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查找初冷器内部管道漏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060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查找初冷器内部管道漏点的方法,对初冷器分段查找漏点,即对余热水段、循环水段及低温水段中的各组冷却水管束分别进行查找漏点作业,各段作业过程相同;在放空阀门处安装一金属管及一透明胶管,通过透明胶管内的水位判断对应的冷却水管束是否有泄漏以及泄漏点的高度,只需将对应高度的箱盖拆下对其中的管束进行打压试漏即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无需拆除初冷器全部箱盖及对全部管束进行打压试漏作业,可快速准确地确定泄漏点位置,使维修作业时间大幅缩短,为确保焦炉生产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生产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生产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查找初冷器内部管道漏点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炼焦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查找初冷器内部管道漏点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初冷器是用于冷却煤气或其它化工热气体的设备,较常见的为横管式初冷器,其内部有若干根横向管道,冷却水在管道中循环。用于对焦炉产生荒煤气进行冷却的横管初冷器(简称初冷器)是煤气净化的关键设备,通过横管初冷器将煤气由82℃左右冷却至18℃左右。初冷器内的管束沿高向分为三组,对应的冷却水分为低温水、循环水及余热水,冷却水在对应组管束内循环流动。初冷器内部循环冷却水走管程,煤气走壳程,达到换热降温的目的。为防止焦炉荒煤气冷却后凝结出来的晶体堵塞管道,一般在初冷器顶部采用氨水进行喷洒,结晶体遇到氨水会自动分解,然后跟随下液一起排出。
[0003]焦炉荒煤气由初冷器顶部进入后再由底部流出,在初冷器中焦炉荒煤气与横向管道内的冷却水换热降温,使自初冷器出来的气体温度达到技术指标。在此过程中,煤气中的水汽被冷凝下来进入剩余氨水系统,再经过蒸氨塔处理,将合格的蒸氨废水送至酚氰水系统再处理。正常情况下,剩余氨水产生量每小时为60~70m3。如果初冷器内部管道因腐蚀出现泄漏,冷却水进入剩余氨水系统,则剩余氨水量会大幅增加,使后续的蒸氨塔负荷加大,水指标波动,对酚氰水处理系统造成巨大冲击。
[0004]初冷器两侧有几十个箱盖,每个箱盖上有上百个螺丝,初冷器内部有几千根管道,一旦出现管道泄漏,按常规的检修方法,需要将初冷器本体上的所有箱盖全部卸下,然后吊运至地面逐个对管道进行打压试验;此项工作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力物力。当大气温度偏低时,初冷器长时间停运还会产生其它次生问题,如冻坏管道或阀门等等。而且故障初冷器下线后,剩余初冷器的运转阻力增大,导致初冷器前吸力不稳定,焦炉集气管压力波动,有可能引起焦炉荒煤气放散。为配合初冷器停产检修,避免发生煤气放散事故,焦炉结焦时间需相应延长以降低煤气发生量,从而使降低了焦炉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查找初冷器内部管道漏点的方法,无需拆除初冷器全部箱盖及对全部管束进行打压试漏作业,可快速准确地确定泄漏点位置,使维修作业时间大幅缩短,为确保焦炉生产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快速查找初冷器内部管道漏点的方法,对初冷器分段查找漏点,即对余热水段、循环水段及低温水段中的各组冷却水管束分别进行查找漏点作业,各段作业过程相同,均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关闭冷却水上水管道上的上水阀门,以及冷却水回水管道上的回水阀门;
[0009]2)在上水阀门下游的放空阀门处安装一条竖直的金属管,金属管的上端高于对应段的冷却水入口;
[0010]3)金属管的上端连接一竖直的透明胶管,透明胶管的上端开口高于冷却水回水管道;
[0011]4)打开上水阀门、回水阀门及放空阀门;
[0012]5)待透明胶管内部水位高于冷却水回水管道高度时,关闭上水阀门及回水阀门,并向透明胶管内添加染色剂;
[0013]6)如对应组冷却水管束有泄漏发生,透明胶管内的水位随之下降,待透明胶管内的水位不再下降时,打开当前水位对应高度的初冷器两侧箱盖,对其内部管束进行打压试漏,查找漏点并进行封堵;
[0014]7)重复步骤1)~步骤6),对余热水段、循环水段及低温水段分别进行漏点排查,待全部冷却水管束排查完毕并对泄漏管束完成封堵后,恢复初冷器运行。
