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通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972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31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互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已部署第一网络业务,第二网络设备已与第一网络设备建立第一隧道,第一隧道的起点为第二网络设备,第一隧道的终点为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已部署第二网络业务,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隧道,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报文,该第一业务报文包括第一隧道的第一出口标识符;若第一出口标识符归属于本地已建立的EVPN HUB业务模型的第一标识且第一出口标识符与第一网络业务关联,则向第一网络业务发送第一业务报文,以使得第一网络业务根据自身业务的转发策略对第一业务报文进行转发处理。发策略对第一业务报文进行转发处理。发策略对第一业务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互通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网络互通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L2VPN是基于MPLS的二层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技术。L2VPN将二层数据(如以太网数据帧)封装成可在IP或MPLS网络中传送的分组,通过IP路径或MPLS隧道转发。接收端对分组进行解封装操作后恢复原始的二层数据,从而实现二层数据跨越IP或MPLS网络在不同站点间透明地传送。
[0003]当前,L2VPN既可以提供点到点的连接技术,也可以提供多点间的连接技术。例如,点到点的连接技术称为虚拟专线服务(英文:Virtual Private Wire Service,简称:VPWS),点到多点的连接技术称为虚拟专用局域网服务(英文: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简称:VPLS)、虚拟扩展局域网(英文: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VXLAN)。
[0004]近年来,由于软件定义网络(英文:Software Defined Network,简称:SDN)技术的兴起,以及5G技术的发展,运营商普遍需要扩容或者升级原有的核心网络,以支持新型的网络结构。在对核心网络升级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业务类型网络互通的场景。
[0005]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多种业务类型网络互通示意图。在图1中,A

Leaf侧网络设备部署的为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英文: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简称:EVPN)VPWS网络,而B

Leaf侧网络设备需要接入多台服务器等设备以满足SDN网络需求,部署的为EVPN VPLS网络,利用EVPN VPLS网络的点到多点的特点完成多服务器接入。
[0006]当这两种业务类型的网络需要实现互通时,优先采用二层交换技术,在VPWS网络与VPLS网络之间部署二层交换机,将VPWS网络侧的流量与VPLS网络侧的流量引入二层交换机,采用二层交换的方式交换两个网络侧的流量。
[0007]上述方案即使可以实现多种业务类型网络的互通,但是,也引发下述缺陷:现有多业务种类型网络的互通必将引入固定设备,增加网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互通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多种业务类型网络互通方案中,将引入固定设备,增加网络成本的问题。
[0009]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互通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已部署第一网络业务,第二网络设备已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建立第一隧道,所述第一隧道的起点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一隧道的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已部署第二网络业务,所述方法包括:
[0010]通过所述第一隧道,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报文,所述第一业务报文包括所述第一隧道的第一出口标识符;
[0011]若所述第一出口标识符归属于本地已建立的EVPN HUB业务模型的第一标识且所
述第一出口标识符与所述第一网络业务关联,则向所述第一网络业务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报文,以使得所述第一网络业务根据自身业务的转发策略对所述第一业务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0012]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业务为EVPN VPWS、EVPN VPLS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二网络业务为EVPN VPWS、EVPN VPLS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第一网络业务不同于所述第二网络业务。
[001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互通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已部署第一网络业务,第二网络设备已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建立第一隧道,所述第一隧道的起点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一隧道的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已部署第二网络业务,所述装置包括:
[0014]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隧道,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报文,所述第一业务报文包括所述第一隧道的第一出口标识符;
[0015]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出口标识符归属于本地已建立的EVPN HUB业务模型的第一标识且所述第一出口标识符与所述第一网络业务关联,则向所述第一网络业务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报文,以使得所述第一网络业务根据自身业务的转发策略对所述第一业务报文进行转发处理;
[0016]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业务为EVPN VPWS、EVPN VPLS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二网络业务为EVPN VPWS、EVPN VPLS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第一网络业务不同于所述第二网络业务。
[0017]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被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
