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器转阀防错识别装置,包括分流器、进油管路、回油管路一、回油管路二、油箱和报警器;分流器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容器,其内壁上依次设置有左油槽、进油油槽和右油槽,左油槽有左回油口,进油油槽上有进油油口,右油槽上有右回油口;左油槽的外侧、右油槽的外侧、进油油槽与左油槽之间、进油油槽与所述右油槽之间分别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圈;左回油口通过回油管路一连通油箱,右回油口通过回油管路二连通油箱;回油管路一上有压力开关一,回油管路二上有压力开关二,压力开关一和压力开关二分别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发出报警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向器转阀防错识别装置可以自动识别和区分左旋转阀和右旋转阀,防止错判。防止错判。防止错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器转阀防错识别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转向器转阀
,尤其涉及一种转向器转阀防错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转阀是液压转向器总成的核心零部件,转阀中阀套的出油口位置有两个,即左出油口和右出油口,不同出油口的出油可以决定和改变汽车通过转向器是左转或是右转。图1为转阀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转阀1包括转阀阀套11和转阀阀芯12。转阀1根据需求分为右旋转阀和左旋转阀,图2为右旋转阀的侧视图,图3为左旋转阀的侧视图,如图2、3,左旋转阀和右旋转阀中进油口111、左出油口112和右出油口113的在转阀1上的位置分布不同,呈对称关系,其动作的结果也不同:对于右旋转阀,油液通过进油口111流入,转阀阀套11不动,转阀阀芯12顺时针转动时,油液从左出油口112流出;转阀阀芯12逆时针转动时,油液从右出油口113流出。对于左旋转阀,油液通过进油口111流入,转阀阀套11不动,转阀阀芯12顺时针转动时,油液从右出油口113流出;转阀阀芯12逆时针转动时,油液从左出油口112流出。
[0003]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左旋转阀和右旋转阀使用目测区分,流转和包装时容易弄混,这容易导致安装时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转向器转阀防错识别装置,识别和区分左旋转阀和右旋转阀,防止混装和错用。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转向器转阀防错识别装置,包括分流器、进油管路、回油管路一、回油管路二、油箱和报警器;所述分流器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容器,所述分流器的内壁上依次设置有左油槽、进油油槽和右油槽,所述左油槽、所述进油油槽和所述右油槽为三个分别在所述分流器的内壁的圆周方向设置的环形油槽,且相互平行;所述左油槽上设置有左回油口,所述进油油槽上设置有进油油口,所述右油槽上设置有右回油口;所述左油槽的外侧、所述右油槽的外侧、所述进油油槽与所述左油槽之间、所述进油油槽与所述右油槽之间分别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圈;所述分流器的内腔用于容纳转阀,且所述转阀的进油口与所述进油油槽的位置对应,所述转阀的左出油口与所述左油槽的位置对应,所述转阀的右出油口与所述右油槽的位置对应;所述密封圈用于所述分流器与所述转阀之间的周向密封;所述进油油口通过所述进油管路连通所述油箱,所述进油管路上设置有液压泵;所述左回油口通过所述回油管路一连通所述油箱,所述右回油口通过所述回油管路二连通所述油箱;所述回油管路一上连接有压力开关一,所述回油管路二上连接有压力开关二,所述压力开关一和所述压力开关二分别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压力开关一和所述压力开关二的传送信号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
[0007]优选地,所述进油管路上设置有节流阀。
[0008]优选地,所述进油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
[0009]优选地,所述报警器包括红色信号灯、绿色信号灯和蜂鸣器。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本技术的转向器转阀防错识别装置可以自动识别和区分左旋转阀和右旋转阀,有效防止人工识别易出现的错判导致混装和错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转阀的主视图。
[0013]图2为右旋转阀的侧视图。
[0014]图3为左旋转阀的侧视图。
[0015]图4为分流器的主视图。
[0016]图5为图4的A
