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常温存储、运输的异方性导电胶膜及其贴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9784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常温存储、运输的异方性导电胶膜及其贴附方法,属于异方性导电胶膜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常温存储、运输的异方性导电胶膜,所述异方性导电胶膜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包覆感光层的引发剂1~10份、树脂基材30~60份、导电粒子1~8份、第一助剂10~40份、第二助剂3~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异方性导电胶膜的贴附方法,所述贴附法包括:S1、对异方性导电胶膜需要预绑定的部分进行UV光照,使感光壳层分解,露出引发剂;S2、将异方性导电胶膜与第一电极进行预绑定;S3、采用通用绑定机的压头对离型膜进行剥离;S4、将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进行对位;S5、对预绑定后异方性导电胶膜进行主绑定。异方性导电胶膜进行主绑定。异方性导电胶膜进行主绑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常温存储、运输的异方性导电胶膜及其贴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异方性导电胶膜
,涉及一种可常温存储、运输的异方性导电胶膜及其贴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异方性导电胶膜属于预制料,引发剂直接均匀分布在导电胶膜中,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控制严格温度,多采用冷冻存储、冷链包装(多层保温层+防水层包装);且使用时也要控制使用环境,一旦拆封,需一次性用完;并且保质期较短,一般不超过6个月;报废处理步骤繁琐;所以运输成本、使用成本均较高,还存在浪费、污染等现象,因此制得的电子器件售价也较高。
[0003]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人员考虑将引发剂包裹起来,延迟引发剂的释放。正如中国专利申请文本(公开号:CN105974695A)公开了导电粒子包括树脂内核、导电膜、感光性绝缘膜,其中感光性绝缘膜包括低聚物、及光引发剂,在光照下,光引发剂产生自由基,引发低聚物发生交联反应生成聚合物,该光引发剂为金属粒子绝缘层光反应催化剂;并且该导电粒子的作用是防止在小尺寸电极应用时,异方性导电胶膜平面导通而短路,并没有实现异方性导电胶膜的常温保存与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包含将引发剂通过感光壳层包裹的包覆感光层的引发剂的,可常温存储、运输的异方性导电胶膜。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可常温存储、运输的异方性导电胶膜,所述异方性导电胶膜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包覆感光层的引发剂(1)1~10份、树脂基材(2)30~60份、导电粒子(3)1~8份、第一助剂10~40份、第二助剂3~25份。
[0007]作为优选,所述包覆感光层的引发剂(1)包括引发剂核(11)和感光壳层(10),感光壳层(10)的厚度为0.01~0.2μm,引发剂核(11)的尺寸为0.1~10μm。
[0008]作为优选,所述包覆感光层的引发剂(1)中引发剂核(11)、感光壳层(10)的质量比为1:(0.05~50)。
[0009]包覆感光层的引发剂(1)通过常规的方法制得。
[0010]作为优选,所述引发剂核(11)中的引发剂为过氧化氢对孟烷、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进一步优选,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氢对孟烷、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的复配。
[0012]更进一步优选,所述过氧化氢对孟烷、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的质量比为(0.5~5):(0.5~5):(1~6):(0.5~4)。
[0013]作为优选,所述感光壳层(10)的感光材料为正性感光特性的材料,具体为含有重
氮盐感光基高分子聚合物。
[0014]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正性感光特性的感光材料,光照分解,即在光照的条件下,材料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导致分子断裂、分子量减少而产生溶解变化。本专利技术的包覆感光层的引发剂经光照后表面的感光材料分解,使内部的引发剂露出,开始与周围发生固化反应。
[0015]作为优选,所述包覆感光层的引发剂(1)、树脂基材(2)的质量比为1:(10~60)。
[0016]进一步优选,所述树脂基材(2)为丁氰橡胶、液态环氧树脂、固态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氯丁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更进一步优选,所述树脂基材(2)为丁氰橡胶、液态环氧树脂、固态环氧树脂的复配。
[0018]更进一步优选,所述丁氰橡胶、液态环氧树脂、固态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为(0.1~5):(0.1~10):(0.1~5)。
[0019]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树脂基材(2)以固态和/或液态的形式存在于异方性导电胶膜中,并与引发剂反应进行固化。
