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记忆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795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记忆枕结构,包括上下叠设的上记忆枕体与下记忆枕体,所述上记忆枕体的下部形状与所述下记忆枕体的上部形状相适配,所述上记忆枕体均布设有若干透气网格,所述下记忆枕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透气网格对应的凸台,所述凸台套设于所述透气网格的内侧,所述上记忆枕体顶部的中间设有凹坑部,所述上记忆枕体的前后两侧与所述下记忆枕体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前后面内凹弧面,所述上记忆枕体的硬度高于所述下记忆枕体的硬度,所述上记忆枕体的顶部设有艾草微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使用舒适,能有效改善落枕问题,可有效杀菌和改善睡眠,使用效果好,消费者体验佳。体验佳。体验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记忆枕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枕头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记忆枕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高低枕,一是多采用记忆棉(聚氨酯)或乳胶等材料制成,由于这两种材料具有强度较低、拉伸压缩变形量小等特点,将此两种材料制成高低枕时,需要对枕头进行填充,这导致高低枕与人体接触的部分热量散失较为困难;二是普通枕头一般设计为单件直条型,是通过记忆棉(聚氨酯)或乳胶的变形量来起到支撑头部和颈部,而这单一高度无法贴合使用者的头部和颈部的曲线,从而容易出现落枕的情况;三是普通枕头与人体接触的部位产生的热量散失较为困难,从而容易滋生细菌出现发臭的情况。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使用舒适的新型记忆枕结构。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新型记忆枕结构,包括上下叠设的上记忆枕体与下记忆枕体,所述上记忆枕体的下部形状与所述下记忆枕体的上部形状相适配,所述上记忆枕体均布设有若干透气网格,所述下记忆枕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透气网格对应的凸台,所述凸台套设于所述透气网格的内侧,所述上记忆枕体顶部的中间设有凹坑部,所述上记忆枕体的前后两侧与所述下记忆枕体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前后面内凹弧面,所述上记忆枕体的硬度高于所述下记忆枕体的硬度,所述上记忆枕体的顶部设有艾草微粒。
[0006]进一步,所述上记忆枕体左右两侧的高度均高于所述上记忆枕体中间的高度,所述上记忆枕体后侧的高度高于所述上记忆枕体前侧的高度。
[0007]进一步,所述上记忆枕体顶部的四周均设有弧形凸起部。
[0008]进一步,所述上记忆枕体的左右两侧与所述下记忆枕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左右面内凹弧面。
[0009]进一步,所述凸台的顶面与所述上记忆枕体的顶面相适配。
[0010]进一步,所述上记忆枕体与下记忆枕体均为聚氨酯枕体。
[0011]进一步,所述上记忆枕体与下记忆枕体均为乳胶枕体。
[00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上记忆枕体均布设有若干透气网格,下记忆枕体的顶部设有与透气网格对应的凸台,凸台套设于透气网格的内侧,上记忆枕体顶部的中间设有凹坑部,上记忆枕体的前后两侧与下记忆枕体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前后面内凹弧面,上记忆枕体的硬度高于下记忆枕体的硬度,上记忆枕体的顶部设有艾草微粒,使新型记忆枕结构的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使用舒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上记忆枕体的透气网格与下记忆枕体的凸台配合,可有效提高高低枕与人体接
触处的热量散开效果。
[0014]2.上记忆枕体中间的凹坑与前后面内凹弧面,根据人体美工学设计,与头和脖子曲线贴合,有效改善落枕问题。
[0015]3.上记忆枕体的硬度比下记忆枕体的硬度要稍微硬一些,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舒适度需求。
[0016]4.上记忆枕体附有艾草微粒,可有效杀菌和改善睡眠。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新型记忆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新型记忆枕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0020]图中:1

上记忆枕体;2

下记忆枕体;3

透气网格;4

凸台;5

凹坑部;6

前后面内凹弧面;7

弧形凸起部;8

左右面内凹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记忆枕结构,包括上下叠设的上记忆枕体1与下记忆枕体2,上记忆枕体1的下部形状与下记忆枕体2的上部形状相适配,上记忆枕体1均布设有若干透气网格3,下记忆枕体2的顶部设有与透气网格3对应的凸台4,凸台4套设于透气网格3的内侧,上记忆枕体1顶部的中间设有凹坑部5,上记忆枕体1的前后两侧与下记忆枕体2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前后面内凹弧面6,上记忆枕体1的硬度高于下记忆枕体2的硬度,上记忆枕体1的顶部设有艾草微粒。通过上记忆枕体1均布设有若干透气网格,下记忆枕体2的顶部设有与透气网格3对应的凸台4,凸台4套设于透气网格3的内侧,上记忆枕体1顶部的中间设有凹坑部5,上记忆枕体1的前后两侧与下记忆枕体2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前后面内凹弧面6,上记忆枕体1的硬度高于下记忆枕体2的硬度,上记忆枕体1的顶部设有艾草微粒,使新型记忆枕结构的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使用舒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上记忆枕体1的透气网格3与下记忆枕体2的凸台4配合,可有效提高高低枕与人体接触处的热量散开效果。
[0024]2.上记忆枕体1中间的凹坑与前后面内凹弧面6,根据人体美工学设计,与头和脖子曲线贴合,有效改善落枕问题。
[0025]3.上记忆枕体1的硬度比下记忆枕体2的硬度要稍微硬一些,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舒适度需求。
[0026]4.上记忆枕体1附有艾草微粒,可有效杀菌和改善睡眠。
[0027]上记忆枕体1左右两侧的高度均高于上记忆枕体1中间的高度,侧睡的时候,刚好满足人体睡眠的姿势,上记忆枕体后侧1的高度高于上记忆枕体1前侧的高度,使颈部更容易贴合枕头,人体睡眠更舒适。
[0028]上记忆枕体1顶部的四周均设有弧形凸起部7,当侧卧时,头和脖子刚好与枕头贴合,以满足侧卧时肩膀与头部的高度,保证侧卧睡眠的舒适度。
[0029]上记忆枕体1的左右两侧与下记忆枕体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左右面内凹弧面8,使枕头的成型更容易,弹性恢复功能更好。
[0030]凸台4的顶面与上记忆枕体1的顶面相适配,提高枕头使用的舒适性。
[0031]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上记忆枕体1与下记忆枕体2均为聚氨酯枕体,聚氨酯枕体能够根据收到的压力来调整枕头的受力,使用更舒适。
[0032]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上记忆枕体1与下记忆枕体2均为乳胶枕体,乳胶枕体的弹性较大,能够较快的把接受的人体热量散发掉。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记忆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叠设的上记忆枕体与下记忆枕体,所述上记忆枕体的下部形状与所述下记忆枕体的上部形状相适配,所述上记忆枕体均布设有若干透气网格,所述下记忆枕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透气网格对应的凸台,所述凸台套设于所述透气网格的内侧,所述上记忆枕体顶部的中间设有凹坑部,所述上记忆枕体的前后两侧与所述下记忆枕体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前后面内凹弧面,所述上记忆枕体的硬度高于所述下记忆枕体的硬度,所述上记忆枕体的顶部设有艾草微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记忆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记忆枕体左右两侧的高度均高于所述上记忆枕体中间的高度,所述上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德龙乡远灿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时光存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