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放定位料盘及叠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9352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正放定位料盘及叠置装置,包括具有上凸台面的盘壳,上凸台面上阵列若干下凹设置的嵌料穴位,嵌料穴位内至少划分成产品首端区域和产品尾端区域,产品首端区域内凸设首端限位结构,产品尾端区域内凸设尾端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所存放产品的特征结构,对应设置非对称凸起结构,使产品放入形成定向配合,一旦错放则发生干涉导致产品上翘而无法入盘,从而形成错放警示,有效确保产品正确摆盘。通过内外限位结构的配合,有效避免上下叠置盘之间出现反向、错位等现象,确保盘体正确叠置。通过支持结构与插嵌结构相配合,既能确保叠置盘体之间的稳定性,又能提供一定空隙,避免产品压伤问题。避免产品压伤问题。避免产品压伤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放定位料盘及叠置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载料治具,特别是一种正放定位料盘及叠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手机、平板行业全面屏幕需求已经成为了主流,电子产品生产成为批量化加工制造,由此电子产品移转、包装、自动化上料等操作时需要托盘作为装载体。现有电子产品背面有凸台镜头,产品正面有多个小件特征,使用传统料盘经常出现产品在盘子里面倒放或者反放的问题,由此造成产品外观三伤,甚至小件变形的现象,导致产品良率下降,造成经济损失。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例如,中国专利文献曾公开了一种防反放的正反层叠吸塑盘【中国专利号:CN201922281185.9】,本技术公开一种防反放的正反层叠吸塑盘,包括吸塑盘主体,所述吸塑盘主体上设有多个用于产品置放的产品穴,所述吸塑盘主体的一对角上分别设有第一防反放限位台和第二防反放限位台,所述第一防反放限位台为防反放锲台,所述第二防反放限位台制有防反放台阶;吸塑盘层叠时,位于上层的所述吸塑盘的所述防反放锲台镶嵌于位于下层的所述吸塑盘的所述防反放台阶,位于上层的所述吸塑盘的所述防反放台阶锲扣于位于下层的所述吸塑盘的所述防反放锲台,匹配使吸塑盘防呆式正反层叠。本技术的吸塑盘设计合理,防呆防反放、层叠不易压坏产品。
[0004]上述技术方案,并未针对产品的结构特征设置防反放结构,产品穴内无限位结构,且产品穴仍呈对称结构,由此仍会出现产品反放或倒放的问题。进而无法针对不对称产品定向放置的特殊需求,导致大量产品置于产品穴形成正反乱入的现象,使不对称产品无法得到平整支撑而发生倾斜,更容易在叠置收纳时产品磨损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针对性设置非对称支撑贴合结构,从而既能保障产品收纳平整,又能防止错放的正放定位料盘及叠置装置。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正放定位料盘,包括具有上凸台面的盘壳,所述上凸台面上阵列若干下凹设置的嵌料穴位,所述嵌料穴位内至少划分成产品首端区域和产品尾端区域,所述产品首端区域内凸设首端限位结构,所述产品尾端区域内凸设尾端限位结构。
[0007]在上述的正放定位料盘中,同排所述嵌料穴位由中部通槽贯通相连,位于所述中部通槽前侧的所述嵌料穴位形成所述产品首端区域,位于所述中部通槽后侧的所述嵌料穴位形成所述产品尾端区域。
[0008]在上述的正放定位料盘中,所述首端限位结构为L型凸条,所述L型凸条低于所述嵌料穴位的围壁高度,所述L型凸条的竖端固连所述产品首端区域的前壁,所述L型凸条的
横端固连所述产品首端区域的侧壁。
[0009]在上述的正放定位料盘中,所述尾端限位结构为半框型凸条,所述半框型凸条沿所述产品尾端区域的半围壁内圈设置,所述半框型凸条低于所述嵌料穴位的围壁高度。
[0010]在上述的正放定位料盘中,相邻所述嵌料穴位之间的所述中部通槽内设置方向标识,所述方向标识包括下凹方槽,所述下凹方槽内凹设箭头槽;若干所述嵌料穴位呈同向方位布设,若干所述箭头槽呈相同指向。
[0011]在上述的正放定位料盘中,所述上凸台面的外圈沿上设置外限位结构,相邻所述嵌料穴位之间设置内限位结构。
[0012]在上述的正放定位料盘中,所述外限位结构为所述上凸台面的拐角形成平倒角,所述平倒角的数量为一至三个,其余所述上凸台面的拐角形成圆弧角。
[0013]在上述的正放定位料盘中,所述内限位结构为凸出于所述上凸台面底侧的下凸块,所述下凸块的顶侧对应形成下凹槽,所述下凹槽位于相邻所述嵌料穴位之间的所述中部通槽内。
[0014]在上述的正放定位料盘中,所述盘壳的周壁为斜坡壁,所述斜坡壁由上至下向外倾斜设置,所述斜坡壁上均匀冲设若干梯形凹口,所述梯形凹口的背侧对应形成梯形凸块,所述梯形凹口的上端为短边敞口,所述梯形凸块的下端为长边封底;所述上凸台面位于所述嵌料穴位之间向下冲设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外凸限位台。
