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驱动的点焊机构及点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050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电机驱动的点焊机构及点焊机,点焊机构包括焊头基座,焊头基座上安装有伺服动力件、动力传动件、连杆传动件、滑动结构I和焊头;伺服动力件的动力输出部与动力传动件传动连接并带动动力传动件转动,动力传动件的动力输出部与连杆传动件连接,连杆传动件与滑动结构I连接,焊头与滑动结构I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伺服电机带动动力传动件,动力传动件带动连杆结构往复运动,连杆结构将转动转换为滑动结构I的直线运动,为了使焊头与工件接触压力更为平缓,在滑动结构I下方连接有滑动结构II,滑动结构II与焊头连接,而且为了便于焊接使用的模具顺利通过,将下焊头采用伸缩气缸带动,用于弥补伺服电机驱动的上焊头的行程。动的上焊头的行程。动的上焊头的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伺服电机驱动的点焊机构及点焊机


[0001]本技术属于点焊成型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伺服电机驱动的点焊机构及点焊机。

技术介绍

[0002]网片是由网杆纵横交织而成,每个横纵交织点都需要用点焊机进行点焊,上焊头和下焊头重复上行和下压动作,现有点焊机有脚踏式点焊机和气动点焊机,但是脚踏式点焊机的效率完全取决于工人脚踏的速度,较为耗费体力,工人培训周期较长,对工人年龄和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0003]气动点焊机效率较低,效率与操控性向背,越需要快速焊接的时候需要的气压和气流越大,焊头下压的冲击力也就越大,会对工件和焊头造成一定的损伤,想获得较好的焊接效果就需要放慢速度,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伺服电机驱动的点焊机构及点焊机,采用伺服电机带动,并通过动力传动件、连杆传动件和滑动结构带动焊头上下移动,不仅操控性好,而且焊头接触工件时压力较为平缓。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伺服电机驱动的点焊机构,包括焊头基座,焊头基座上安装有伺服动力件、动力传动件、连杆传动件、滑动结构I和焊头;伺服动力件的动力输出部与动力传动件传动连接并带动动力传动件转动,动力传动件的动力输出部与连杆传动件连接,连杆传动件与滑动结构I连接,动力传动件通过连杆传动件带动滑动结构I往复运动;焊头与滑动结构I连接。伺服动力件包括伺服电机和减速机,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动力传动件转动,动力传动件将动力传输给连杆传动件,连杆传动件将转动转换成滑动结构I的直线运动,伺服电机操控性好。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杆传动件通过弹性拉伸结构与滑动结构I连接;所述弹性拉伸结构,包括拉伸杆和拉伸弹簧;拉伸杆的一端与连杆传动件连接,且连杆传动件沿拉伸杆滑动,拉伸杆的另一端与滑动结构I的滑块I固定连接;拉伸弹簧套设在拉伸杆上并与滑块I固定连接。当连杆传动件受力向下运动时,连杆传动件可以沿着拉伸杆向下移动压缩拉伸弹簧,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滑块I会带动焊头向下移动,反之,连杆运动件向上运动后沿着拉伸杆向上移动并拉动拉伸杆将滑块I向上拉起,实现焊头向上和向下的移动,而且连杆传动件和滑动结构I将动力传动件的转动转换为直线运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力传动件包括偏心轴,偏心轴的动力输入部与伺服动力件传动连接,偏心轴的动力输出部与偏心轴的动力输入部不在同一轴线上;偏心轴的动力输出部与连杆传动件连接,连杆传动件相对偏心轴的动力输出部转动。所述的动力传动件和连杆传动件为偏心连杆结构,偏心轴端面设置连接柱,连接柱与偏心轴
的动力输入部不在同一直线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力传动件,包括凸轮,凸轮的动力输入部与伺服动力件传动连接,凸轮的外轮廓面为动力输出部,凸轮的动力输出部与连杆传动件接触连接;对于没有弹性拉伸结构的结构,为了能够让连杆传动件可以往复运动,在连杆传动件或滑动结构I上设有复位弹簧,对于设置弹性拉伸结构的结构,拉伸弹簧可以充当复位弹簧,但是为了提升复位效果,还可以增设复位弹簧。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焊头基座上还安装有滑动结构II,滑动结构II位于滑动结构I下方且滑动结构II通过弹性拉伸结构与滑动结构I连接,焊头安装在滑动结构II上。滑动结构I作为一次直线传动件,将直线运动通过弹性拉伸结构传输给滑动结构II,滑动结构II带动焊头上下移动,弹性拉伸结构的设置使焊头与工件的接触压力更为平缓,并可以使滑动结构II随滑动结构I往复运动。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结构I包括滑块I和滑轨I,滑轨I安装在焊头基座上,滑块I滑动安装在滑轨I上。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结构II,包括滑块II和滑轨II,滑轨II安装在焊头基座上,滑块II滑动安装在滑轨II上,滑块II与滑块I通过弹性拉伸结构连接,且滑块II与焊头连接。
