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菌灭活组件、除菌装置、静电吸附除菌灭活系统及空调,其中集菌灭活组件包括放电模块、集菌模块和加热薄膜,其中,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第一放电电极,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用于与高压发生器连接;所述集菌模块包括集菌电极,所述集菌电极用于与地连接;所述加热薄膜设置在所述集菌模块上。从而可以通过发热对吸附于集菌模块表面的微生物进行灭活处理,解决目前的静电除菌装置由于滤网长时间积累过量的微生物导致的滋生霉菌、产生异味等问题。等问题。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菌灭活组件、除菌装置、静电吸附除菌灭活系统及空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集菌灭活组件、除菌装置、静电吸附除菌灭活系统及空调。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除菌除病毒功能已在空调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行业通用手段是采用静电集尘吸附、HEPA网吸附或负离子吸附等,但是此类技术真正杀菌灭活效果不佳,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仍可能残留在滤网中,当空调吹风过程中,微生物仍可能从滤网中吹出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滤网长时间积累过量的微生物则可能滋生霉菌,产生异味。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202568983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静电除菌装置,其采用静电方式吸附荷电的灰尘或含有微生物的气溶胶,该方案虽然对微生物有吸附作用,但是微生物却没有被完全消杀,仅仅是吸附去除空气中微生物,未真正实现杀菌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菌灭活组件、除菌装置、静电吸附除菌灭活系统及空调,以解决采用目前的除菌方式并未真正实现杀菌的问题。
[0005]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菌灭活组件,包括放电模块、集菌模块和加热薄膜,其中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第一放电电极,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用于与高压发生器连接;所述集菌模块包括集菌电极,所述集菌电极用于与地连接;所述加热薄膜设置在所述集菌模块上。
[0006]上述集菌灭活组件的第一放电电极通过高压发生器供电,集菌电极为接地电极,从而形成强电场吸附带有微生物的灰尘或气溶胶,加热薄膜设置在集菌模块上,从而可以通过发热对吸附于集菌模块表面的微生物进行灭活处理,解决当空调吹风过程中,微生物仍可能从滤网中吹出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滤网长时间积累过量的微生物则可能滋生霉菌,产生异味的问题。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电模块还包括第一绝缘薄膜和第二绝缘薄膜,所述第一绝缘薄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薄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的端头短于所述第一绝缘薄膜的端头和所述第二绝缘薄膜的端头;所述集菌模块还包括第三绝缘薄膜和第四绝缘薄膜,所述第三绝缘薄膜设置在所述集菌电极的一侧,所述第四绝缘薄膜设置在所述集菌电极的另一侧,且所述集菌电极的端头短于所述第三绝缘薄膜的端头和所述第四绝缘薄膜的端头。
[0008]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薄膜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三绝缘薄膜和/或所述第四绝缘薄膜上,所述加热薄膜的另一侧设有第五绝缘薄膜。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放电电极和所述集菌电极之间的间距为2~5mm。
[0010]根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除菌装置,包括一组或多组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集菌灭活组件。
[0011]根据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静电吸附除菌灭活系统,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除菌装置和荷电装置,所述荷电装置用于释放负离子。
[0012]根据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静电吸附除菌灭活系统。
[0013]根据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包括除菌装置和荷电装置,所述除菌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集菌灭活组件,所述集菌灭活组件包括放电模块、集菌模块和加热薄膜,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第一放电电极,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用于与高压发生器连接;所述集菌模块包括集菌电极,所述集菌电极用于与地连接;所述加热薄膜设置在所述集菌模块上,所述荷电装置用于释放负离子;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启动所述荷电模块和所述高压发生器;启动所述加热薄膜;在关闭所述荷电模块和所述高压发生器之后,控制所述加热模块继续工作预设的第一时长。
[0014]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启动所述加热薄膜之前,还包括:判断所述荷电模块的第一运行时长达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一条件;当所述第一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条件时,启动所述加热薄膜;和/或;判断所述高压发生器的第二运行时长达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二条件;当所述第二运行时长达到所述第二条件时,启动所述加热薄膜。
[0015]根据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所述空调包括除菌装置和荷电装置,所述除菌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集菌灭活组件,所述集菌灭活组件包括放电模块、集菌模块和加热薄膜,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第一放电电极,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用于与高压发生器连接;所述集菌模块包括集菌电极,所述集菌电极用于与地连接;所述加热薄膜设置在所述集菌模块上,所述荷电装置用于释放负离子,所述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启动所述荷电模块和所述高压发生器;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启动所述加热薄膜;在关闭所述荷电模块和所述高压发生器之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加热模块继续工作预设的第一时长。
附图说明
[0016]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集菌灭活组件一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除菌装置一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中空调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第一放电电极;2、集菌电极;3、加热薄膜;4、第一绝缘薄膜;5、第二绝缘薄膜;6、第三绝缘薄膜;7、第四绝缘薄膜;8、第五绝缘薄膜;10、第一集菌灭活组件;20、第二集菌灭活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0024]实施例1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集菌灭活组件。图1为集菌灭活组件一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如图1所示,集菌灭活组件包括放电模块、集菌模块和加热薄膜3,其中,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第一放电电极1,所述第一放电电极1用于与高压发生器连接;所述集菌模块包括集菌电极2,所述集菌电极2用于与地连接;所述加热薄膜3设置在所述集菌模块上。
[0027]上述集菌灭火组件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放电电极1通过高压发生器供电,电压在
‑
3000V~
‑
5000V,集菌电极2为接地电极,从而形成强电场吸附带有微生物的灰尘或气溶胶,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菌灭活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第一放电电极,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用于与高压发生器连接;集菌模块,所述集菌模块包括集菌电极,所述集菌电极用于与地连接;加热薄膜,所述加热薄膜设置在所述集菌模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菌灭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模块还包括第一绝缘薄膜和第二绝缘薄膜,所述第一绝缘薄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薄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一放电电极的端头短于所述第一绝缘薄膜的端头和所述第二绝缘薄膜的端头;所述集菌模块还包括第三绝缘薄膜和第四绝缘薄膜,所述第三绝缘薄膜设置在所述集菌电极的一侧,所述第四绝缘薄膜设置在所述集菌电极的另一侧,且所述集菌电极的端头短于所述第三绝缘薄膜的端头和所述第四绝缘薄膜的端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菌灭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薄膜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三绝缘薄膜和/或所述第四绝缘薄膜上,所述加热薄膜的另一侧设有第五绝缘薄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菌灭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电电极和所述集菌电极之间的间距为2~5mm。5.一种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或多组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集菌灭活组件。6.一种静电吸附除菌灭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菌装置和荷电装置,所述荷电装置用于释放负离子。7.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吸附除菌灭活系统。8.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除菌装置和荷电装置,所述除菌装置包括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杨会敏,刘光有,林东颖,唐楚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