[0015]一种叠置装置,包括叠料架,还包括上述的正放定位料盘,若干呈上下叠置的所述盘壳放置在所述叠料架内。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正放定位料盘及叠置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针对所存放产品的特征结构,对应设置非对称凸起结构,使产品放入形成定向配合,一旦错放则发生干涉导致产品上翘而无法入盘,从而形成错放警示,有效确保产品正确摆盘。
[0018]2、通过内外限位结构的配合,有效避免上下叠置盘之间出现反向、错位等现象,确保盘体正确叠置。
[0019]3、通过支持结构与插嵌结构相配合,既能确保叠置盘体之间的稳定性,又能提供一定空隙,避免产品压伤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正放定位料盘的正面结构立体图。
[0021]图2是本正放定位料盘的正面结构平面图。
[0022]图3是本正放定位料盘的背面结构立体图。
[0023]图4是本正放定位料盘的背面结构平面图。
[0024]图中,1、盘壳;2、嵌料穴位;3、中部通槽;4、L型凸条;5、半框型凸条;6、箭头槽;7、平倒角;8、下凹槽;9、下凸块;10、梯形凹口;11、梯形凸块;12、支撑柱;13、限位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正放定位料盘,包括具有上凸台面的盘壳1,上凸台面上阵列若干下凹设置的嵌料穴位2,嵌料穴位2内至少划分成产品首端区域和产品尾端区域,产品首端区域内凸设首端限位结构,产品尾端区域内凸设尾端限位结构。
[0028]本正放定位料盘的尺寸为580*390*20mm,配合自动化生产线机构大小;另外从成本考虑,一个盘壳1具有10个嵌料穴位2,即每盘装10个产品。料盘为蓝色的PET盘体,采用蓝色使自动化上的感应器能够准确识别料盘,从而能降低感应器的数量成本。
[0029]同排嵌料穴位2由中部通槽3贯通相连,位于中部通槽3前侧的嵌料穴位2形成产品首端区域,位于中部通槽3后侧的嵌料穴位2形成产品尾端区域。
[0030]首端限位结构为L型凸条4,L型凸条4低于嵌料穴位2的围壁高度,L型凸条4的竖端固连产品首端区域的前壁,L型凸条4的横端固连产品首端区域的侧壁。由L型凸条4将产品首端区域的一半形成圈围状态。产品正确放入嵌料穴位2后,使产品上的镜头结构恰好置于L型凸条4圈围空间内。若产品反向放置,产品后部分结构特征与L型凸条4冲突干涉,从而使产品该位置上翘,起到防反放作用。
[0031]尾端限位结构为半框型凸条5,半框型凸条5沿产品尾端区域的半围壁内圈设置,半框型凸条5低于嵌料穴位2的围壁高度。由半框型凸条5形成周边支撑台沿,产品正确放入嵌料穴位2后,使产品后部分结构的边沿托放于半框型凸条5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放定位料盘,包括具有上凸台面的盘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台面上阵列若干下凹设置的嵌料穴位,所述嵌料穴位内至少划分成产品首端区域和产品尾端区域,所述产品首端区域内凸设首端限位结构,所述产品尾端区域内凸设尾端限位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放定位料盘,其特征在于,同排所述嵌料穴位由中部通槽贯通相连,位于所述中部通槽前侧的所述嵌料穴位形成所述产品首端区域,位于所述中部通槽后侧的所述嵌料穴位形成所述产品尾端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放定位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端限位结构为L型凸条,所述L型凸条低于所述嵌料穴位的围壁高度,所述L型凸条的竖端固连所述产品首端区域的前壁,所述L型凸条的横端固连所述产品首端区域的侧壁。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放定位料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限位结构为半框型凸条,所述半框型凸条沿所述产品尾端区域的半围壁内圈设置,所述半框型凸条低于所述嵌料穴位的围壁高度。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放定位料盘,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嵌料穴位之间的所述中部通槽内设置方向标识,所述方向标识包括下凹方槽,所述下凹方槽内凹设箭头槽;若干所述嵌料穴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亚平蒋蓓蕾
申请(专利权)人:日达智造科技如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