[0020]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粒子(3)为金属镍球、金球、镍/金球、塑胶核心包覆镍球、塑胶核心包覆金球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进一步优选,所述导电粒子(3)的直径为2~10μm。
[0022]更进一步优选,所述导电粒子(3)为镍/金球、塑胶核心包覆镍球,直径为3~10μm;其中塑胶核心包覆镍球的金属层的厚度为0.1~0.3μm,壳层厚度为0.1~0.3μm。
[002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助剂为二氧化硅。
[002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助剂为二氧化钛。
[002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异方性导电胶膜的贴附方法,所述贴附法包括:
[0026]S1、对异方性导电胶膜(4)需要预绑定的部分进行UV光照,使感光壳层分解,露出引发剂;
[0027]S2、将异方性导电胶膜(4)与第一电极(5)进行预绑定;
[0028]S3、采用通用绑定机的压头对离型膜进行剥离;
[0029]S4、将第二电极(7)与第一电极(5)进行对位;
[0030]S5、对预绑定后异方性导电胶膜(41)进行主绑定。
[0031]作为优选,所述预绑定后异方性导电胶膜(41)的固化率为5%~50%;所述主绑定后异方性导电胶膜(42)完全固化。
[003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极(5)与显示面板(6)相连,所述显示面板上有多个第一电极(5);所述第二电极(7)与电子器件/芯片(8)相连,所述电子器件/芯片(8)上有多个第二电极(7);所述第一电极(5)数量与第二电极(7)数量相同,且一一对位。
[0033]作为优选,所述UV光照的能量为50~1000mW/cm2,时间为1~60s。
[0034]作为优选,所述剥离的膜的厚度为10~100mm。
[0035]作为优选,所述预绑定的温度为50~100℃,绑定压力为0.5~5Mpa,时间1~5s。
[0036]作为优选,所述主绑定的温度为100~200℃,压力为1~100Mpa,时间2~20s。
[00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8]1、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异方性导电胶膜由于包括了采用感光材料将引发剂包裹起来的包覆感光层的引发剂可以实现常温存储、运输;并且在使用时使用光照就可使包覆感光层
的引发剂的感光壳层分解露出引发剂。
[0039]2、本专利技术采用复配的引发剂,能够更快地与周围发生固化反应;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温度环境。
[0040]3、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种树脂复配,使异方性导电胶膜中存在液态的树脂,也存在固态的树脂颗粒,并且使其与引发剂反应后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
[0041]4、本专利技术的贴附方法可以使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可常温存储、运输的异方性导电胶膜连接的器件具有较好的粘结力。
[0042]5、本专利技术原料简单,贴附过程便捷、高效。
[0043]说明书附图
[004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得的可常温存储、运输的异方性导电胶膜的示意图。
[0045]图2为本专利技术应用实施例1的UV光照过程使包覆感光层的引发剂的感光层分解,露出引发剂核的示意图。
[0046]图3为本专利技术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常温存储、运输的异方性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方性导电胶膜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包覆感光层的引发剂1~10份、树脂基材30~60份、导电粒子1~8份、第一助剂10~40份、第二助剂3~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方性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感光层的引发剂包括引发剂核和感光壳层,感光壳层的厚度为0.01~0.2μm,引发剂核的尺寸为0.1~1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方性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感光层的引发剂中引发剂核、感光壳层的质量比为1:(0.05~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方性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核中的引发剂为过氧化氢对孟烷、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方性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壳层的感光材料为正性感光特性的材料,具体为含有重氮盐感光基高分子聚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方性导电胶膜,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建峰吴飞翔巩绪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连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