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致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170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9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学致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光学致动器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第一框架用于安装光学器件,第一框架配置为相对第二框架在调焦方向运动,第二框架配置为带动第一框架相对第三框架在抖动补偿方向运动,第三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相对运动的滚珠,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通过簧片组件支撑并复位,簧片组件上延伸出柔性臂,第三框架上设置有金属端子,柔性臂的远离簧片组件的一端电连接金属端子,光学致动器还包括AF线圈,簧片组件直接或者间接地电连接AF线圈。使用时,滚珠为抖动补偿运动提供稳定支撑,簧片组件为调焦运动提供支撑和复位作用,并通过柔性臂可以将AF线圈与外界电路形成连接。连接。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致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电子摄像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致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子设备摄像领域中,为了提高成像质量,摄像模组中的光学器件通常可移动,例如进行调焦或是光学防抖,为实现光学防抖和调焦,需要使安装有光学器件的装置可以在防抖平面内进行光学抖动补偿运动和沿垂直防抖平面方向的对焦运动。有相关技术为了支撑光学器件的防抖运动,设置有悬线或者簧片支撑在相对运动的两个部件之间,并且通过该悬线或者簧片将AF线圈与外界电路连接,然而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悬线或簧片焊接后应力集中,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使得马达功能失效;另一方面,这种支撑方式会在防抖运动时,使光学部件产生对焦方向的偏移(两个悬线的四个端点构成平行四边形,运动时会改变该平行四边形的高度),影响成像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光学致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致动器,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用于安装光学器件,所述第一框架配置为相对所述第二框架在调焦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框架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一框架相对所述第三框架在抖动补偿方向运动,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相对运动的滚珠,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通过簧片组件支撑并复位,所述簧片组件上延伸出柔性臂,其中,所述第三框架上设置有金属端子,所述柔性臂的远离所述簧片组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金属端子,所述光学致动器还包括AF线圈,所述簧片组件直接或者间接地电连接所述AF线圈。
[0005]可选地,所述簧片组件包括:第一簧片,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上;第二簧片,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上;以及簧丝,连接在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之间,其中,所述簧丝具有弹性。
[0006]可选地,所述簧片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簧片组件沿所述第一框架的运动方向间隔布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框架的两侧。
[0007]可选地,两个所述簧片组件中的远离所述第三框架的一者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连接所述AF线圈的正极和负极。
[0008]可选地,所述柔性臂的数量为多个且关于所述第一框架的中心轴呈中心对称分布,其中,多个所述柔性臂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
[0009]可选地,所述柔性臂构造为L形。
[0010]可选地,所述柔性臂的靠近所述金属端子的位置形成有折弯段。
[0011]可选地,所述折弯段构造为波浪形或者U形。
[0012]可选地,所述金属端子构造为凸出柱体,所述柔性臂的远离所述簧片组件的端部
形成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与所述凸出柱体相配合的连接孔。
[0013]可选地,所述AF线圈环绕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的周向,所述光学致动器还包括:动力磁石,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上;和OIS线圈,固定在所述第三框架上,其中,所述动力磁石用于分别与所述AF线圈和所述OIS线圈配合产生AF驱动力和OIS驱动力。
[0014]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包括光学器件和上述的光学致动器。
[0015]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摄像模组。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设置在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之间滚珠可以为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之间的相对防抖运动提供稳定地支撑,与此同时,簧片组件可以为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相对调焦运动提供支撑和复位作用,并通过设置在簧片组件上的柔性臂可以将AF线圈与外界电路形成连接,该技术方案可以替代“通过悬线或者簧片支撑在相对防抖运动的两个部件之间,并且通过该悬线或者簧片将AF线圈与外界电路连接”的技术方案,避免由于悬线或者簧片容易出现断裂导致整个机构失效的问题。
[0017]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光学致动器的爆炸图;
[0020]图2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示出的一种簧片组件的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光学致动器的爆炸图;
[0022]图4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示出的一种簧片组件的示意图;
[0023]图5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光学致动器的爆炸图;
[0024]图6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示出的一种簧片组件的示意图;
[0025]图7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示出的一种摄像模组的示意图;
[0026]图8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

第一框架;20

第二框架;30

第三框架;31

金属端子;40

滚珠;50

簧片组件;51

第一簧片;52

第二簧片;53

簧丝;54

第一部分;55

第二部分;61

AF线圈;62

动力磁石;63

OIS线圈;70

柔性臂;71

折弯段;72

连接片;721

连接孔;80

光学器件;90

机身。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0030]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内、外”应基于相关部件的应用环境而理解,其可能是基于相关部件实际使用的方向定义,也可能是根据该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例如:滚珠40布置在容纳槽“内”指的是滚珠40位于容纳槽的容纳空间中。
[0031]除此之外,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
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0032]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提到的抖动补偿方向指的是图1中箭头X和箭头Y所对应的方向,调焦方向则指的是图1中箭头Z所对应的方向,其中,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调焦运动方向可以与两个防抖运动方向垂直,两个防抖运动方向可以相互垂直。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防抖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适应性设计,例如二者之间的夹角可以是80
°
,下文对此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致动器,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用于安装光学器件,所述第一框架配置为相对所述第二框架在调焦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框架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一框架相对所述第三框架在抖动补偿方向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相对运动的滚珠,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通过簧片组件支撑并复位,所述簧片组件上延伸出柔性臂,其中,所述第三框架上设置有金属端子,所述柔性臂的远离所述簧片组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金属端子,所述光学致动器还包括AF线圈,所述簧片组件直接或者间接地电连接所述AF线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组件包括:第一簧片,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上;第二簧片,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上;以及簧丝,连接在所述第一簧片和所述第二簧片之间,其中,所述簧丝具有弹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簧片组件沿所述第一框架的运动方向间隔布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框架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致动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簧片组件中的远离所述第三框架的一者包括相互绝缘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连接所述AF线圈的正极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敏董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可利尔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