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冲压成形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896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冲压成形体,其具备:钢母材;和形成于钢母材的表面的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冲压成形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冲压成形体。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将高强度钢板那样的成形困难的材料进行压制成形的技术,已知有热冲压(热压)。热冲压是将供于成形的材料加热后进行成形的热成形技术。就该技术而言,由于将材料加热后进行成形,因此在成形时钢材为软质且具有良好的成形性。因此,即使是高强度的钢材,也能够精度良好地成形为复杂的形状,此外,已知由于通过压制模具在成形的同时进行淬火,因此成形后的钢材具有充分的强度。
[0003]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热压用镀覆钢板,其特征在于,在钢板表面具有含有Al:20~95质量%、Ca+Mg:0.01~10质量%及Si的Al

Zn系合金镀层。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这样的镀覆钢板由于在上述Al

Zn系合金镀层的表面形成Ca、Mg的氧化物,因此能够防止在热压时镀层凝结于模具上。
[0004]与Al

Zn系合金镀覆相关联地,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合金镀覆钢材,其特征在于,在镀层中以质量%计含有Al:2~75%及Fe:2~75%,剩余部分为2%以上的Zn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教示了从耐蚀性提高的观点出发,作为镀层中的成分,进一步含有Mg:0.02~10%、Ca:0.01~2%、Si:0.02~3%等是有效的。
[0005]此外,与Al

Zn系合金镀覆相关联地,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一种热压用Zn系镀覆钢材,其在最表层具有以Zn作为主体、以质量%计含有1%以上的Mn的氧化物层,在其下层具有包含Zn系合金的镀层,在Zn系镀层中含有Ni:0.01~20%、Cr:0.01~10%、Mn:0.01~10%、Mo:0.01~5%、Co:0.01~5%、Al:0.01~60%、Si:0.01~5%、Mg:0.01~10%、Ca:0.01~5%、Sn:0.01~10%中的1种以上。
[0006]此外,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一种镀覆钢材,其是具有钢材和配置于上述钢材的表面上的包含Zn

Al

Mg合金层的镀层的镀覆钢材,上述Zn

Al

Mg合金层具有Zn相,并且在上述Zn相中含有Mg

Sn金属间化合物相,上述镀层以质量%计包含Zn:超过65.0%、Al:超过5.0%且低于25.0%、Mg:超过3.0%且低于12.5%、Ca:0%~3.00%、Si:0%以上且低于2.5%等。
[0007]同样地,在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一种镀覆钢材,其是具有钢材和配置于上述钢材的表面上且包含Zn

Al

Mg合金层的镀层的镀覆钢材,在上述Zn

Al

Mg合金层的截面中,MgZn2相的面积分率为45~75%,MgZn2相及Al相的合计的面积分率为70%以上,并且Zn

Al

MgZn2三元共晶组织的面积分率为0~5%,上述镀层以质量%计包含Zn:超过44.90%且低于79.90%、Al:超过15%且低于35%、Mg:超过5%且低于20%、Ca:0.1%以上且低于3.0%、Si:0%~1.0%等。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112010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

120948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

113233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8/139619号
[0014]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18/139620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5]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6]例如,如果在热冲压成形中使用Zn系镀覆钢材,则以Zn熔融的状态被加工,因此有可能熔融的Zn会侵入钢中而在钢材内部产生开裂。这样的现象被称为液态金属脆化(LME),已知因该LME而引起钢材的疲劳特性降低。
[0017]另一方面,已知:如果在热冲压成形中使用含有Al作为镀层中的成分的镀覆钢材,则例如有可能在该热冲压成形中的加热时产生的氢会侵入钢材中而引起氢脆开裂。
[0018]然而,就在热冲压成形中使用的以往的Al

Zn系镀覆钢材而言,从抑制LME及氢脆开裂的观点出发未必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其结果是,就由这样的镀覆钢材得到的热冲压成形体而言,关于耐LME性及耐氢侵入性依然存在改善的余地。
[0019]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耐LME性及耐氢侵入性改善、进而耐蚀性也优异的热冲压成形体。
[002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21]达成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如下所述。
[0022](1)一种热冲压成形体,其具备:钢母材;和形成于上述钢母材的表面的镀层,
[0023]上述镀层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
[0024]Al:15.00~45.00%、
[0025]Mg:5.50~12.00%、
[0026]Si:0.05~3.00%、
[0027]Ca:0.05~3.00%、
[0028]Fe:20.00~50.00%、
[0029]Sb:0~0.50%、
[0030]Pb:0~0.50%、
[0031]Cu:0~1.00%、
[0032]Sn:0~1.00%、
[0033]Ti:0~1.00%、
[0034]Sr:0~0.50%、
[0035]Cr:0~1.00%、
[0036]Ni:0~1.00%、
[0037]Mn:0~1.00%、及
[0038]剩余部分:Zn及杂质,
[0039]上述镀层具备位于与上述钢母材的界面处的含有Fe及Al的界面层和位于上述界面层上的主层,
[0040]上述主层以面积率计包含10.0~70.0%的含Mg

Zn相及30.0~90.0%的含Fe

Al
相,
[0041]上述含Mg

Zn相包含选自MgZn相、Mg2Zn3相及MgZn2相中的至少1种,
[0042]上述含Fe

Al相包含FeAl相及Fe

Al

Zn相,上述主层中的Fe

Al

Zn相的面积率为超过10.0%且为75.0%以下。
[0043](2)根据上述(1)所述的热冲压成形体,其中,上述镀层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包含:
[0044]Al:25.00~35.00%、及
[0045]Mg:6.00~10.00%。
[0046](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热冲压成形体,其中,上述含M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冲压成形体,其具备:钢母材;和形成于所述钢母材的表面的镀层,所述镀层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Al:15.00~45.00%、Mg:5.50~12.00%、Si:0.05~3.00%、Ca:0.05~3.00%、Fe:20.00~50.00%、Sb:0~0.50%、Pb:0~0.50%、Cu:0~1.00%、Sn:0~1.00%、Ti:0~1.00%、Sr:0~0.50%、Cr:0~1.00%、Ni:0~1.00%、Mn:0~1.00%、及剩余部分:Zn及杂质,所述镀层具备位于与所述钢母材的界面处的含有Fe及Al的界面层和位于所述界面层上的主层,所述主层以面积率计包含10.0~70.0%的含Mg

Zn相及30.0~90.0%的含Fe

Al相,所述含Mg

Zn相包含选自MgZn相、Mg2Zn3相及MgZn2相中的至少1种,所述含Fe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光延卓哉高桥武宽真木纯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