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796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8
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包括:管体,具有吸液端和连接端;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端且包括环形本体和设置于该环形本体外周的凸台,所述凸台可旋入移液器上设置的螺旋形滑道并与移液器连接;过滤芯,设置于所述管体内且位于管体上部;以及外壳,可拆卸地套合于所述管体。可配合移液器实现辅助生殖用胚胎培养液或油封液体的无菌和/或高效转移。培养液或油封液体的无菌和/或高效转移。培养液或油封液体的无菌和/或高效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


[0001]本技术涉及辅助生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辅助生殖的人群越来多,辅助生殖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快速的发展和应用。
[0003]对于辅助生殖医疗机构而言,每天需要面对大量的不同辅助生殖人群,且需要提供多个胚胎供医生和用户培养和选择,以便于挑选出最优的胚胎进行进一步地培育。对于胚胎培养而言,往往涉及到培养液的转移以及油封的转移,如何无菌、自动化和/或高效转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4]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来解决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管体,具有吸液端和连接端;
[0007]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端且包括环形本体和设置于该环形本体外周的凸台,所述凸台可旋入移液器上设置的螺旋形滑道并与移液器连接;
[0008]过滤芯,设置于所述管体内且位于管体上部;以及
[0009]外壳,可拆卸地套合于所述管体。
[0010]根据本技术又一方面,所述外壳的上端抵接所述环形本体且所述管体密封地容纳于所述外壳内。
[0011]根据本技术又一方面,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抵接所述环形本体。
[0012]根据本技术又一方面,所述凸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环形本体外周,所述凸台与移液器气密性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又一方面,所述外壳的外周设置于凸出的手持部。
[0014]根据本技术又一方面,所述管体和连接部一体成型,且所述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为可抛弃式滴管。
[0015]根据本技术又一方面,所述管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倒锥体部,第二部分为倒锥筒部,第三部分为圆柱体部,所述过滤芯设置于所述圆柱体部,所述倒锥体部的顶端形成所述吸液端,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圆柱体部上。
[0016]根据本技术又一方面,所述外壳一体成型,所述管体由疏水材料制成。
[0017]根据本技术又一方面,所述管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倒锥体部、倒锥筒部、第一圆
柱体部和第二圆柱体部,所述倒锥体部的顶端形成所述吸液端,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圆柱体部上,第一圆柱体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体部的直径,所述管体由疏油材料制成。
[0018]根据本技术又一方面,所述第二圆柱体部的外周设置有台阶部。
[0019]本技术可以获得以下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
[0020]独立包装(可拆卸)外壳可保证在装载滴管时管体表面不受污染,实现无菌化;
[0021]可实现胚胎培养液或油封液体高效转移;
[0022]可配合移液器实现胚胎培养液或油封液体自动转移;
[0023]采用疏水或疏油材料可节约胚胎培养液或油封液体的使用;
[0024]加长型滴管(吸头)可便于伸入长或窄容器的底部,如试管、试剂瓶、烧瓶和其他容器等;
[0025]过滤芯可防止液体意外溅入移液器内部,并减少移液过程中气溶胶渗透到移液器吸头圆锥体上;
[0026]连接部(接口)可保证较长时间的紧密连接,便于滴管的装载、拆卸和抛弃。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8]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种优选实施例的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省略外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的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套上外壳后)的示意图。
[0030]图3为图2的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的外壳示意图。
[0031]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种优选实施例的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省略外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图4的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套上外壳后)的示意图。
[0033]图6为图5的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的外壳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这里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于详细地说明本技术,而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修改,这些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5]实施例1
[0036]根据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1

6,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0037]管体1,具有吸液端和连接端;
[0038]连接部2,设置于所述连接端且包括环形本体和设置于该环形本体外周的凸台21,所述凸台21可旋入移液器上设置的螺旋形滑道并与移液器连接;
[0039]过滤芯3,设置于所述管体1内且位于管体1上部;以及
[0040]外壳,可拆卸地套合于所述管体1。
[0041]可以理解的是,移液器设置有可容纳和套接所述连接部2的内孔,螺旋形滑道设置于内孔的周壁。
[0042]优选地,设置独立包装外壳,可保证在装载滴管(吸头)时吸头表面不受污染。
[0043]优选地,独立包装外壳内表面与吸头外表面有过渡配合的局部特征,使得外壳能够套合并固定在吸头外面,并可以取下且不破坏吸头。
[0044]优选地,设置加长型吸头可便于伸入长或窄容器的底部,如试管、试剂瓶、烧瓶和其他容器等。
[0045]有利地,过滤芯可防止液体意外溅到移液器内部,并减少移液过程中气溶胶渗透到移液器吸头圆锥体上。
[0046]根据本技术又一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2,所述外壳的上端抵接所述环形本体且所述管体1密封地容纳于所述外壳内。由此可实现彻底的无菌保护。
[0047]根据本技术又一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2

3,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抵接所述环形本体。该环形台阶便于套合和/或拆卸外壳。
[0048]根据本技术又一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述凸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环形本体外周,所述凸台与移液器气密性连接。
[0049]根据本技术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壳的外周设置于凸出的手持部(未示出)。该手持部可进一步便利外壳的拆卸。
[0050]根据本技术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管体1和连接部2一体成型,且所述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为可抛弃式滴管。设计滴管使用预定时间后进行拆卸、更换、抛弃,有利于为胚胎培养提供稳定的环境,避免引入污染。
[0051]根据本技术又一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述管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倒锥体部11,第二部分为倒锥筒部12,第三部分为圆柱体部13,所述过滤芯3设置于所述圆柱体部,所述倒锥体部的顶端形成所述吸液端,所述连接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具有吸液端和连接端;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连接端且包括环形本体和设置于该环形本体外周的凸台,所述凸台可旋入移液器上设置的螺旋形滑道并与移液器连接;过滤芯,设置于所述管体内且位于管体上部;以及外壳,可拆卸地套合于所述管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上端抵接所述环形本体且所述管体密封地容纳于所述外壳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抵接所述环形本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环形本体外周,所述凸台与移液器气密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周设置于凸出的手持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用于胚胎培养的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和连接部一体成型,且所述可用于胚胎培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艾步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