盖板一侧设置,支撑膜层为丙烯酸酯层。
[0006]优选的,支撑膜层的雾度为2%,透光率≥90%。
[0007]优选的,ITO层的折射率为1.89~2.1。
[0008]优选的,ITO层靠近柔性AMOLED层一侧表面设有图形化结构。
[0009]优选的,CPI膜层为无色聚酰亚胺膜层,CPI膜层的折射率为1.79~1.82。
[0010]进一步优选的,CPI膜层的折射率为1.8。
[0011]优选的,第一OCA光学胶层和第二OCA光学胶层的折射率均为1.46~1.48。
[0012]进一步优选的,第一OCA光学胶层和第二OCA光学胶层的折射率均为1.47。
[0013]其中,柔性CTP层中的ITO层与外部IC组件电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通过在CPI膜层远离ITO层一侧引入特定的支撑膜层,很好地遮掩并淡化ITO层的蚀刻纹路,并表现出较好的防眩光效果,提高了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的品质。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中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现有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与本技术中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
的效果对比图:a为现有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b为本技术中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
[0017]图中:1

柔性AMOLED层,2

圆偏振片层,3

第一OCA光学胶层,4

柔性CTP层,41

支撑膜层,42

CPI膜层,43

ITO层,5

第二OCA光学胶层,6

曲面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中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中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柔性AMOLED层1、圆偏振片层2、第一OCA光学胶层3、柔性CTP层4、第二OCA光学胶层5以及曲面盖板6;柔性CTP层4由支撑膜层41、CPI膜层42和ITO层43依次层叠组成,ITO层43靠近柔性AMOLED层1一侧设置,支撑膜层41靠近曲面盖板一侧设置,支撑膜层41为丙烯酸酯层。
[0020]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支撑膜层的丙烯酸酯层,其规格参数优选为:雾度2%,全波段透光率≥90%,黄色指数b*<0.6。ITO层靠近柔性AMOLED层一侧表面设有图形化结构,基于其触控需求,在CPI上面的ITO触控图形结构需要朝向AMOLED一侧设置,ITO层的折射率优选为1.89~2.1。可采用OCR水胶将CPI膜层与支撑膜层粘接,OCR水胶的折射率优选为1.53。CPI膜层为无色聚酰亚胺膜层,CPI膜层的折射率为1.79~1.82;进一步优选的,CPI膜层的折射率为1.8。
[0021]本实施方式中,第一OCA光学胶层和第二OCA光学胶层的折射率均为1.46~1.48;进一步优选的,第一OCA光学胶层和第二OCA光学胶层的折射率均为1.47。
[0022]此外,柔性CTP层中的ITO层与外部IC组件电连接,从而与外部电路相连接。曲面盖板6可根据实际需求选用适宜的曲面lens,在此不做限定。
[0023]进一步地,设置现有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作为对照组,此处所设置的对照组与本技术中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的区别在于未引入前述支撑膜层,采用相同规格的白炽灯对两者正面进行斜向照射,斜向照射角度均为60
°
,其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a为现有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b为本技术中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很显然,现有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出现了明显的炫光,且能够看到ITO层的蚀刻纹路,而技术中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并无明显炫光表现,且ITO层的蚀刻纹路明显淡化;由此说明技术中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通过引入前述支撑膜层后,能够很好地遮掩并淡化ITO层的蚀刻纹路,并表现出较好的防眩光效果。
[0024]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通过在CPI膜层远离ITO层一侧引入特定的支撑膜层,很好地遮掩并淡化ITO层的蚀刻纹路,并表现出较好的防眩光效果,提高了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的品质。
[002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柔性AMOLED层、圆偏振片层、第一OCA光学胶层、柔性CTP层、第二OCA光学胶层以及曲面盖板;所述柔性CTP层由支撑膜层、CPI膜层和ITO层依次层叠组成,所述ITO层靠近所述柔性AMOLED层一侧设置,所述支撑膜层靠近所述曲面盖板一侧设置,所述支撑膜层为丙烯酸酯层。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膜层的雾度为2%,透光率≥90%。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ITO层的折射率为1.89~2.1。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消影高清的柔性曲面触控显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ITO层靠近所述柔性AMOLED层一侧表面设有图形化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国力田楠林养唐任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氟德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