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玉才专利>正文

一次性医用静脉采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05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医用静脉采血器,由试管1、导管2和头皮针3连接构成,其试管1用透明弹性塑料制作,管壁厚度从管口到管底逐渐增厚,管口塞有密封塞,导管2一端插入试管1内,另一端连接头皮针3。使用时,静脉血可直接吸入试管1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造价低、效果好、省时、省力,避免了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交叉污染和因撞击造成的标本溶血,可广泛用于病人静脉血标本的采集。(*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静脉采血器,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医用静脉采血器,适用于卫生部门对病人采血提供检验标本的应用。目前,在卫生部门对病人或被服务对象进行静脉采血提供检验标本的器具有两种一是注射器采血器,由针筒、推拉栓、针头构成,采血后,将针筒内的血注入玻璃试管中,以备标本检验使用,此种注射器的部件均为玻璃制作,检验结束后,要将注射器和试管进行清洗、消毒后以备重复使用,这种玻璃注射器和试管造价高,在操作时易损坏,使用后要清洗消毒,费时、费力、费电,一旦操作不当,容易形成操作中的交叉污染和撞击引起的标本溶血,造成检验结果的误差。二是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注射器和试管均用塑料制作,采血后注入试管内,以备标本检验使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因为一次性使用,避免了操作中的交叉污染,使用后不再需要清冼消毒,省时、省力、省电,但注射器与试管仍为分离状态,仍存在因撞击引起的标本溶血,而且均为一次性,使用后均成为废物,故造价高,使用者的经济负担仍较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避免操作中的交叉污染和因撞击引起的标本溶血,提高检验结果的精度,省时、省力、省电,而且造价低、降低使用者的经济负担、使用方便、采血器与试管一体的一次性医用静脉采血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一次性医用静脉采血器,由试管、导管和头皮针连接构成,其试管为透明的弹性塑料管,试管的口部设密封塞,导管一端插入密封塞并通入试管内,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头皮针。该一次性医用静脉采血器,其试管规格为管口至管底长为100mm,管口直径为12mm,试管的壁上标有1-10mL的容量刻度标记,管壁厚度从管口到管底逐渐增厚,管口壁厚度为0.2mm,管底壁厚度为0.4mm,使试管压扁、鼓起时管底先鼓起,有利于观察采血数量,管口弹力较强,与密封塞连接后,在负压情况下保证不出现漏气;密封塞为白色硬质塑料塞,规格为以塞入试管的口部连接后在负压情况下不出现漏气为宜,密封塞通过导管与7号至12号头皮针密封连接;导管为透明塑料软管,长为150mm,外直径为1.8mm,内直径为1.3mm,要求在操作负压下不会被吸扁,对折180度不出现断裂漏气为宜。最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钴60消毒备用。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先扎止血带,在选定静脉采血部位常规皮肤消毒,打开备好的一次性医用静脉采血器外包装,取出采血器,去掉针头套,先压扁试管,然后将导管对折180度,密避导管管腔,使试管内保持负压,用头皮针刺入静脉后,将导管对折部位松开恢复原状,保证导管通畅,在静脉压和试管内负压作用下,静脉血迅速流入试管中,根据检验项目所需要采血的数量,观察试管上的溶量刻度,采足后停止,放入试管架备用,检验时去掉密封塞,根据要求进行下一步的检验工作。本技术的优点是与目前使用的采血器相比,造价低、效果好、无交叉污染、省时、省力、省电,避免了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交叉污染和因撞击造成的标本溶血,提高检验结果精度。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试管的剖视示意图。参照附图1、2制作本技术。该一次性医用静脉采血器,由试管1、导管2和头皮针3连接构成,其试管1用透明弹性塑料制作,试管1的口部设密封塞4,导管2一端插入密封塞4,并通入试管1内,导管2的另一端接头皮针3,试管1的管口至管底长100mm,管口直径为12mm,管口壁厚为0.2mm,管底壁厚为0.4mm,管壁厚度从管口到管底逐渐增厚,使试管压扁再鼓起时,管底可先鼓起,有利于观察采血数量,试管1的壁上标有1-10mL溶量刻度,并有数码标记,密封塞4用白色硬质塑料制作,规格为以塞入试管1口部连接后负压情况下不出现漏气为宜;导管2用透明塑料制作,一端插入密封塞4,并通入试管1内,另一端连接头皮针3,头皮针3为7-12号,在操作中负压下导管不会被吸扁,对折180度不出现断裂漏气为宜。最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钴60消毒备用。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医用静脉采血器,由试管(1)、导管(2)和头皮针(3)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试管(1)为透明的弹性塑料管,试管(1)的口部设密封塞(4),导管(2)一端插入密封塞(4)并通入试管(1)内,导管(2)的另一端连接头皮针(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用静脉采血器,其特征在于试管(1)的管口至管底长100mm,管口直径为12mm,管口壁厚为0.2mm,管底壁厚为0.4mm,管壁厚度从管口至管底逐渐增厚,试管(1)的壁上标有1-10mL的溶量刻度标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用静脉采血器,其特征在于密封塞(4)为白色硬质塑料塞,规格为以塞入试管(1)的口部连接后在负压情况下不出现漏气为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医用静脉采血器,其特征在于导管(2)为透明塑料软管,长为150mm,外直径为1.8mm,内直径为1.3mm,负压下不会被吸扁,对折180度不出现断裂漏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医用静脉采血器,由试管1、导管2和头皮针3连接构成,其试管1用透明弹性塑料制作,管壁厚度从管口到管底逐渐增厚,管口塞有密封塞,导管2一端插入试管1内,另一端连接头皮针3。使用时,静脉血可直接吸入试管1内。本技术的优点是:造价低、效果好、省时、省力,避免了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交叉污染和因撞击造成的标本溶血,可广泛用于病人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文档编号A61B5/15GK2448284SQ00256220公开日2001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2日专利技术者吕玉才, 吕文彦 申请人:吕玉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医用静脉采血器,由试管(1)、导管(2)和头皮针(3)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试管(1)为透明的弹性塑料管,试管(1)的口部设密封塞(4),导管(2)一端插入密封塞(4)并通入试管(1)内,导管(2)的另一端连接头皮针(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玉才吕文彦
申请(专利权)人:吕玉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