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层间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832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层间连接系统,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在混凝土外叶板和混凝土内叶板之间设置保温板,保温效果好;并且上下两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设置下部浇筑空腔和上部浇筑空腔,在下部浇筑空腔和上部浇筑空腔内设置层间连接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实现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层间牢固连接,不需要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材广泛、加工制作简单、施工速度快、成本低、节能保温效果好、防水性能好。防水性能好。防水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层间连接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层间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房屋是对传统现浇房屋的建造方式的变革,与传统现浇房屋相比,装配式房屋是将构件在工厂内生产,运输到现场后进行构件拼装,以“搭积木盖房子”的建造方式代替传统浇筑混凝土的方式来建造住宅,装配式房屋由于只有很少的现场浇筑混凝土的作业,因此,具有环保、节能的优势。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实现节能环保、提高建筑质量水平,实现建筑业升级换代的有效措施。
[0003]外墙板不仅在建筑中占比大,且有保温节能和防水防火的要求,一直在装配式建筑的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0004]目前,预制剪力墙的上下层墙板的连接常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这种连接方式都是采用双排灌浆套筒的形式。采用双排套筒连接,不仅对构件的生产精度要求高,使得施工吊装困难,而且采用双排灌浆套筒,造成了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层间连接系统,本技术取材广泛、加工制作简单、施工速度快、成本低、节能保温效果好、防水性能好。
[0006]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层间连接系统,包括上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和下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其中:
[0008]所述上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和下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均包括混凝土外叶板、混凝土内叶板、保温板和连接件,所述保温板和连接件位于所述混凝土外叶板和混凝土内叶板之间,所述连接件的内外两侧分别与所述混凝土内叶板和混凝土外叶板连接;
[0009]所述下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保温板顶部开设有上部浇筑空腔,所述上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保温板底部开设有下部浇筑空腔,所述下部浇筑空腔和上部浇筑空腔内设置有层间连接钢筋,所述下部浇筑空腔和上部浇筑空腔内浇筑有后浇混凝土。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混凝土外叶板或混凝土内叶板上在所述下部浇筑空腔处开设有灌浆孔和出浆孔,所述出浆孔的高度位于所述下部浇筑空腔的最高处,所述灌浆孔位于所述出浆孔下方。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下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顶端内侧设置有预留槽口,所述预留槽口处设置有层间圈梁钢筋和层间混凝土叠合楼板,所述层间圈梁钢筋处和所述混凝土叠合楼板上浇筑有后浇混凝土。
[0012]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外叶板和/或混凝土内叶板具有向所述保温板一侧凸出的混凝土肋;所述保温板的内侧和/或外侧具有向所述混凝土内叶板和/或混凝土外叶板一侧
凸出的保温板肋,所述保温板肋与所述混凝土肋的形状相匹配。
[0013]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肋和保温板肋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或矩形。
[0014]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外叶板和混凝土内叶板配置有钢筋网片。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上下方向的长条形的工字型钢板、C型钢板、Z型钢板或钢筋桁架。
[0016]进一步的,所述上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和下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凹口。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上部浇筑空腔和下部浇筑空腔的深度均为600mm。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的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在混凝土外叶板和混凝土内叶板之间设置保温板,保温效果好;并且上下两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设置下部浇筑空腔和上部浇筑空腔,在下部浇筑空腔和上部浇筑空腔内设置层间连接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实现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层间牢固连接,不需要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本技术取材广泛、加工制作简单、施工速度快、成本低、节能保温效果好、防水性能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上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下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一个实现方式的水平方向剖视图;
[0021]图2为上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下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另一个实现方式的水平方向剖视图;
[0022]图3为上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立体图;
[0023]图4为上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垂直方向剖视图;
[0024]图5为下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立体图;
[0025]图6为下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垂直方向剖视图;
[0026]图7为上下两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0027]图8为图7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层间连接系统,如图1

8所示,包括上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和下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100,其中:
[0030]上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和下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100均包括混凝土外叶板1、混凝土内叶板2、保温板3和连接件4,保温板3和连接件4位于混凝土外叶板1和混凝土内叶板2之间,连接件4的内外两侧分别与混凝土内叶板2和混凝土外叶板1连接。
[0031]下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100的保温板3顶部开设有上部浇筑空腔101,上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的保温板3底部开设有下部浇筑空腔201,下部浇筑空腔201和上部浇筑空腔101可以通过保温板3变薄得到。下部浇筑空腔201和上部浇筑空腔101内设置有层间连接钢筋300,下部浇筑空腔201和上部浇筑空腔101内浇筑有后浇混凝土。
[0032]当然,下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100的保温板3底部也可以开设有下部浇筑空腔,用于与更下层的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连接。上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的保温板3顶部也可以开设有上部浇筑空腔,用于与更上层的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连接。
[0033]本技术的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在混凝土外叶板和混凝土内叶板之间设置保温板,保温效果好;并且上下两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设置下部浇筑空腔和上部浇筑空腔,在下部浇筑空腔和上部浇筑空腔内设置层间连接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实现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层间牢固连接,不需要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本技术取材广泛、加工制作简单、施工速度快、成本低、节能保温效果好、防水性能好。
[0034]上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200的混凝土外叶板1或混凝土内叶板2上在下部浇筑空腔201处开设有灌浆孔5和出浆孔6,出浆孔6的高度位于下部浇筑空腔201的最高处,灌浆孔5位于出浆孔6下方。灌浆孔5和出浆孔6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形状可以为圆形。
[0035]例如,上部浇筑空腔101和下部浇筑空腔201的深度均可以为600mm,灌浆孔5和出浆孔6位于下部浇筑空腔201的600mm范围内。
[0036]灌浆孔5用于向下部浇筑空腔201灌注后浇混凝土,灌注的后浇混凝土可以选用高强灌浆料或自密实混凝土等,从灌浆孔5灌注后浇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层间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和下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其中:所述上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和下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均包括混凝土外叶板、混凝土内叶板、保温板和连接件,所述保温板和连接件位于所述混凝土外叶板和混凝土内叶板之间,所述连接件的内外两侧分别与所述混凝土内叶板和混凝土外叶板连接;所述下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保温板顶部开设有上部浇筑空腔,所述上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保温板底部开设有下部浇筑空腔,所述下部浇筑空腔和上部浇筑空腔内设置有层间连接钢筋,所述下部浇筑空腔和上部浇筑空腔内浇筑有后浇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层间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混凝土外叶板或混凝土内叶板上在所述下部浇筑空腔处开设有灌浆孔和出浆孔,所述出浆孔的高度位于所述下部浇筑空腔的最高处,所述灌浆孔位于所述出浆孔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层间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预制夹芯保温承重墙板的顶端内侧设置有预留槽口,所述预留槽口处设置有层间圈梁钢筋和层间混凝土叠合楼板,所述层间圈梁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和涛牟银林陈骁王文山崔振坤孙文卓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