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及轨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876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涉及交通领域,该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包括:梁,由多个子梁首尾连接而成;支承台,设置有多个,且间隔设置于子梁的下方;可调支座,设置于子梁与支承台之间,且至少一个可调支座设置于子梁的端部。这种梁的调节系统具有更高的调节精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应用了上述梁的调节系统的轨道系统。系统的轨道系统。系统的轨道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及轨道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及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速铁路通过平原或河流区域,一般铺设路基结构作为走行道。路基结构的上部结构是主梁,下部结构为支承台或桥墩。当相邻支承台或桥墩的下部地基基础地质情况差异较大或者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而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时会造成梁的地基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这种不均匀沉降对路基结构的受力有着较大的影响。需要设置一种路基的调节系统,对路基的进行抬升和纠偏。相关的路基的调节系统的调节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及一种轨道系统,以解决如何提高梁的调节系统的调节精度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该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包括:梁,由多个子梁首尾连接而成;支承台,设置有多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子梁的下方;可调支座,设置于所述子梁与所述支承台之间,且至少一个所述可调支座设置于所述子梁的端部。
[0005]进一步的,所述子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可调支座。
[0006]进一步的,所述子梁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所述可调支座。
[0007]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子梁的端部设置于相同的所述支承台的上方。
[0008]进一步的,沿所述子梁的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子梁之间形成伸缩缝,且两个所述可调支座相对于所述伸缩缝对称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可调支座设置于所述子梁宽度方向的两端。
[0010]进一步的,相邻两所述支承台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0011]进一步的,所述梁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挡墙。
[001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系统,该轨道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轨道板,设置于所述梁的上方,所述轨道板用于承载轨道。
[0013]进一步的,在高度方向上,所述支承台的下端面与地面的间距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该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包括:由多个子梁首尾连接而成的梁,多个设置于子梁下方的支承台,以及设置于子梁与支承台之间的可调支座,且至少一个可调支座设置于子梁的端部。通过将可调支座设置于子梁的端部,可以充分利用子梁的延伸方向的尺寸,增加可调支座与子梁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从而在通过可调支座对子梁进行纠偏的过程中,提高可调支座对子梁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中的一种子梁与可调底座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中的另一种子梁与可调底座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中的另一种子梁与可调底座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中的一种子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2、轨道板;10、梁;11、子梁、111、第一子梁;112、第二子梁;113、第一子梁的尾端;114、第二子梁的首端;20、支承台;30、可调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26]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外”、“内”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左”、“右”方向表示在具体对应的示意图中所示意的左右方向,可以为正常使用状态的左右方向也可以不是。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8]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适用于任何形式的路基结构,其中,路基为任何用于承载人员或车辆的结构,该路基既可以是直接承载在路面上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桥墩或拉索等承载于路面上的结构,例如,该调节系统可适用于桥的路基结构,该桥的
路基结构可以理解为该桥的箱梁;例如,该调节系统也可以适用于低置路基结构,此处的低置路基是指路基结构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在1米范围内的路基结构。下面以低置路基结构为例,对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进行示例性说明,框架路基的结构形式对调节系统不造成任何影响。
[0029]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调节系统1包括:梁10、支承台20和可调支座30。梁10包括多个子梁11,各子梁首尾连接形成梁10,以形成沿预设方向延伸的梁10。具体的,沿梁10的延伸方向,子梁11的两端分别为首端和尾端,且梁10的延伸方向由首端指向尾端,各子梁11的尾端与相邻的子梁11的首端连接。可选的,梁10的延伸方向为首尾不相接的非封闭形状,例如直线或具有开口的圆弧,位于梁10的端部的子梁11的首端或尾端不存在相邻的子梁11,位于端部的子梁11的首端或尾端不与其他子梁11连接;可选的,梁10的延伸反向可以为环绕形成的封闭图形,例如圆形或椭圆形,各子梁11的首端和尾端均存在相邻的子梁11,各子梁11均首尾相接。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均将梁10的延伸方向称为长度方向,将与梁10的梁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
[0030]支承台20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支承台20沿梁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梁10的下方,以将梁10承受的载荷传递至地面。可选的,沿各子梁11的延伸方向,多个支承台20间隔设置于子梁11的下方,以对各子梁11进行更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梁,由多个子梁首尾连接而成;支承台,设置有多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子梁的下方;可调支座,设置于所述子梁与所述支承台之间,且至少一个所述可调支座设置于所述子梁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可调支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梁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所述可调支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子梁的端部设置于相同的所述支承台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子梁的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子梁之间形成伸缩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谢浩李慈航李小和王亚飞胡耀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