[0015]进一步的,所述染色剂为甲基橙。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金属管与放空阀门之间密封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金属管与透明胶管之间密封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管为铁管。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无需拆除初冷器全部箱盖及对全部管束进行打压试漏作业,可快速准确地确定泄漏点位置,使维修作业时间大幅缩短,为确保焦炉生产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快速查找初冷器内部管道漏点的方法的原理图。
[0022]图中:1.余热水段 2.循环水段 3.低温水段 4.上水阀门 5.回水阀门 6.放空阀门 7.透明胶管 8.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4]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快速查找初冷器内部管道漏点的方法,对初冷器分段查找漏点,即对余热水段、循环水段及低温水段中的各组冷却水管束分别进行查找漏点作业,各段作业过程相同,均包括如下步骤:
[0025]1)关闭冷却水上水管道上的上水阀门,以及冷却水回水管道上的回水阀门;
[0026]2)在上水阀门下游的放空阀门处安装一条竖直的金属管,金属管的上端高于对应段的冷却水入口;
[0027]3)金属管的上端连接一竖直的透明胶管,透明胶管的上端开口高于冷却水回水管道;
[0028]4)打开上水阀门、回水阀门及放空阀门;
[0029]5)待透明胶管内部水位高于冷却水回水管道高度时,关闭上水阀门及回水阀门,并向透明胶管内添加染色剂;
[0030]6)如对应组冷却水管束有泄漏发生,透明胶管内的水位随之下降,待透明胶管内的水位不再下降时,打开当前水位对应高度的初冷器两侧箱盖,对其内部管束进行打压试漏,查找漏点并进行封堵;
[0031]7)重复步骤1)~步骤6),对余热水段、循环水段及低温水段分别进行漏点排查,待全部冷却水管束排查完毕并对泄漏管束完成封堵后,恢复初冷器运行。
[0032]进一步的,所述染色剂为甲基橙。
[003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金属管与放空阀门之间密封连接。
[003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金属管与透明胶管之间密封连接。
[0035]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管为铁管。
[0036]以下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7]【实施例】
[0038]本实施例中,横管初冷器用于将焦炉产生的荒煤气由82℃冷却至18℃。荒煤气在初冷器内部与冷却水管束中的冷却水换热达到降温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荒煤气中的水汽被冷凝下来进入剩余氨水系统,再经过蒸氨塔处理,将合格的蒸氨废水送至酚氰水系统再处理。正常情况下剩余氨水产生量每小时为60~70m3,最近突然上涨到了每小时85m3,导致蒸氨塔负荷加大,水指标波动,对酚氰水处理系统造成很大冲击。经排查确认是其中一台初冷器内部的冷却水管束因腐蚀出现泄漏,使冷却水进入了剩余氨水系统。
[0039]初冷器两侧共设47个箱盖,每个箱盖上有160个螺丝,初冷器内部共有7140根横向管道,按常规的检修方法,需要将箱盖全部卸下后将初冷器本体吊运至地面,逐个对冷却水管道进行打压试验,此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查找初冷器内部管道漏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初冷器分段查找漏点,即对余热水段、循环水段及低温水段中的各组冷却水管束分别进行查找漏点作业,各段作业过程相同,均包括如下步骤:1)关闭冷却水上水管道上的上水阀门,以及冷却水回水管道上的回水阀门;2)在上水阀门下游的放空阀门处安装一条竖直的金属管,金属管的上端高于对应段的冷却水入口;3)金属管的上端连接一竖直的透明胶管,透明胶管的上端开口高于冷却水回水管道;4)打开上水阀门、回水阀门及放空阀门;5)待透明胶管内部水位高于冷却水回水管道高度时,关闭上水阀门及回水阀门,并向透明胶管内添加染色剂;6)如对应组冷却水管束有泄漏发生,透明胶管内的水位随之下降,待透明胶管内的水位不再下降时,打开当前水位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业赵恒波刘志平周鹏崔思强苏小丽武斌杨生田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