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驱动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1938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驱动装置及汽车,汽车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减速器,其输入端与第二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二减速器,其输入端与第一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一半轴,与第一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以及第二半轴,与第二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其中,第一半轴、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第二半轴同轴线布置,第二电机的电机轴轴线与第一电机的电机轴轴线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第一半轴、第二半轴的自由分配转速和扭矩,可实现驱动装置具有小转弯半径和较好的脱困能力。好的脱困能力。好的脱困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驱动装置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前驱、后驱的动力总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驱动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用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功能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例如,如何在新能源汽车上实现小转弯半径的功能。现有单电机驱动方案中,单电机驱动无法实现左右半轴扭矩和速度的独立控制,进而无法实现较小的转弯半径。现有双电机驱动方案中,采用两个电机同轴布置,轴向尺寸较大,不利于驱动装置在整车上的布置。另外,左右两侧输出半轴不与其中任何一个电机同轴,使得驱动总成需要更多的支撑轴承,无法实现紧凑的布置尺寸和回转轴支撑效果,进而无法实现自由分配转速和扭矩,无法进一步实现更小的转弯半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驱动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小转弯半径功能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驱动装置,包括:
[0005]第一电机;
[0006]第二电机;
[0007]第一减速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连接;
[0008]第二减速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连接;
[0009]第一半轴,与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以及
[0010]第二半轴,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
[0011]其中,所述第一半轴、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所述第二半轴同轴线布置,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轴线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轴线平行。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减速器包括第二减速器输入轴和第二减速器输出轴,所述第二减速器输入轴和所述第二减速器输出轴同轴线布置。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减速器还包括副支撑轴承,所述副支撑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减速器输出轴连接,所述副支撑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二减速器输入轴连接。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减速器布置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连线的一侧位置处,所述第一减速器布置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连线的另一侧位置处。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速器包括第一减速器输入轴和第一减速器输出轴,所述第一减速器输入轴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器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半轴同轴线连接。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汽车驱动装置还包括壳体结构,所述壳体结构安装所
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一半轴、所述第二半轴。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电机转子和第一电机定子,所述第一电机转子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定子安装于所述壳体结构上。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机包括第二电机转子和第二电机定子,所述第二电机转子与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定子安装于所述壳体结构上。
[0019]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连线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轴线垂直。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
[0021]车轮;
[0022]车体;以及
[0023]汽车驱动装置,其连接所述车轮,所述车轮、所述汽车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车体上,所述汽车驱动装置包括:
[0024]第一电机;
[0025]第二电机;
[0026]第一减速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连接;
[0027]第二减速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连接;
[0028]第一半轴,与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以及
[0029]第二半轴,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
[0030]其中,所述第一半轴、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所述第二半轴同轴线布置,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轴线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轴线平行。
[0031]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驱动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对第一半轴、第二半轴实现自由分配转速和扭矩,以实现驱动装置具有小转弯半径和较好的脱困能力。
附图说明
[0032]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驱动装置中第二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0035]元件标号说明
[0036]10、汽车驱动装置;
[0037]20、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转子;22、第一电机定子;
[0038]30、第二电机;31、第二电机转子;32、第二电机定子;
[0039]40、第一减速器;41、第一减速器输入轴;42、第一减速器中间轴;43、第一减速器输出轴;
[0040]50、第二减速器;51、第二减速器输入轴;52、第二减速器中间轴;53、第二减速器输出轴;531、主支撑轴承;532、副支撑轴承;
[0041]60、第一半轴;
[0042]70、第二半轴;
[0043]80、壳体结构;
[0044]90、车轮;
[0045]100、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0047]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48]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驱动装置及汽车,汽车驱动装置的传动动力可经发动机输入,并经减速器、半轴传递到驱动车轮。本专利技术的汽车驱动装置具有变速功能、主要减慢速度的功能以及差速功能等等不同应用功能,给行驶过程中的汽车以足够充足的牵引力和行车速度变化,进而可以顺利地确保行驶中的汽车可以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和驾驶。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减速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二减速器,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一半轴,与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以及第二半轴,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半轴、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所述第二半轴同轴线布置,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轴线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轴线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速器包括第二减速器输入轴和第二减速器输出轴,所述第二减速器输入轴和所述第二减速器输出轴同轴线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速器还包括副支撑轴承,所述副支撑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减速器输出轴连接,所述副支撑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二减速器输入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速器布置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连线的一侧位置处,所述第一减速器布置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连线的另一侧位置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速器包括第一减速器输入轴和第一减速器输出轴,所述第一减速器输入轴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第一减速器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半轴同轴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华龙任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