‑
A向剖视图。
[0017]图6为右旋转阀装入分流器的局部剖视图。
[0018]图7为本技术的转向器转阀防错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转阀;11、转阀阀套;111、进油口;112、左出油口;113、右出油口;12、转阀阀芯;2、分流器;21、进油油槽;211、进油油口;22、左油槽;221、左回油口;23、右油槽;231、右回油口;234、密封圈;3、回油管路一;31、压力开关一;4、回油管路二;41、压力开关二;5、进油管路;51、液压泵;52、电磁阀;53、节流阀;6、控制器;7、报警器;10、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
[0022]图7为本技术的转向器转阀防错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转向器转阀防错识别装置,包括分流器2、进油管路5、回油管路一3、回油管路二4、油箱10和报警器7。图4为分流器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A
‑
A向剖视图,如图4、5所示,所述分流器2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容器,所述分流器2的内壁上依次设置有左油槽22、进油油槽21和右油槽23,所述左油槽22、所述进油油槽21和所述右油槽23为三个分别在所述分流器2的内壁的圆周方向设置的环形油槽,且相互平行;所述左油槽22上设置有左回油口221,所述进油油槽21上设置有进油油口211,所述右油槽23上设置有右回油口231;所述左油槽22的外侧、所述右油槽23的外侧、所述进油油槽21与所述左油槽22之间、所述进油油槽21与所述右油槽23之间分别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圈234。所述分流器2的内腔用于容纳转阀1,图6为右旋转阀装入分流器的局部剖视图,如图6所示,所述转阀的进油口111与所述进油油槽21的位置对应,所述转阀的左出油口112与所述左油槽22的位置对应,所述转阀的右出油113口与所述右油槽23的位置对应;所述密封圈234用于所述分流器2与所述转阀1之间的周向密封。如图7所示,所述进油油口211通过所述进油管路5连通所述油箱10,所述进油管路5上设置有液压泵51;所述左回油口221通过所述回油管路一3连通所述油箱10,所述右回油口221通过所述回油管路二4连通所述油箱10;所述回油管路一3上连接有压力开关一31,所述回油管路二4上连接有压力开关二41,所述压力开关一31和所述压力开关二41分别连接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用于根据所述压力开关一31和所述压力开关二41的传送信号控制所述报
警器7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
[0023]工作原理:本技术的转向器转阀防错识别装置在工作时,将转阀1从分流器2的一端装入分流器2的内腔中,此时,所述转阀1的进油口111与所述进油油槽21的位置对应,所述转阀的左出油口112与所述左油槽22的位置对应,所述转阀的右出油113口与所述右油槽23的位置对应,转阀2与密封圈234将左油槽22、进油油槽21、右油槽23相互分开成不相通的空间。打开连接控制器6及报警器7上的电源,开启液压泵51,油液经进油管路5流入分流器2的进油油口211,继而进入进油油槽21中,再经转阀1上与进油油槽21位置相对应的转阀1的进油口111注入转阀1中。此时,如果是右旋转阀,顺时针转动转阀阀芯12,由油液则从左出油口112流出进入左油槽22中,然后经左回油口221流出,经回油管路一3油入油箱10中,此时,回油管路一3上的压力开关一31检测到油液的液压并将液压信号传至控制器6,控制器6向报警器7发信号,报警器7发出对应的信号向外界报出此转阀为右旋转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器转阀防错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器、进油管路、回油管路一、回油管路二、油箱和报警器;所述分流器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容器,所述分流器的内壁上依次设置有左油槽、进油油槽和右油槽,所述左油槽、所述进油油槽和所述右油槽为三个分别在所述分流器的内壁的圆周方向设置的环形油槽,且相互平行;所述左油槽上设置有左回油口,所述进油油槽上设置有进油油口,所述右油槽上设置有右回油口;所述左油槽的外侧、所述右油槽的外侧、所述进油油槽与所述左油槽之间、所述进油油槽与所述右油槽之间分别设置有环形的密封圈;所述分流器的内腔用于容纳转阀,且所述转阀的进油口与所述进油油槽的位置对应,所述转阀的左出油口与所述左油槽的位置对应,所述转阀的右出油口与所述右油槽的位置对应;所述密封圈用于所述分流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航,刘宗宁,张传东,赵兴勃,原彦龙,马松钵,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豫北转向系统新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