[0018]因此,通过应用本申请提供的网络互通方法及装置,第一网络设备已部署第一网络业务。第二网络设备已与第一网络设备建立第一隧道。第一隧道的起点为第二网络设备,第一隧道的终点为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已部署第二网络业务。通过第一隧道,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报文,该第一业务报文包括第一隧道的第一出口标识符。若第一出口标识符归属于本地已建立的EVPN HUB业务模型的第一标识且第一出口标识符与第一网络业务关联,则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业务发送第一业务报文,以使得第一网络业务根据自身业务的转发策略对第一业务报文进行转发处理。其中,第一网络业务为EVPN VPWS、EVPN VPLS中的任意一种,第二网络业务为EVPN VPWS、EVPN VPLS中的任意一种,且第一网络业务不同于第二网络业务。
[0019]如此,利用本地构建的EVPN HUB业务模型,在支持不同网络业务的网络设备之间建立隧道。通过在业务报文的外层封装隧道的出口标识符,使得接收端识别出口标识符,对不同于本地网络业务的报文进行处理。解决了现有多种类型业务网络互通方案中,将引入固定设备,增加网络成本的问题。实现了无需在网络中增加额外设备,即可达到多种业务类型网络互通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多种业务类型网络互通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互通方法的流程图;
[0022]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种业务类型网络互通示意图;
[0023]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种业务类型网络互通示意图;
[0024]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互通装置结构图;
[0025]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硬件结构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互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已部署第一网络业务,第二网络设备已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建立第一隧道,所述第一隧道的起点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一隧道的终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已部署第二网络业务,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第一隧道,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报文,所述第一业务报文包括所述第一隧道的第一出口标识符;若所述第一出口标识符归属于本地已建立的EVPN HUB业务模型的第一标识且所述第一出口标识符与所述第一网络业务关联,则向所述第一网络业务发送所述第一业务报文,以使得所述第一网络业务根据自身业务的转发策略对所述第一业务报文进行转发处理;其中,所述第一网络业务为EVPN VPWS、EVPN VPLS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二网络业务为EVPN VPWS、EVPN VPLS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第一网络业务不同于所述第二网络业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已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建立第二隧道,所述第二隧道的起点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二隧道的终点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虚拟机发送的私网报文;当确定用于转发所述私网报文的出接口为所述第二隧道时,获取所述第二隧道的第二出口标识符;在所述私网报文的外层封装所述第二出口标识符,并在所述第二出口标识符的外层封装公网隧道信息,得到第二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二隧道,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业务报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隧道,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EVPN路由通告报文,所述第一EVPN路由通告报文包括所述第一标识、所述第一网络业务对应的第一EVPN HUB标志以及所述第一出口标识符,以使得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确定本地已建立与所述第一标识匹配的EVPN HUB业务模型且本地网络业务与所述第一EVPN HUB标志不匹配后,以自身为起点,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终点,建立所述第一隧道,并将所述第一出口标识符、所述第一EVPN HUB标志与所述第一隧道关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隧道,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业务报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EVPN路由通告报文,所述第二EVPN路由通告报文包括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本地已建立的EVPN HUB业务模型的第二标识以及所述第二网络业务对应的第二EVPN HUB标志;若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匹配,且所述第二EVPN HUB标志与所述第一EVPN HUB标志不匹配,则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起点,以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点,建立所述第二隧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EVPN路由通告报文还包括所述第二出口标识符;所述建立所述第二隧道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出口标识符、所述第二EVPN HUB标志与所述第二隧道关联。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多归属成员组内的成员时,所述第一EVPN路由通告报文还包括以太网段标识;所述以太网段标识用于使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多个具有相同以太网段标识的第一EVPN路由通告报文后,确定本地已建立与每个第一标识均匹配的EVPN HUB业务模型且本地网络业务与每个第一EVPN HUB标志均不匹配,以自身为起点,以每个具有相同以太网段标识的网络设备为终点,分别建立互为备份的多条第一隧道。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多归属成员组内的成员时,所述第二EVPN路由通告报文还包括以太网段标识;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具有相同以太网段标识的多个第二EVPN路由通告报文时,若每个第二标识均与所述第一标识匹配,且每个第二EVPN HUB标志与所述第一EVPN HUB标志均不匹配,则以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起点,以每个发送具有相同以太网段标识的第二EVPN路由通告报文的第二网络设备为终点,分别建立互为备份的多条第二隧道。8.一种网络互通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