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158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红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红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一体装置,所述支撑立架的上方设置有揉捻输送筒,所述揉捻输送筒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揉捻机构,所述进料通道的上部端口连接有料斗,且进料通道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定量卸料机构,所述定量卸料机构与揉捻机构通过同步带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料通道内定量卸料机构的定量持续输送,在揉捻输送筒内揉捻机构的同步螺旋揉捻、输送下,能够对红茶进行不间断形式的定量上料、揉捻加工、螺旋输送一体化工作,一方面提高了红茶揉捻的连续性,加强红茶揉捻的高效性,另一方面能够在不停机情况下对红茶进行不间断的揉捻加工,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一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红茶加工
,具体是一种红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揉捻发酵是红茶制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独特阶段,茶叶经过发酵,色泽会由暗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特点,其在揉捻的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遭受破坏,透性会增大,使多酚类物质更能与氧化酶接触,而在酶促作用下,茶叶会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发生化学反应,使茶叶产生了红变,形成红茶独有的色香味,因此在对红茶生产加工过程中,揉捻作为红茶加工中的一道生产工序,是红茶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加工流程。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茯砖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装置(公开公告号CN213187927U),发酵箱的上方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端后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揉捻机本体的下端与多个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揉捻机本体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且出料管远离揉捻机本体的一端贯穿支撑板的上端前侧并延伸至下方,发酵箱的上端开设有与出料管位置相对应的条形进料口,发酵箱连接有驱动机构并通过驱动机构与支撑板连接,此类装置可以使茶位于合适的温湿度下进行发酵,提高发酵后的质量,并将揉捻与发酵一体化,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可以自动均匀铺设茶,使用便捷性高。然而此类装置在对红茶进行揉捻加工时,单次只可对定量的红茶进行揉捻加工,在揉捻完毕后,需将揉捻后的红茶取出,方可再次进行揉捻工作,一方面定量揉捻取出的形式,极易增加工作人员的操作强度,另一方面频繁对红茶进行上料、卸料,极易增加生产时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红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一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一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一体装置,包括支撑立架,所述支撑立架的上方设置有揉捻输送筒,所述揉捻输送筒的内壁设置有揉捻螺纹,且揉捻输送筒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揉捻机构,所述揉捻机构的一端输出端与减速器连接,所述揉捻输送筒的上方位于一端位置处设置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上部端口连接有料斗,且进料通道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定量卸料机构,所述定量卸料机构与揉捻机构通过同步带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立架的内侧位于框架一端位置处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皮带轮A,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设置有皮带轮B,所述皮带轮A与皮带轮B通过传送带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揉捻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同步带轮A,所述定量卸料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同步带轮B,所述同步带轮A与同步带轮B通过同步带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量卸料机构包括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外侧套设有旋转套筒,所述旋转套筒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定量分隔板。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量分隔板的数量不少于八组,且定量分隔板相对于旋转套筒的轴心呈环形对称排列。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揉捻机构包括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的外侧对称套设有定位轴套,所述定位轴套的外侧对称错开设置有臂力支杆,所述臂力支杆的臂杆顶端连接有与揉捻螺纹相啮合的揉捻辊。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揉捻辊的数量不少于四组,且揉捻辊相对于第二输出轴的轴心呈九十度夹角错开排列,所述揉捻辊的辊牙与揉捻螺纹的丝牙均为螺旋结构,且揉捻辊的辊牙与揉捻螺纹的丝牙相互错开啮合。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立架的一侧靠近揉捻输送筒卸料口的位置处设置有接种发酵箱机构,所述接种发酵箱机构包括发酵箱体,所述发酵箱体的下方位于边角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推送滚轮,且发酵箱体的前后两侧靠近上部端口的位置处对称连接有接种菌管,所述接种菌管的出口端贯穿发酵箱体的板面对称连接有雾化喷头。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通过进料通道内定量卸料机构的定量持续输送,在揉捻输送筒内揉捻机构的同步螺旋揉捻、输送下,能够对红茶进行不间断形式的定量上料、揉捻加工、螺旋输送一体化工作,一方面提高了红茶揉捻的连续性,加强红茶揉捻的高效性,另一方面能够在不停机情况下对红茶进行不间断的揉捻加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在揉捻完毕后,通过接种发酵箱机构的可灵活位移特性,能够与定量卸料机构配套组合,对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同步收纳、接种发酵工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红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一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红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一体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一种红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一体装置中定量卸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一种红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一体装置中揉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一种红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一体装置中接种发酵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支撑立架;2、接种发酵箱机构;21、发酵箱体;22、推送滚轮;23、接种菌管;24、雾化喷头;3、揉捻螺纹;4、揉捻输送筒;5、进料通道;6、料斗;7、驱动电机;8、皮带轮A;9、传送带;10、皮带轮B;11、减速器;12、同步带轮A;13、同步带;14、同步带轮B;15、定量卸料机构;151、第一输出轴;152、旋转套筒;153、定量分隔板;16、揉捻机构;161、第二输出轴;162、定位轴套;163、臂力支杆;164、揉捻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红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一体装置,包括支撑立架1,支撑立架1的上方设置有揉捻输送筒4,揉捻输送筒4的内壁设置有揉捻螺纹3,揉捻输送筒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揉捻机构16,揉捻机构16的一端输出端与减速器11连接,支撑立架1的内侧位于框架一端位置处设置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皮带轮
A8,减速器11的输入端设置有皮带轮B10,皮带轮A8与皮带轮B10通过传送带9连接,在对红茶进行揉捻加工时,驱动电机7工作,带动皮带轮A8转动,通过传送带9的中转传动,带动皮带轮B10转动,皮带轮B10将扭矩力通过减速器11传递至揉捻机构16上,控制揉捻机构16同步转动,继而揉捻机构16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同步带轮A12转动,通过同步带13的中转传动,带动同步带轮B14转动,同步的带动定量卸料机构15随揉捻机构16同步转动,对红茶进行定量上料、揉捻加工一体化工作。
[0022]揉捻输送筒4的上方位于一端位置处设置有进料通道5,进料通道5的上部端口连接有料斗6,且进料通道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定量卸料机构15,定量卸料机构15包括第一输出轴151,第一输出轴151的外侧套设有旋转套筒152,旋转套筒152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定量分隔板153,定量分隔板153的数量不少于八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一体装置,包括支撑立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架(1)的上方设置有揉捻输送筒(4),所述揉捻输送筒(4)的内壁设置有揉捻螺纹(3),且揉捻输送筒(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揉捻机构(16),所述揉捻机构(16)的一端输出端与减速器(11)连接,所述揉捻输送筒(4)的上方位于一端位置处设置有进料通道(5),所述进料通道(5)的上部端口连接有料斗(6),且进料通道(5)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定量卸料机构(15),所述定量卸料机构(15)与揉捻机构(16)通过同步带(1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架(1)的内侧位于框架一端位置处设置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皮带轮A(8),所述减速器(11)的输入端设置有皮带轮B(10),所述皮带轮A(8)与皮带轮B(10)通过传送带(9)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机构(16)的输出端设置有同步带轮A(12),所述定量卸料机构(15)的输出端设置有同步带轮B(14),所述同步带轮A(12)与同步带轮B(14)通过同步带(1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揉捻接种发酵加工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卸料机构(15)包括第一输出轴(151),所述第一输出轴(151)的外侧套设有旋转套筒(152),所述旋转套筒(152)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定量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荣周敬李争军王正书袁子寿王金菊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凤庆县三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