[0013]为了简化结构,可以将滑轨II和滑轨I设置成一体式结构。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拉伸结构,包括拉伸杆和拉伸弹簧;拉伸杆的一端与滑动结构I的滑块I连接,且滑块I沿拉伸杆滑动,拉伸杆的另一端与滑动结构II的滑块II固定连接;拉伸弹簧套设在拉伸杆上并与滑块II固定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力传动件包括偏心轴,偏心轴的动力输入部与伺服动力件传动连接,偏心轴的动力输出部与偏心轴的动力输入部不在同一轴线上;偏心轴的动力输出部与连杆传动件连接,连杆传动件相对偏心轴的动力输出部转动。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力传动件,包括凸轮,凸轮的动力输入部与伺服动力件传动连接,凸轮的外轮廓面为动力输出部,凸轮的动力输出部与连杆传动件接触连接;当滑动结构I和滑动结构II之间设置弹性拉伸结构后,拉伸弹簧可以充当复位弹簧,但是为了复位效果更好,在连杆传动件或滑块II上设有复位弹簧,优选是在滑块II上设置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焊头基座上。
[0017]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伺服电机驱动的点焊机,包括上焊头机构和下焊头机构,上焊头机构和下焊头机构中至少一个为所述的点焊机构。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焊头机构为所述的点焊机构,所述下焊头机构包括伸缩气缸、滑块III、滑轨III、下焊头和下焊头基座,伸缩气缸和滑轨III安装在下焊头基座上,伸缩气缸的伸缩动作部与滑块III连接,滑块III滑动安装在滑轨III上,滑块III远离伸缩气缸的端部与下焊头连接。上焊头机构为伺服电机驱动,下焊头机构采用伸缩气缸驱动,因为上焊头的行程设置的比较短,模具进入焊接区域时上下焊头距离不够模具通过,这时下焊头用伸缩气缸将其拉低使模具通过,正常焊接时伸缩气缸是伸出状态。
[0019]本技术采用伺服电机带动动力传动件,动力传动件带动连杆传动件往复运动,连杆传动件将转动转换为滑动结构I的直线运动,进而实现带动焊头的直线移动,当只设置一个滑动结构I时,连杆传动件还可以与滑动结构I之间设置弹性拉伸结构,使连杆传
动件通过弹性拉伸结构带动滑动结构I平缓的往复运动,当然还可以在滑动结构I下增设一个滑动结构II,滑动结构I和滑动结构II之间通过另一弹性拉伸结构连接,带动焊头平缓往复运动,而且为了便于焊接使用的模具顺利通过,将下焊头采用伸缩气缸带动,用于弥补伺服电机驱动的上焊头的行程。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
[0022]图2为实施例1的右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驱动的点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焊头基座(6),焊头基座(6)上安装有伺服动力件(1)、动力传动件(2)、连杆传动件(3)、滑动结构I(4)和焊头(5);伺服动力件(1)的动力输出部与动力传动件(2)传动连接并带动动力传动件(2)转动,动力传动件(2)的动力输出部与连杆传动件(3)连接,连杆传动件(3)与滑动结构I(4)连接,动力传动件(2)通过连杆传动件(3)带动滑动结构I(4)往复运动;焊头(5)与滑动结构I(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驱动的点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传动件(3)通过弹性拉伸结构(13)与滑动结构I(4)连接;所述弹性拉伸结构(13),包括拉伸杆(131)和拉伸弹簧(132);拉伸杆(131)的一端与连杆传动件(3)连接,且连杆传动件(3)沿拉伸杆滑动,拉伸杆(131)的另一端与滑动结构I(4)的滑块I(41)固定连接;拉伸弹簧(132)套设在拉伸杆(131)上并与滑块I(4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伺服电机驱动的点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件(2)包括偏心轴(21),偏心轴(21)的动力输入部与伺服动力件传动连接,偏心轴(21)的动力输出部(22)与偏心轴(21)的动力输入部不在同一轴线上;偏心轴(21)的动力输出部(22)与连杆传动件(3)连接,连杆传动件(3)相对偏心轴(21)的动力输出部(22)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伺服电机驱动的点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件(2),包括凸轮,凸轮的动力输入部与伺服动力件传动连接,凸轮的外轮廓面为动力输出部,凸轮的动力输出部与连杆传动件(3)接触连接;在连杆传动件(3)或滑动结构I(4)上设有复位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伺服电机驱动的点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头基座(6)上还安装有滑动结构II(7),滑动结构II(7)位于滑动结构I(4)下方且滑动结构II(7)通过弹性拉伸结构(13)与滑动结构I(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群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韧牌牧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